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破局和突围

2023-12-22□严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戏曲时代传统

□严 璐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是国粹,它融合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服饰、武术等多种艺术元素。但在全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传统戏曲正面临很大的挑战,亟须转型和升级,更换赛道,开辟蓝海。相关部门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显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30余年间有24个剧种消亡,17个剧种部分消亡。[1]传统戏曲艺术迫切需要开新局,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的深度融合,满足当下人们多元的审美需求与娱乐形式。

(一)传统戏曲艺术发展面临挑战

传统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其发轫于原始时代,那时先民们发明了一种宗教性质浓厚的歌舞,如体现图腾崇拜的“百兽率舞”、祭典的“八阕”之歌。先秦时期诞生了六代舞、帔舞、羽舞、散乐、四夷之乐。汉武帝时期,“百戏”诞生。南宋时出现了永嘉杂剧,建立起了包含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角色的行当体制。元朝戏曲艺术成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明清时期是又一个高峰。新中国成立后,戏曲大花园百花齐放,代表作有京剧《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豫剧《朝阳沟》等。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传统戏曲艺术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和精神食粮,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互联网时代生活节奏加快,文化娱乐选择日趋多元化,传统戏曲艺术越来越小众,观众断层现象凸显,年轻观众流失严重。

首先,传统戏曲剧种传承困境在于先天基因缺陷。戏曲艺术是农耕时代的文化产业和载体,一是当时人们的流动性差,所以造成每个剧种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譬如昆曲的缠绵悱恻,秦腔的高亢激昂,黄梅戏的活泼灵动,方言、民俗、审美情趣等都成为每个剧种的先天基因,但也成了其大范围流行的绊脚石。特别是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口大规模长距离迁徙,年轻受众追捧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等娱乐方式和项目,戏曲的节奏缓慢、方言发音、地域性强的特性,使得戏曲的传播难以走出先天的藩篱。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下戏曲市场萎缩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戏曲改革,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主要内容。其中“改制”采取剧院团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人员、经费、演出等由政府统包统管。[2]但市场经济体制下,剧院团直接面向市场找活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地方戏发展一时间雪上加霜、步履艰难。

再次,新视听技术变革带来强烈的冲击。网络化时代,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短剧、剧本杀、VR、AR、元宇宙等新视听和新传播载体如万花筒般出现,细分、垂类了受众的娱乐生活。而传统戏曲艺术对青年人来说,没有吸引力和刺激度。戏曲观众以7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很多剧种面临剧本荒、演员荒,许多戏种进入“非遗”却逃不掉消亡等。

(二)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充满机遇

如何让戏曲这块文化“活化石”再现生机呢?这需要自上而下、全民参与,共同来继承创新、发扬光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种艺术形式都需要和时代合拍并进、创新发展,传统戏曲艺术也要与时俱进,引领潮流。

首先,国家大力扶持。近些年关于对传统文化的战略引领把戏曲传承纳入了国民教育的范畴。此外,近些年实施的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等重大戏曲艺术保护、建设项目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无疑是强大支撑,各级地方政府紧密跟进,出台了很多配套性政策文件、规章制度,切实把民族戏曲和民间艺术的保护落在实处。

其次,满足受众娱乐多元化需求。传统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国戏曲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主要艺术特征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辉。但很多年轻受众并没有一窥戏曲博大精深的堂奥,所以我们要在老剧改良、新剧创作、多元传播等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帮助年轻受众打开戏曲宝库,领略戏曲之美,进而激发其爱国热情,促进族群团结,导人向善,引人致美。

再次,科技赋能让戏曲传播得更远更广。当下新媒体手段介入,当代戏曲传播途径很多,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5G移动技术让受众全程、全息、全员、全效观看戏曲。数媒技术宣传和传播戏曲方面也功不可没,比如戏曲名家剧目的数字化收藏保护,戏曲动画和戏曲电影拍摄、VR戏曲拍摄和戏迷互动体验等等。

作为河南本土剧种的豫剧,拥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河南最具代表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最主要的文化符号之一,经过几代豫剧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近些年,豫剧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中不断融合创新、开拓实践,逐渐实现了优化传播的可喜路径。[3]

中国剧协副主席李树建和豫剧名家汪荃珍、贾文龙等利用他们精湛的艺术造诣及独特的人格魅力,较早涉足互联网传播,开辟了个人新媒体账号,通过抖音戏曲直播、精彩短视频发布、教唱戏曲名段等方式,吸引了不少中青年群体加入“豫粉”。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新传播路径

当下传统戏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针对爱好者精准投送的B站、豆瓣、知乎等论坛平台,它们有一个共性,即信息的获取除了系统大数据分析后自动进行推送,还有通过自我认知与喜好搜索后获取资源。另一种是百家号、今日头条等平台,这些平台的推荐大多数以大数据算法为基础,较为广泛普遍地向大众展示创作者提供的优质内容。新媒体以多元化的渠道介入民众,在社会中形成矩阵传播,运营方可通过各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构建新媒体矩阵,通过多平台的同时传播增加受众,扩大受众范围。

2022年5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豫剧院、郑州广播电视台、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梆声豫韵唱起来》豫剧名家系列线上直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年4月30日至5月4日,五场线上演出通过央视频、新华网、看郑州APP、大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进行直播,让广大戏迷观众足不出户看豫剧。线上直播荟萃了李树建、汪荃珍、贾文龙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彩唱段。4月30日的首场演出在线观众达到126万人次。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使戏曲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更广泛年龄段的受众观看传统戏曲。以前戏曲的受众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近些年,戏曲唱腔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戏曲实景演出被搬上大荧幕、戏曲演员跨界上综艺选秀节目等,让戏曲艺术的传播更加多元化、广泛化。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戏曲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共同成长。如河南卫视爆火全网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戏曲类节目,通过视听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让戏曲艺术焕然一新,生机重现。声光电技术的多重融合,服化道的炫彩夺目,演员的倾情演绎熔铸一炉、频频吸睛,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呈现方式与多样性,进而重新建立了传统戏曲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戏曲创作者、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利于传统戏曲的良性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短视频传播

短视频传播让用户可以在繁忙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收集更多的碎片化时间,通过先进的算法能够精准推送,让戏曲爱好者群体便捷获取相关资源。短视频的“短、平、快、新、奇、特”等特质也决定了信息的发布、传输、接收、共享的便捷性,真正实现了全民共同参与。

抖音短视频平台举办的“笑出国粹范”活动,吸引了众多网红大V与用户参与其中,使用变装自拍视频这一年轻群体易于接受的模式,为传统戏曲文化赋予崭新的生机与活力。诸如“DOU来唱好戏”抖音官方戏曲账号就是一个戏曲艺术短视频传播的大胆尝试。一些优秀的独立创作者账号,如戏曲郑三妹、张艳红戏曲等,为传统戏曲艺术的新时代传播做出了生动实践。诸如,《黄河金声——高歌二十大、奋进正当时》戏曲名家线上演唱会及《传承十年》《变脸——又逢重阳》等活动,主创人员通过短视频拆条推送,把豫剧名家的精彩唱腔片段、点滴幕后采风、戏里戏外故事通过短视频形式在新媒体矩阵上融合传播,全网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抖音点赞4.4万。央视戏曲频道《梨园闯关我挂帅》栏目导演袁雪凝表示,互联网短视频平台更加快捷,尤其是自媒体直播,一个人在直播间就可以完成戏曲的传播。通过很多年轻主播的坚守,诞生了很多戏曲达人,深受网友的喜爱,通过直播方式和大家连麦、互动、演唱,使戏曲真正回归到百姓中间。

五、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艺术的前瞻与思考

在新媒体时代,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需要做好守传承之“正”,创时代之“新”,不断攀登文化的新高峰,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新戏曲。

(一)新时代创造崭新的戏曲艺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首先,确立戏曲艺术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地位。戏曲传承几千年,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沉淀,有着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内涵,特别是那些传唱不衰的剧种和曲目,早已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成为民族共同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其次,帮助年轻群体打开戏曲宝库的大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对节奏慢、方言重、地方韵味浓厚的戏曲选择性忽视,其中有剧目内容陈旧、与时代脱节的原因,也有新剧目青黄不接的窘境。[4]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去看待戏曲的发展。譬如抖音平台上流传的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各种戏曲版翻唱就是戏曲艺术的创新实践。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要守正创新,更要大胆转型创新。再次,牢牢抓住戏曲艺术之魂。文化要“文以化之,成风化人”。所以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其新意、创新形式,[5]在新时代开辟新戏曲艺术的广阔新天地。

(二)新时代亟须加强戏曲精神建设

在舞台艺术中,戏曲有文学剧本、音乐、舞蹈和舞美。如何在全新的时代生活和纷纭多样的艺术形式中坚守自身的独立品格,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这就需要用戏曲的精神建设戏曲。比如,不拘一格的剧作结构形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舞台表现力,音乐配器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活用芭蕾等舞蹈表演,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声腔训练等等。[6]新世纪以来,自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之后,先后有粤剧、京剧、藏戏、皮影戏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另外有两百多个剧种先后被列为国家、省和地区的非遗项目,这给戏曲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戏曲要珍惜目前大好的历史机遇,发挥戏曲生于民、长于民、与人民血脉相依的鱼水关系,创作和改编高质量的作品,用高质量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7]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三)科技赋能助力戏曲艺术出新常新

新媒体时代,科技赋能让传统戏曲艺术从创作到传播更加便捷。首先,完成传统戏曲艺术的数字化入库建馆。对传统戏曲资料溯源、整理、分类、建库,建设戏曲艺术大数据库,开通相关云服务;充分利用智能算法和大数据资源,实现戏曲资源更精准更广泛的推送服务;壮大戏曲人才队伍,发现培养一批戏曲传承人,进行系统化培育和推介,制作新媒体视听产品。其次,构建全媒体宣发矩阵,增强戏曲的传播力。比如,2022年8月,江苏昆山当代昆曲剧院借助新编昆曲《浣纱记》,引入“5G +3D全息技术”将昆曲从剧场之内投影至剧场之外,让观众体验沉浸式观剧。2022年4月抖音推出“DOU有好戏”计划,通过对戏曲短视频和戏曲演员线上直播引入流量支持,让常常被视为“曲高和寡”的戏曲拥有了在大众流行文化中的位置。据《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已有231个戏曲剧种开通直播,戏曲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73.6%的戏曲种类获得过直播收入。戏曲与在大众中最流行的短视频平台结合,将戏曲基因中蛰伏的民间性、大众化审美彻底激活。[8]

六、结语

传统戏曲艺术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能走多远,取决于它今后如何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既是探索的过程也是成长的经历。只有牢牢坚持“双创”,传统戏曲才能勇攀新时代新文化的高峰。

猜你喜欢

戏曲时代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