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oA1和AFP联合检测对中青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12-26董跃明王心静孙立姝孟祥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年24期
关键词:结核肺结核肺部

崔 丹,董跃明,王心静,孙立姝,孟祥红△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1.输血医学科;2.检验科;3.结核学部,北京 100091

结核病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全球性传染病,肺是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器官之一[1]。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使肺结核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我国仍是肺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2-3]。由于住院率高且易反复、药物依从性差及不良反应多等因素,中青年肺结核患者易发生预后不良[3]。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在患者的痰液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不高,易被漏诊[4],故寻找可靠的、具有针对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中青年肺结核的诊治至关重要。研究报道,脂代谢异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重要表现之一,载脂蛋白(Apo)A1等脂代谢指标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5]。肿瘤标志物已广泛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研究表明甲胎蛋白(AFP)水平在肺癌及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升高[6]。故本研究对脂代谢相关指标及AFP与中青年肺结核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中青年肺结核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82例(观察组)和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8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肺结核诊断参照《肺结核诊断:WS288-2017》[7]相关标准执行。纳入标准:(1)确诊为肺结核;(2)年龄在18~65岁。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2)合并其他细菌、真菌感染;(3)有恶性肿瘤病史;(4)严重的血液、泌尿、消化系统及传染性疾病;(5)近期有手术和外伤史。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一般临床信息和血液标本的采集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临床信息。血液标本采集: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80 ℃保存备用。

1.2.2标本的检测 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自动生化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1、ApoB、Apo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采用瑞士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甲胎蛋白(AFP)水平。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BMI、SBP、DBP、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BIL、AFP、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n(%)或

2.2两组血脂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LDL-C、ApoB及Apo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HDL-C及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3两组炎症及铁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Cys C、SOD、UIBC、TIBC及TS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及铁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4中青年肺结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肺结核为因变量,DBIL、AFP、Cr、TG、TC、HDL-C、ApoA1及hs-CRP这8项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P(OR=1.554,95%CI1.138~2.122,P=0.006)是中青年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ApoA1(OR=0.119,95%CI0.019~0.754,P=0.024)是中青年肺结核的独立保护因素。见表4。

表4 中青年肺结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ROC曲线分析AFP、ApoA1对中青年肺结核的预测能力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FP、ApoA1及二者联合预测中青年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4(P=0.006)、0.262(P<0.001)、0.678(P=0.001),特异度分别为85.20%、35.20%、51.90%,灵敏度分别为38.00%、22.50%、74.60%。见图1。

图1 AFP、ApoA1及二者联合预测中青年肺结核的ROC曲线

3 讨 论

目前,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等一线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上述药物在较好控制结核的同时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造成临床患者耐药性增加[8]。研究表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形式多样,其对肝脏和肾脏的损伤尤为突出,其中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和肾脏均有损伤[9]。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肺结核患者的DBIL、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与服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有关,提示在应用抗结合药物时,需注意早期肝肾功能的保护[10]。AFP主要存在于胎儿血浆中,在胚胎组织及多数肿瘤细胞均有表达,其在发育生长、氧化应激、信号转导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AF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AFP在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中水平升高,其可能参与肺结核发病过程,与相关研究报道结果一致[12]。

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脂代谢过程中的脂肪酸来自于宿主体内的TG,TC也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在针对糖尿病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ApoA1水平异常[14]。有研究指出,当肺结核患者TC、ApoA1等水平降低时,患者继发肺部细菌感染风险增加[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G、TC、HDL-C及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肺结核组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低于对照组,肺结核组ApoA1水平与痰涂片结果呈负相关的报道结果一致[15]。可能因为血脂具有维持细胞基础代谢的作用,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消耗宿主脂类来维持自身代谢,导致人体血脂相关指标水平降低。提示临床在治疗中青年肺结核的过程中应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变化,注意补充营养,同时警惕继发性肺部细菌感染的发生。

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分枝杆菌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刺激巨噬细胞受体,介导炎症应激反应,导致组织的破坏[16]。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属于炎症标志物,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水平急剧上升[17]。研究表明,hs-CRP在结核病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筛查、评估效果较好,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中的灵敏度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可用于预测肺结核患者是否继发肺部细菌感染[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应密切关注中青年肺结核患者是否存在肺部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发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造成各器官的损伤,同时对患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0]。目前在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中,痰涂片、支气管镜和影像学分别有易漏诊、有创伤和灵敏度低的缺点,因此识别中青年肺结核的潜在危险因素,发现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对中青年肺结核早期防治有重大意义。本研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oA1是中青年肺结核的独立保护因素,AFP是中青年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678,P=0.001,特异度为51.90%,灵敏度为74.60%)。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究了脂代谢相关指标和AFP在中青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ApoA1是中青年肺结核的独立保护因素,AFP是中青年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关注暴露于结核分枝杆菌环境中ApoA1及AFP水平异常的中青年,及时进行相关筛查以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猜你喜欢

结核肺结核肺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一度浪漫的结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