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物理学家 李培明

2023-12-25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3年2期
关键词:物探校正勘探

李培明博士,1966年3月生,河南商城人。1989年学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勘查地球物理专业,1994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2010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20072009年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主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2017年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孙越崎青年奖和傅承义青年奖获得者,两次中国石油集团先进科技工作者、一次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杰出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9892000年,在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地调二处从事地震采集与资料处理工作。负责研发完成了能适应复杂地表与复杂地下构造的二维、三维叠后有限差分时间和深度偏移、以及复杂地区静校正等方法与软件,并在西部多个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见到非常好的效果。19992000年参与新一代地震采集系统(KLSeisV1.0)研发,负责静校正功能开发,为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采集软件做出了贡献。

20012016年,任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国际勘探事业部总工程师,东方公司物探总监,主要从事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创新提出了模型约束的初至折射静校正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迪那、古牧地、火焰山等多个山地三维存在的严重静校正问题;研发完成多尺度/可形变层析静校正方法与软件,并首次应用层析反演技术解决了酒泉盆地祁连三维的长波长问题。(2)率先开展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发明了基于有效信号无污染、叠加响应分析、模型正演与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量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观测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奠定了“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推动了前期冀东高南、淮南丁集、准噶尔盆地等高密度宽方位三维的先导性试验,该项成果被评为20152016年中国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3)主持研发完成了新一代采集工程设计软件KLSeisII,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得到全面地推广应用,为东方公司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以来,任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总监、首席技术专家,主要从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软件研发工作,带领团队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创新提出了基于实际数据混叠模拟的混叠采集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反演的高效混采分离技术,解决了高效混叠采集与数据处理的技术难题,确保了世界最大的ADNOC 海上三维项目的顺利运行。可控震源超高效混叠地震勘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入选中国石油2018年十大科技进展。(2)主持高端市场处理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研发了扩展层间多次波预测、模式识别自适应相减、基于频散预测的自适应面波压制、绕射波成像等45项关键技术与原型模块,填补了多项公司处理技术空白,大幅缩小了与西方处理系统的差距。(3)主持研发GeoEastV3.3、V3.5与新一代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GeoEastV4.0版本,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新一代国产超大型地震处理解释软件系统入选中国石油2021年十大科技进展。

李培明博士从事物探技术创新与攻坚克难工作30多年,长期致力于地震采集、处理方法与软件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集团科研与攻关项目20多项,出版专(译)著5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多件、软件著作权近40件。获中国石油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省部級二/三等奖5次,创新成果丰硕,并在国内外地震勘探项目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我国石油物探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物探校正勘探
《石油物探》 2022年总目次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勘探石油
一类具有校正隔离率随机SIQS模型的绝灭性与分布
机内校正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