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3-12-26陈叶婷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减育人学校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提出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进一步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基于“双减”政策的课后服务是统筹课堂与课后时间、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有力手段。

一、学校课后服务的价值意蕴

1.本体价值:服务性与教育性统一,基础性与专业性并存

课后服务是指当学生的学校学习时间完成后,按照学生家长的意愿,由校方或社会组织人士等针对无人监护的学生所进行的课业指导、自主读书、艺体活动、兴趣小组、社区实践活动等服务。[1]“双减”政策颁布后,课后服务的责任主体就是学校,作为解决家长接送难题的一项公共服务活动,兼具教育和看护的功能,这也是学校课后服务的基础功能和本体功能。学校的特殊性造就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在服务性上,教学时间结束后,学校为学生进行了托管服务,由专业教师看护,避免家长下班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差带来的空档问题,让学生有处可去,确保空档时间内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在教育性上,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最大的优势就是其积累的一整套规范、科学又高效的教学系统,学校的课后服务将会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发挥育人价值。这是“国家带娃”与“社会带娃”在专业属性上的最大区别。[2]由学校所负责的课后服务,无论在课程、教育等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对促进学校教育均衡、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2.工具价值:与常规课程融通,实现育人目标

自推行课后服务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可以划分为“常规课程”与“课后服务课程”两类,这两者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2]课后服务课程并非常规教学的简单延续,它们并非隶属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通,共建教育目标,共享教学资源,双管齐下,更高效率完成教育目标。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和学校常规课程的目标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两者必须协调育人,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常规课程为课后服务提供方向,课后服务课程弥补常规课程的不足。常规课程拥有完善的机制、系统的课程、明确的标准,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方面的教育,课后服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后服务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和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可以充分联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常规课程教学互补。二者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两翼,同频共振。

3.衍生价值:与减负联动,促进“双减”落地

前两大价值并非“双减”下学校课后服务所独具的特殊功能,而是一种传统的显性功能。长期以来,课外培训机构都是以学生学业辅导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的。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大众对课后服务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课后服务成为“双减”的一大舞台和助力。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贯彻政策落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将课后服务与作业设计、学习方式等联合,落实“双减”目标。课后服务并不仅仅是关乎中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性问题,而且是包括了义务教育学生、家长和社区组织的社会性问题[3],需要多方协同,形成一致的观念,以课后服务为发力点,构建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修复教育生态。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通过内外循环来维持自我恒常性和内外平衡,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等在系统内相互作用以寻求平衡的关系。[4]近年来,“教育内卷”“鸡娃”等现象席卷而来,压力感普遍存在,教师担忧,家长更是焦虑。从表面上看,是阶级晋升的通道窄化、生活差距加大等因素作用于教育的结果,其本质上却是家长对资源分配、教育优势、阶层下滑之下的教育公平的担忧和焦虑。校外培训机构更是借着这个噱头,乱象丛生,扩散焦虑,愈演愈烈。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课外辅导活动,陷于“唯分数而不育人”的应试教育困境,更是偏离了义务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危害着教育的健康发展,导致教育生态的恶化。此次“双减”措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专业类校外培训组织进行从严控制,并改为非营利的组织,周末和寒暑假禁止上课,规范教育机构的教学行为,限制引发焦虑和内卷。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图利用课后服务的形式达成教育生态修复,让课后服务被赋予了辅助这一政策落地的功能。目前,课后服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活动,从而有效地控制校外教育机构的无序增长,减少父母对教育的担忧,修复教育生态。

(2)深化素质教育。“双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指向的是促进学生更加健康、更加全面、更加主动、更有活力的发展[5],背后是素质教育的诉求。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健全个性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突出人格发展。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阴霾笼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智育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宛如学习机器,考试是学习的目的,学习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这种基于功利性目的的学习势必导致个体发展的片面性。“双减”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切实减少学生课业学习上的负担,留出更多的时间在学生的自身发展上,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发展的资源和机会。课后服务通常包括课业辅导和主题活动两个方面,课业辅导是针对学业上的指导,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尊重学生兴趣,自主选择参与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课后服务面临的主要形势

教育是民生之基,“双减”是涉及民生的系统性工程。推动“双减”落地,育人主阵地必然回归学校,课后服务的价值地位随之突显,承担着服务与育人的基础性功能和派生性的减负重任,以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回归育人初衷。当今新形势下,随着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化,课后服务的质量必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的方式是助力“双减”的必然选择,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后服务结合是课后服务创新和适应时代的必然出路。

1.聚焦课后服务质量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行,更多的学生将回到校园,参与课后服务。因此,要想吸引中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就必须要有优质的课后服务活动作保障。[6]可以说,在今后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将成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热议话题。学生回归学校,教师和学校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双减”不仅仅是“减负”,背后隐含着“增质”的隐形要求。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虽然学校的课业缩减、校外培训也缩减了,但教育要求却一直不会变化,“双减”政策的推行,使得校外培训的需求不能满足,所以家长就必须把眼光集中到学校提供的更加便利的课后服务上来。从学校的整体视角看,通过改善学校课后服务,可以将课后教育和课内教学整合,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因此,提升课后质量既是贯彻《意见》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家校社协同育人

“双减”实施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学校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多个教育利益团体共同努力实施的。[7]“双减”政策实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相互博弈与关系调整的过程,在这动态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同育人格局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一项工作,家庭的教育、社会的资源和氛围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个方面的着眼点不统一,对“双减”政策实施的成效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活学习的主要领域是家庭和学校。”[8]如果在教育减负的问题上,学校的工作得不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双减”工作将很难落实到位。好的家庭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不越位的教育,不是通过报班、抢跑等行为而使分数竞争加剧,陷入“唯分数”的评价标准,而是通过建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只有明确家庭、学校、社团的教育职责,才能共同构筑与“双减”相适应的合作模式,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合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共同体,让“双减”政策的教育效果向全社会辐射。

3.信息技术与课后服务结合

《意见》指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为信息技术与课后服务的结合提供了指引和方向。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范围不仅仅是在课堂和校内,信息的获取来源多种多样,信息化的内容可以助力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和内容创新,增加学校之间的交流,共享资源和平台。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是课后服务提质选择,也是时代需求,一方面,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社会,检索、分析信息等基本的信息素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高效率处理大量的繁复任务,远距离实现学生答疑,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难,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课后服务的实践路径

课外服务作为“双减”助力、减轻学生负担、修复教育生态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已经正式进入了我国的义务教育体制,并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在“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要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优化课后服务的总体设计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为课后服务增效,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后服务赋能,给课后服务的开展注入力量。

1.优化课后服务设计,提高育人质量

(1)拓宽师资来源,多样化课后服务途径。学校教师不是课后服务开展的唯一力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动用社会和家长资源,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第一,动用大学生,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是一群积极热情的群体,身上青春阳光的气息很容易感染人,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课后服务,中小学生与大学生相处容易形成一种“崇拜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产生未来的美好向往。第二,动用能工巧匠。可以挖掘周边的传统文化资源,邀请民间艺人进学校,传播中华文化,熏陶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三,动用家长。家长群体来源广泛,他们或因工作性质或因经验积累形成某个领域的“小专家”,比如生活、科技、环保等等。学校可以发掘这类家长,邀请加入协助开展课后服务,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共育。

(2)因地制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课后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要素之一,然而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缺乏像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机构资源,但是乡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可以根据地区情况,开发乡土化的课后服务项目。比如,组织学生挖掘、阅读和编写乡土教材,以促进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认同;[10]带领学生体验劳作,走进田间、农舍等,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人民,明白只有耕耘才能有收获……让学生在这些浓厚乡土气息的课后服务项目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共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后内容的提供上,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搞所谓的“大杂烩”,不注重内容之间的联系,各校应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尽可能提供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活动。

(3)适应认知特点,改善课后服务规划。课后服务作为一项课后托管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兼具教育性与多样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照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年龄阶段特点不同,适应发展特点的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形式也有所不同。聚焦学生认知特征,开展分阶段适应发展特点的课后服务活动,做到因材施教。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行为习惯意识不强,课后服务的内容可以着重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其适应小学生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独立意识开始增强,但是社交经验仍然比较欠缺,因此,课后内容可以增设一些团队活动项目,促进团队合作能力发展。初中生的独立性有较大发展,但是处于特殊的青春期,较容易有叛逆心理,会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愫,课后服务可以增设心理辅导,协调与家长、教师的冲突,正确看待和处理青春期萌发的情感。

2.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增强课后服务效益

(1)构建权责清晰的合力机制。家庭、学校、社会三个不同的教育场域是相互叠加又相互分离,具有交互、叠加、独立的特征。在各自的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在合作过程中又互相交叠,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可互动的共生合作关系。明晰各方权责边界是有效协同的前提之一。学校作为育人主体和主阵地,因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教学平台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课后服务中要做好引领工作。一方面立足学科育人的本位,全面推进课程、教学、作业、评价和管理改革;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探索多样化的拓展性活动。家庭作为监护主体,要摒弃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家庭教育供给”的设计能力,即正确看待孩子的差异,正确分析孩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11]社会作为承载主体,要软硬兼顾,一方面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实践性的支撑。综上,在协同育人中,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发挥着引导作用,社会发挥支撑作用,家庭、社会、学校在教育中各就其位,各尽其力,各负其责。

(2)创建全面稳定的支撑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和运转离不开各方支撑力量的保障。首先,可以通过设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对课后服务的内容进行沟通,了解家长对课外活动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通过搭建家校协作平台,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家校关系,做好课后服务和家庭教育的衔接,主动向家长反馈课后服务期间学生的表现,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地进行亲子沟通,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其次,依托区域高校资源或开展针对性教研活动,形成“教师引导团”,对课堂提质增效和课后服务活动进行相关的引导和培训。最后,要强化与社会的联系,建立“社区资源圈”,利用社区资源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以组织为中心,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形成稳固的支撑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的作用。

(3)组建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学科教育主阵地回归学校,而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个性化、实践化教育的实施必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引进来”或者“走出去”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的育人新格局。首先,针对学生兴趣,可以适当引进部分优质的非学科的培训机构,开展社团活动,弥补校内活动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一部分退休人员也是助力课后服务的一股力量。通过和当地的老年协会以及老年活动中心进行合作,邀请有特殊经历和学识的长者进入校园,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其次,鼓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社会公共机构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志愿活动、环保行动、科技体验、劳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社会参与性,形成多元互补的课后服务教育活动资源体系。

3.技术赋能,促进课后服务信息化

(1)构建网络平台,拓宽课后服务选择。搭建课后服务网络云平台,整合专题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运用数字教学资源技术创新课后服务的开展方式,同时组织优秀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免费的网上交流答疑、作业个性化辅导等课后服务。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拓展了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区域;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方式使得教学资源可及性增强,使条件限制的学生获得了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为中小学生创造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机遇,进一步推动了教学公平。而且,学习者还可以按照自我发展需求和兴趣选取相应的课后服务课程,从而实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如在天津市建立的“课后服务课程群”,将精选课后服务案例拍摄为微课,并整理为教学资源,面向全区学校公开,进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活动。

(2)基于数据分析,精准课后服务实施。班级群体中学生因个体学习力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各不相同,教师难以追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的差异分析,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数据库,以学生在学习期间所产生的大量学习与作业数据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诊断与决策[12],高效率完成群体学习情况分析的同时推送适合个体的学习资源,对学生进行精准化服务的同时也减轻教师的负担。根据数据分析,学校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到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精准教研,开设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后服务学业辅导。微观层面,一方面教师在班级中根据学生的个性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辅导时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破除顽固的“唯分数”论,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信。唯有学生个性的发展、自我的实现,才是真正的教育。

(3)建立反馈系统,完善课后服务建设。评价反馈是提升课后服务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套综合、有效的评估体系,将诊断、形成、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课后服务的再“生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基于评价系统,广泛收集分析来自多元主体的评价反馈,比如管理部门、学生和家长等。通过大数据化的方法高效分析学生群体对课后服务的课程评价,快速精准地掌握课后服务的信息和课堂类型诉求。教学主管部门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优质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规范管理课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对课后服务的看法,从而适时制定具体的改进策略。学校与家长能够充分抒发自身的建议与观点,积极参与学校的课堂建设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双减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