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能电气化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
——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张赟

2023-12-26王睿佳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电气化电能电动汽车

■本刊记者 王睿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以绿色电能替代终端能源消费领域,进一步提高电能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消费比重,使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是立足国情、稳步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举措,对于我国走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意义重大。那么,以绿色电能替代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其前景如何?相关技术研究及实践有何成果?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张赟。

《中国电业与能源》:请您谈谈用能需求领域的电气化对于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张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能源相关碳排放占我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0%以上。用能需求领域电气化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能源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电能是连接清洁能源供给和终端能源消费的桥梁与纽带,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需要通过转化为电力加以利用。电气化是在能源生产侧实施清洁替代的基础上,在能源消费侧以清洁电能和电制氢、电制燃料原材料等替代化石能源直接消费,实现高比例的新能源消纳与高水平电力供需动态平衡相协调,形成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闭环。

另一方面,电能的终端利用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0%以上。我国的电气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减少终端能源消费约5000万吨标准煤,带动能源消费强度降低4%左右。因此,发展电气化也是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核心与关键。

《中国电业与能源》: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以绿色电能替代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进一步提高电能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消费比重具有怎样的意义?其前景如何?

张赟: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21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40%,在当前国际能源供需格局错综复杂、油气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面临着严峻挑战。提高我国能源自主能力,根本出路是以自主可控的清洁能源替代进口油气,清洁能源主要转换为电能使用,各种终端能源都能够用电能来满足,特别是目前很多电气化技术已经成熟,如电动汽车、电炉钢、热泵等相关技术,经济性快速提升,加快推动电气化的条件已经具备,是有力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供给的弹性与韧性的关键。

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气化率将提升至33%,油气对外依存度稳中有降,能源自给率提升至80%以上,能源自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到2050年,电能成为终端主导能源,占终端能源比重提高至55%以上,石油对外依存度降至40%以下,能源自给率超过95%,能源系统实现高水平安全可靠、灵活韧性。

《中国电业与能源》:请您进一步谈谈当前工业、交通等领域电气化的进展情况如何?有何研究成果或实践经验?

张赟:近年来,我国电能替代全面深入推进,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提供强大支撑。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3万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27%。工业、建筑是能源消费占比最大的领域,电气化率分别是26.2%和44.9%;交通的电气化水平在4%左右,相对较低。

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一些关键电气化技术已经具备经济可行性,正在加快推广应用。在工业领域,我国电炉钢在钢铁行业占比约为11%,在发展较快的四川省占比已达到40%。在交通领域,2022年我国电动汽车新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比重达到约25%,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在建筑领域,根据对北方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的调研,空气源热泵、分户式电锅炉等电采暖改造占比达到50%以上,已成为农村清洁取暖的重要方式。

《中国电业与能源》:以交通领域电气化为例,全球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需求带动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建。那么,在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张赟:在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和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与保障,如果跟不上发展步伐,就会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我认为至少有三个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我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公共充电站覆盖密度与加油站相当,但三四线城市的公共充电站覆盖密度很低,限制了电动汽车在三四线城市大范围推广应用。二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同充电桩运营公司的收费标准、使用方式不一,充电桩损坏或故障的情况比较常见,存在“隐形桩”“僵尸桩”,亟须提升行业的规范性,统一标准,维护好行业秩序。三是要注重充电桩与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很多老旧小区面临供电设施老化、电容量不足的问题,在电动汽车接入数量较大的情况下,集中充电会对配电网容量造成冲击,要加快对配电网进行增容改造。另外,电动汽车作为优良的需求侧资源,具备参与电网互动调节的巨大潜力。要超前谋划,确保新建充电桩具备与电网双向互动功能,为大规模推广“车网协同”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电气化电能电动汽车
PPE见解:新平台是实现产品阵容电气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约稿(征稿)函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电动汽车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