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与实践理路

2023-12-27朱广隆杨淑敏

现代交际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群众历史

□朱广隆 杨淑敏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100069)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日新月异,社会主义事业也已发展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阶段,各项发展任务之重前所未有。201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要不断丰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地讲道:“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这三件大事深刻彰显人民价值主线,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全方位地贯穿于治党治国治军当中,在高质量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同时,使人民拥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人民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既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核心要义,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系统地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解读,厘清其内在逻辑,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遵循。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

生产力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由人类推动发展的,只有经过人类的实际运用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行生产劳作的主体部分是没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底层人们,劳动群众在生产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变革。“不仅如此,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广大知识分子在精神文化创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多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都来源于知识分子队伍。”[2]人民群众中知识分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促进社会形态向更高层次发展。人民群众在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创造了愈加美好的社会。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的社会关系是被物化了的,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不被劳动群众所拥有,反而成为与劳动群众相对立的异化物。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活动,系统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劳动群众要摆脱这种连自身都异化了的生产活动,就必须解放自身,让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成分——无产阶级担当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从而使人民群众真正地掌握生产资料,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扩大生产社会化的规模。我国现今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不管是在价值逻辑方面还是实践确证方面,都极大地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和劳动创造,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既是创造者,也是享受者,唯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塑造者,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2.人民群众从单纯的主体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主体

在中世纪,人们把自身的幸福寄托于宗教,沉浸在颠倒的世界观当中。但宗教给予人们的是虚幻幸福,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应追求现实幸福,于是人民推翻了宗教神权,建立了封建王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步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权。不管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都在经济上受到剥削、政治上受到压迫,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不全面且不自由的。在共产主义理想社会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人民群众一直为之不断奋斗。

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和垄断异常激烈,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是资产阶级进行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直接动机,完全抹杀了人的尊严和人性。在私有制商品经济社会里,雇佣工人的工作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且跟不上商品价格的上升速度,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低,更谈不上真正的自由、平等、公正。无产阶级为改变现实的不公正及社会底层人们那种糟糕的生活境遇,开展了许多争取劳苦群众权益的独立的政治运动。因为无产阶级运动是代表着社会上大多数人利益的,是推翻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和为人民群众谋取现实幸福的,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既是价值创造主体又是价值占有主体,推动其从单纯的主体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主体。

要使人民群众成为价值占有主体,无产阶级不仅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还要独立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结合具体国情运用科学社会主义,一步一步地进行武装斗争,直至革命胜利,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进而逐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无产阶级中的先锋队是共产党,以此来凝聚工人阶级的力量。共产党员不管是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之中,都是最有觉悟性和最有坚定性的,心中只有人民群众的幸福。我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创造出的伟大成就使得人民群众从单纯的主体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主体这一理想得以实现的条件更加成熟。

3.人民群众的历史合力作用于历史发展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主观臆想中实现的,而是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在历史特殊发展规律的指引下和现有物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历史活动中的个人,总是带有目的、有意识的。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产生社群的共同意志和共同愿望。历史发展不同于自然界发展,人民群众所产生的共同意愿、历史总合力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给予历史发展不同程度的影响。归根到底,经济因素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阶级利益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导致阶级斗争,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引发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的合力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动因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合力是相互协调的,二者不可分离。如果夸大某一方面或者将二者彼此交错的作用力简单化,就会陷入形而上学之中。

恩格斯深刻阐述了历史合力论,系统分析了对推动历史发展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历史发展是在主客体作用基础上诸因素相互作用、一定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撞的结果,是人民群众整体力量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总系统环境下历史合力的结果。肖新发认为:“‘历史合力论’着眼于社会的系统分析,把经济、政治、文化等作为社会运动的一个有机整体。”[4]社会总系统和历史各子系统共同推动历史发展。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愿望相互冲击、各种诉求相互激荡,历史进步正是各因素交互作用、各子系统相互较量而共同形成合力的结果。这种合力是历史主体的各种意志的有机统一、各种作用的相互整合,有序地创造历史。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阐明了分析历史发展不能一刀切,驳斥了唯经济论,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在实践运用中提供了理论指导。

4.实现共产主义是人民群众最高的事业

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人们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并不看好。各种攻击共产主义的思想和言论四起,但这些理论本身是有缺陷的,看法是片面和极端的。“共产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庸俗论”“共产主义乌托邦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等相关理论在现代所面临的挑战,究其原因,是深刻和复杂的。这些宣传共产主义无用论的思想,都是对共产主义没有坚定信念的,不会从实践中理解共产主义的生成特征,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论述。虽然每个时期攻击共产主义的形式和方式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不是认为共产主义是抽象脱离现实的,就是认为共产主义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世界东方高高地竖起社会主义旗帜。

马克思批判宗教神学,促使人们的关注由天国向俗世转变,提倡追求现实幸福;马克思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于实践性,从抽象理性到生活实践的转变,使得考察世界具备了实践基础;在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革命道路中,才能真正地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彻底批判和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彻底清算,最终形成了共产主义思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民群众最高的事业,因此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马拥军认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型即共产主义新文明,正在东方露出鱼肚白。”[5]实现共产主义,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思想是科学的,而且正在以伟大实践去确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正是体现了共产主义的人民性,奋力创造的美好生活正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不断靠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奋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1.目的之基:坚持维护人民利益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伟大贡献,认为“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生产得越多,自身的贫穷程度就越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劳苦大众打天下是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心中所想和人民军队所要完成的任务。推翻封建制度、分田地、打倒反动派等,都是在极大地争取人民利益和维护人民权益。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鼓舞了人心;进行改革开放,契合了时代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满足了人民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党的事业、国家建设、人民服务都更上一层楼。如今,全体中华女儿正大踏步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维护人民利益、建设人民事业将愈加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为人民打天下、为人民谋发展、为人民促复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意愿是重要的执政基础,人民拥护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的制胜法宝,党始终把人民追求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人民全心全意的拥戴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优势。只有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解难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行稳致远,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2.方法之本:坚持依靠人民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是历史发生的前提,人的实践活动变革着历史的面貌,要依靠劳动群众这一重要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依靠人民力量、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关键。在封建社会,人民是麻木的,在政治领域无权利,在经济领域被压迫;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是异化的,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自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成了国家主人,人民主体地位得到极大凸显,人民力量得到极大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言,“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7]97。实现中国梦,满足人民需求,就得问计于人民群众、问政于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力量,及时地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推动决策透明化、民主化,不断扩大群众基础。从群众中得来的智慧是宝贵的,完善体制机制,就是要不断激活人民的积极性、创新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度。

3.价值之维: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既要尊重劳动群众的价值创造的主体地位,也要将其视为价值享有的主体。一切发展的劳动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最终归宿。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的生产成果;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资本家榨取工人大量的剩余价值,工人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水平。而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料是社会全体共同占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是劳动者共同所有。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8]共享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发展模式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完善社会保障和兜底机制,增强社会共享动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进一步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迈进。

4.检验之法:坚持以人民实践作为检验发展好不好的根本标准

在历史唯物主义对“价值”一词的科学阐释中包含着人的主体需要这一属性,客体的功能与主体的需要二者间的价值关系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逐渐得以构建,价值评判的标准落到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之中。发展好不好、人民满不满意,由人民说了算。不管是在地主阶级还是在资产阶级看来,人民实质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或者至多是形式上发挥一点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制度设计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是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国家意志的科学程度要经过人民实践检验,决策好不好,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经过人民的反复实践、经得起考验的决策,才是真正的科学决策,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坚持以人民实践作为检验发展好不好这一根本标准,既要确立人民主体地位,又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满意度,及时了解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动态地调整决策的执行。习近平总书记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7]28人民满意的政策要继续执行下去,要及时废除或修改不合时宜的规定,以人民满意度作为衡量决策的最高准绳,以人民实践作为检验发展的根本标准。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理路

1.坚持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去

毛泽东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9]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里都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各项方针政策中,坚持人民立场,相信人民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站在人民立场上发展,符合治国理政的需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要更加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彰显人民意志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生命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人民素质的提高。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社会建设是和人民群众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个领域,做好这项工作,就会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站在人民的角度上想问题、促行动,还人民一片湛蓝的天空。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腐败是人民最痛恨的毒瘤,要坚决遏制腐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理论逻辑,认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社会发展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理念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系统、各要素要相互协调、协作,围绕人民立场这一中轴线,使治党治国治军的成果惠及人民。历史由人民造就,社会由人民推动,扎根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智慧,永远和人民站在一处,就一定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更有底气地大踏步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聚焦人民需求,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人民需要贯穿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与发展全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物质动因,与唯心史观区别开来。人民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的实践指向。民生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为穷苦百姓服务的,要在心中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期望的。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都是人民最忠实的公仆,都要永葆为党为民的政治底色、勇担使命的政治担当。“急难愁盼”问题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大事、困难事,堆积不得、怠慢不得,要用最大力度彻底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要用最大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做真事、干好事。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把便民惠民工程做大做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贴切的社会利益问题,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要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各系统协调联动,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奠定物质基础,提供技术保障和制度支持;要把理想信念的精神和力量注入公职人员的血脉,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一心为民的价值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呈现出新的综合的变化趋势,满足人民的新需要,就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以新需要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推动新需要发展,在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的同时让人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3.发挥人民力量,着力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民群众以促进社会形态更新的变革者的角色在场,从自发到自觉,巨大的力量源泉为推动社会变革奠定了深厚基础。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统筹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领域,系统设计方案,协调推进工作。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大计、人民幸福的诸多建设工程,必须设计好“路线图”,规划好“时间表”。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不凝结着人民主体力量和集体智慧。要发挥人民力量,增强人民的参与度与存在感,弘扬中国精神、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发挥中华民族大团结力量,凸显人民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彰显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在建党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力量迈过了一道又一道坎;如今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凝聚人民的伟大智慧和磅礴力量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大道上,要扎根基层,增强党与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情感共鸣与血肉联系,了解群众真正的生活面貌,为发挥人民力量提供情感基础;要积极地向人民学习,把人民当作老师,向人民问智、问政、问计,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创造、激励人民创新、保护人民成果,以个人梦推动民族梦,进而成就中国梦;要鼓励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多项活动,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在参与中增强人民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完善体制机制,打造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幸福的局面,使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道路上成为中坚力量。

4.促进人民幸福,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认为,劳苦群众追求的幸福是现实世界的幸福,是能够使自身本质力量全部发挥、对规律掌握、精神上极大丰富的幸福,是在变革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始终围绕着世界大同、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一主题,百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深刻彰显为群众着想的人民情怀,要多维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同时,美好生活不是在想象中得来的,而是在劳动中获取的,倡导劳动幸福,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知识,用劳动创造幸福,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推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也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为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人实现自身价值开辟了道路。实现共同富裕,表现为人民极高的幸福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切实突出人民主体性原则,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民福祉,这种福祉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上,也表现在精神享有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体性价值与共同性价值结合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大”,而且需要分“好”,兼顾效率与公平,要优化物质生产、产品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度设计,在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中实现。共同富裕极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凸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结语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所熔铸的百年实践的鲜活体现,是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为理论渊源,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伟力,是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中的行动纲领。要不断深入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科学认识其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历史逻辑,明确把握其在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的实践逻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及时解决贯彻落实中遇到难题,与时俱进地丰富其理论蕴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同时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这五方面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将其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各领域各方面,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多谋民生利,多解民生忧,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必将在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为我们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指明实践的基本方向与基本遵循。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群众历史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新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