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公路改扩建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2023-12-26余跃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30期
关键词:水泥浆摊铺碾压

余跃

(贵州省遵义公路管理北段,贵州 遵义 563000)

0 引言

二级公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改扩建有助于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拥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尽管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部分工程技术研究局限于理论层面,在实际施工中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有待深入验证。其次,由于各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特点等存在差异,因此部分施工技术的通用性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地域的需求。最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质量控制等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深入分析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水平,促进提升我国公路建设水平的提高。

1 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特点

首先,相较于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规模和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但由于改扩建的目的是提升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工程施工需要在保障现有交通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改扩建施工期间要重点考虑交通管制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道路基础和路面材料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地域情况和预算进行调整,工程的可操作性更高。然而,这也要求在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地貌特征、环境因素等,以确保改扩建后的道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

再次,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通常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既需要考虑现有路基和路面的状态,又要确保新建工程与现有部分衔接顺畅,因此其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更为复杂。

最后,由于改扩建工程往往是在已有交通网络上进行的,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尘土等对周边居民的干扰,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证社会和谐[1]。

2 二级公路改扩建关键施工技术应用

2.1 工程概况

某二级公路工程原为双向车道,为提升通行效能,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改扩建。扩建工程的目标主要是道路两侧增宽,每侧增加宽度为10cm,分别采用SMA-13 沥青混凝土(厚4cm)和AC20 沥青混凝土(厚6cm)铺装。为确保道路达到通行标准,该改扩建项目采用硬拼接施工方式。

2.2 施工准备

在二级公路改扩建施工准备阶段,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最终质量达标的关键。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选用合适的路基、路面材料,如沥青、混凝土等,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其次,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挖掘机、推土机、摊铺机、碾压机等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应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障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再次,施工方案交底是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的重要步骤,二级公路改扩建施工方案应详细说明每个施工阶段的工序、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等,并进行全员交底,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并遵循施工方案。

最后,在人员配置方面,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确保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配置到位,保证施工顺利、安全进行。

2.3 铣刨

对新建设的台阶部位进行铣刨施工时,应根据新建设台阶的具体宽度、厚度设置铣刨宽度,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铣刨作业信息

2.4 铣刨处理

2.4.1 线形与宽度控制

铣刨作业开始之前,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测量和放线,以确保铣刨作业两侧边线的位置精准,其中直线段之间的放线间隔为20m,曲线段之间的放线间隔为10m。为确保准确性,现场人员应进行拉线控制,并避免使用撒石灰等方法进行边线标记。在铣刨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按照标记线,根据规定的宽度尺寸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确保线形平滑度达标,中线偏差不应超过5cm。

2.4.2 铣刨台阶

在铣刨作业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工作人员应按照5~8m/min 的速度进行施工,同时加强对台阶宽度和深度的控制。此外,各项数据的偏差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质量问题。

2.4.3 铣刨处理

在铣刨作业中,需要特别注意旧路面结构存在夹层的情况。若发现夹层问题,应进行2cm 范围内的额外铣刨作业,并准确控制深度尺寸,以确保整体施工效果的合格。在铣刨过程中,需加强对材料处理技术的控制,以保证铣刨结果的稳定性和质量[2]。

2.5 下承层检查

在道路铣刨施工过程中,进入底基层结构施工阶段时,若该结构完整性达到技术标准、未发现任何病害问题,且弯沉值符合技术要求,应保留原有底基层结构。如果底基层存在病害问题,或在检测中发现弯沉值未达到技术标准,则应继续进行铣刨处理,铣刨至路床结构的顶部后,再次进行弯沉值检测。对于实际测量中出现的弯沉值不合格情况,需进一步处理。如有需要可继续开挖至顶部以下30cm 深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填料,或完全清除后进行换填施工,以确保工程结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6 施工要点

第一,在铣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渗水或下承层结构强度不足的情况,应积极与设计单位保持沟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以免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同时,应在施工中采取适当措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第二,进行铣刨作业之前,应以设计方案为基础,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可采用分层施工方式进行铣刨作业,并及时回收沥青和稳定层的材料。如果发现铣刨后的材料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则应将这些材料单独存放,以免发生材料损坏等问题。

第三,在铣刨作业过程中,应强化施工速度管理,通常将施工速度维持在5~8m/min 的范围内。有效控制施工速度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避免出现过度铣刨等问题,以保证施工质量。

第四,针对连接部位的处理,应采用反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待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立即进行下一层结构的施工,以防雨水渗入内部。此外,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针对降雨等情况,还可设置挡水埂进行分流处理;对于积水较多的情况,可以使用抽水泵和发电机对积水进行处理,从而防止雨水影响结构性能。

第五,在铣刨作业阶段,现场人员应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加强对台阶高度、宽度、顶部宽度以及铣刨深度等方面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无任何病害问题存在。

3 水稳层施工

3.1 摊铺

首先,进行下基层结构施工时,应采用摊铺机进行作业。为确保摊铺机与物料的转运速度一致,施工中应将摊铺速度控制在2~3m/min。对于侧向供料,在拼宽路段中,需要使转运机保持行驶状态,并通过皮带将混合料传输至料仓。在此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皮带的角度,不得超过30°,并确保混合料传输的落差不超过1.5m。此外,现场需设置挡板以防止混合料散落,避免引发离析问题。

其次,进行摊铺作业时,应利用摊铺机的喷射装置,在台阶部位进行水泥浆的洒布作业。对于未进行洒布的区域,需均匀进行浇灌处理,以确保拼接部位的黏结效果达到标准,提升工程质量。完成下基层复压工作后,应确保顶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符合工程标准,经检测合格方可继续后续施工。此后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分别进行上基层结构的施工,两台摊铺机之间应保持约10m 的距离。

最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进行质量检测,并特别关注混合料的离析情况。如果出现离析问题,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开挖处理,并重新铺设混合料,以确保工程符合质量要求[3]。

3.2 碾压

摊铺作业完成后,应进行碾压施工,并确保各个施工环节连贯高效。相邻碾压结构的重叠部分应占1/3 的轮宽,以确保结构间的良好衔接。进行碾压作业时,务必按照预设的技术参数执行,包括碾压速度和次数等,以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在碾压阶段,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参数的检测要求,对于出现高低不平的地方,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解决和处理,通过及时调整和修正,确保碾压后的路面结构平整、均匀。此外,碾压作业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碾压速度、轮遍数以及碾压机的工作状态,以确保路面压实充分,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平整情况,要及时进行局部补压,确保路面整体的平整度和紧密性[4]。

3.3 接缝

第一,进行摊铺作业之前,必要的预处理工作尤为关键。应在台阶表面均匀地铺洒水泥浆,在拼缝位置,需要将水泥浆注入其中,并按照1∶2 的水灰比进行制备水泥浆,确保水泥浆均匀分布,促进结构牢固黏结。

第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为确保结构黏结效果符合技术标准,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取芯检测,通常在基层的台阶结构表面进行取芯检测。在上基层、下基层结构的摊铺作业中,作业长度应控制在100m 以内,以确保质量的可控性。此外,相邻两层之间需要铺设一层水泥浆材料,以确保相邻两层结构的黏结性满足标准要求。对于现场施工中的水泥浆材料铺洒量,应根据试验结果和技术参数的要求进行精准控制,通常应控制在2~3kg/m2的范围内[5]。

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二级公路改扩建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最终质量达标的关键。为此,应在改扩建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1 做好地质勘察与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和合理设计至关重要。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能够了解地质情况,分析地层结构,判断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合理考虑改扩建工程的道路类型、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标准,为控制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选择合格的施工材料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材料采购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取优质材料,确保其满足工程标准。对于混凝土、沥青等材料,应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强度、密度、黏度等指标,确保材料满足施工使用要求。

4.3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标准。例如,在路基处理阶段,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填筑、压实,并严格控制厚度和均匀度,避免坍塌、翻浆等现象。在摊铺和碾压阶段,应严格控制摊铺速度、厚度,避免过早碾压及施工速度过快。

4.4 质量检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合适的监测点,对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例如,采用平板试验、动力触探等方式对路基和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路面强度和稳定性。对于摊铺和碾压工作,应对摊铺厚度、宽度,碾压厚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 结语

总之,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达到高质量标准的关键,且从前期准备到施工实施,再到质量监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加强技术控制。因此,在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设备、选择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切实提升项目建设效果。此外,在工程实践中,相关单位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入创新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道路建设需求。

猜你喜欢

水泥浆摊铺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碾转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水泥浆防窜流主要性能探讨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电阻率与自收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