APP下载

从“两个结合”中探寻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3-12-27

高教学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人文马克思主义

张 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进入21 世纪以来,面对当代“世界怎么了”“人类往何处去”等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的领导人已经给出了清晰的回答与指引,但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学内涵与教育方法却尚未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科技人才的思政教育不仅需要从认识上更加重视,而且需要从内在逻辑上进行研究,探索从科学技术教育与创新理念培育过程中的价值观嵌入方法。

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题之一。为此,各高校开始探索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思政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从“两个结合”深入探讨新时代思政教学工作进高校课堂的实现路径。

一 “两个结合”的内涵

知识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早期人们应对挑战的实践与思考。因此,知识建构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人们过去经验的积累与教训的反思,并在一代代学者的选择与提炼中发展而来。因人们面临的问题条件不同、选择的理想目标不同,人们对知识体系的选择就不同,因而知识体系的发展就会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换句话说,知识体系的选择既决定于我们当下面临着的现实挑战,也决定着我们对未来的期待与设想。

幸运的是,在华夏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尽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一直在变化,但中国人民建设文明社会、实现人类和谐相处的崇高理想与目标从来都没有改变。因此,近代以来,当中国面临着“救亡图存”的任务时,中国的仁人志士并没有选择维护精英利益的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列强霸权模式,而是选择了与儒家思想最为接近的、关注大众生存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有了更为高尚的目标与理想,华夏文明才能延续千年而不坠,也正是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才能用科学技术引领中国走向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才能为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近代,尽管在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改造中国的社会时,以自然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斗争武器,但在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追求跨民族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目标实际上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儒家文化的理想与目标有殊途同归的默契。也正因为对目标理想的一致,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取得了迅速的成功。事实上,今天我们熟悉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宗旨与理念的许多马克思主义思想,其实都有着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坚持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明成分,特别在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解决问题、参与实践的行动指南。问题导向与关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实践经验的重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早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就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规定,所谓“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比如,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才有了“农村保卫城市”与“白猫黑猫论”的升华。同样,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实际上都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把理论用于实践的典型案例。因此,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不是简单的原理背诵,更不是教条的原则记录,而是在分析研究当前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前人与圣贤理论联系实际经验的借鉴。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是社会性、公益性与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由于人类需要和发展欲望的无限性,从而使得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观念难以形成共识,进而导致社会上出现种种精神危机。幸运的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立足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背景,选择了资本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社会危害作为突破口,提出了恢复人类文明的社会性、公益性与集体性的发展方向,从而扭转了人心不古的恶化趋势,挽救了人类文明。并且,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个人与集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人类的文明延续提供了支撑。

在现实中,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学习各种知识,构建各种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但人的需要也有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区分,更有生存需求与发展需求、社会需求的差异。自然科学技术更为关注解决当下的问题与资源利用,而人文社会科学因其关注于人际关系及社会结构的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完善,因此人文社科知识更为侧重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更为关注人类合作活动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更为强调个人作为社会分工参与者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使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①”很显然,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个人的价值实现建立在对社会、对集体有益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合理需要的满足,还要考虑他人、群体、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与实现。即使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每一个人也不仅要考虑当下的物质生活改善,还要放眼未来,关注自己一生的发展与生活改善。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才能处理好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身的发展问题。这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底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分析仍然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的。尽管西方经济学是以自私的经济人假定为前提来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的,这并不意味着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都必须是自私的经济人。恰恰相反,由于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大部分的参与者都不是以个人的独立身份参与交易的,而是以企业或公司的身份进入市场的。而公司与企业的构建却需要集体主义精神与精英利他的品德。因此,即使有着精明的市场头脑,缺乏利他品德的企业家也很难组建一个具有内在凝聚力的团队,因而也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下来,更不要说扩张发展了。类似地,对自然科学的从业者而言,即使从事科学研究,也很少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同样需要一定的研究团队与机构,而团队的组合与运转同样需要利他品德与宽容的态度。

三 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面对国内外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者或从业者都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都需要掌握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也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教育的目标。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学者,作为教育工作的先驱,就把品德教化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甚至是主要目标。正是基于这些背景和理念,本文认为,在当代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在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全面引入思政教育恰逢其时。并且唯有进行适当的思政教育才能确保知识体系传承的正能量,才能确保掌握了高科技与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既能为人类的文明延续、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能使自己的成长发展更为顺畅。但如何才能让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有效,更为贴近青年学子的需要,却需要从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创新性努力。

(一)通过开展传统国学通识课教育来丰富思政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无论是西方的教育起点——柏拉图学园,还是东方的孔子创办的儒学教育,学校的初衷本来只是一种人类社会性培养、从事公务的精英利他心的塑造场所。与此相对应的,早期的许多经典文献都是关于利他心培育与社会性发扬的思考,而中国传承下来的国学知识就是其中的典型。因此,作为未来人类前途命运的掌握者,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的培养基地,今天的大学不仅是现代知识传承和未来知识创造的中心场所,更是个人修养提高、社会责任培养的阵地,而在提高个人修养、培育社会道德的过程中,从过去几千年积累的国学传统中汲取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大学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使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身,能够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及人类的社会主体地位。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尤其是在理工科学生中开展国学知识通识课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雅斯贝尔斯曾提到“作为顿悟艺术的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教育具有默默无闻的启发力量,个人只有经由顿悟才能达到对整个人生的理解。而经典国学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增加青年学子对人生感悟与理解的自我修养过程。没有一个人能自发自觉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而国学经典的研读不仅可以唤醒我们的人性善端,还能发掘我们积极向上的奋进的人格力量。徐复观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将知识与自己的人格融合在一起,才能影响我们的社会,发展为我们国家、整个人类所需要的知识。类似地,张乾友也认为社会科学担负着维护和促进社会的道德秩序的责任。而在高等教育中开设国学通识课就是为青年学子人格的培养与成熟提供一条有效路径。有态度的知识、有道德的技术不仅对人的精神、道德起着指导性作用,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定海神针的方向性作用。因此,高校的思政课程安排不能只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更应该通过国学通识课程的教学研读,唤起学生内在的德性觉醒,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薪火相传”的目标。

(二)以关心民众需求为目标将人文社科知识融入自然科学中

民众的需求是知识体系发展演化的第一推动力。对于普通的专业课程如何加强思政教育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通过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了解群众需要的方法与途径,把专业的提高、自己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正是高等学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将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相融合,才能实现“全人教育”,才能有利于青年学子的全面发展。这种融合教育,既实现了用新技术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使人文社会科学更具有理性思维和实证方法辅助;又实现了为新技术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的目的(新技术存在的目的正是为人类生活生产需要服务的)。因此,融合教育的改革,也回应了当代技术全方位渗透人类社会生活的价值问题和精神追求问题。

其实,回顾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发展融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作为欧美自然科学家的一个典范,爱因斯坦就曾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讲:“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类似地,我国李培根院士也指出,“新工科”人才更要具备一些人文素养,更要多一点“形而上”的思考,要关注人类文明的内涵价值;特别是,在关注现实需求的同时,还要有引领、想象、创造未来社会人的需求的动机和能力。

(三)树立人类文明的可持续与现代化转型目标

近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划分制度强化了知识体系的分化,但不同专业的人都需要掌握和了解其他领域的必要知识。尤其是,职场中人际关系的调整与社会人性的培育,都需要各门学科的学生要掌握和了解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以便提高科学技术发展的效率,和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与人性危机。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就是根据需要来调整人的内心精神生活,在社会巨变中发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构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氛围,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更何况,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进一步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使我们能够处理好现代经济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与政治氛围。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从自然界中掠夺自然资源,因而自然科学的发展预示着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提高了,也预示着人类对自然界掠夺的资源更多了。如果没有人文社科的介入,原有的生态和谐局面就会被新技术打破,人类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泡影,人类很可能毁于自己的新技术。因此,只有运用人文知识带来的正确价值观为自然科学的技术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才能使我们持续地生活在地球上,才能使人类享受幸福美满的文明生活。

当然,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知识,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人类的各种知识的获得是为了增加我们适应自然与社会变化的能力,但人类的适应性表现在行为和文化上,而文化是人文社科知识积累与传播的体现。因此,一个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一定是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科技与人文共同发展的结果。对“人工智能是否替代人”这一时代之问的回答,关键就是要看人类的精神文明是否能够驾驭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能确保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为人类需要这一目标、这一初心服务。因此,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预言: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发展。人们需要学习在科技带来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求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一个适度的张力。因此,解决未来社会无法规避的人的存在价值与“人机关系”问题,正确的人文精神将富有更加重要的使命。因此,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越发达,我们就越需要支持和培养情感与精神能力,越需要人文知识与道德品位的支撑。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人的开拓创新意识释放了,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精神与德性修养却经常被忽视或轻视。特别是,部分人单方面追逐市场利益,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这次新冠感染疫情的爆发,让人们看到了个人的德性修养与社会责任是紧密相关的,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与道德的力量的社会价值。我们认为,人们的德行修养要能够与物质生活发展相适应,文明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科技讲究的是生产力增长和武器的强大,而精神要求的则是人自身修养的提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视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转型的基本要求。

四 结束语

随着生产力和人类需求的发展,知识体系不断向分化和融合两个方向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分化的结果,而大学则是知识体系传承与创造的场所。在当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用课程思政的方法支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更是前无古人的社会实践,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在高校中引入并逐步推行国学通识课程正是思政育人的现实路径,这对于民族复兴、国家长治久安和接班人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人文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人文绍兴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人文社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