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时代主旋律微纪录片的创作实践

2023-12-22

视听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纪录片党史文献

高 巍

在纪录片内容领域,文献纪录片有着独特的内涵,并始终占据主流地位。在视频技术和传播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在新一轮传媒业变革中,短视频形态迅速占领各大终端,对传统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成了极大的挑战。纪录片领域也不例外,短视频纪录片的创作一方面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创作门槛、传播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呈现出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情况。

短视频时代需要优质内容的支撑,传统主流媒体作为主力军进入新的主战场,更需要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确立内容为王的意识,继承发扬传统媒体的责任性、权威性,提供高品质主旋律内容,正确引导舆论。

近年来,大型文献纪录片创作精品频出,例如《旗帜》《筑梦路上》《淮海战役启示录》,但短视频形态的文献纪录片不多,2019 年的《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是难得的佳作,除良好的口碑外,在网络端也取得了超过2 亿的点击量,传播效果突出,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为短视频形态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样板。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共江苏省委共同出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策划指导,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反复打磨的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 100 年》(以下简称“《百炼成钢》”)于2021 年3 月隆重推出。截至 2021 年底,该片在学习强国、视频网站、相关账号及自媒体平台,累计播放量突破30 亿。

该片承担着用影像书写百年党史的重要使命,其创作目的是提升党史的传播率和传播效果,特别是提升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开播以来,该片成为现象级传播作品,口碑、数据俱佳,为主旋律特别是文献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一、见微知著,影像修史

《百炼成钢》正片时长8 分钟。这么短的时长,在党史文献纪录片创作上可以说是首次。过去,这样的时长只够用在系列纪录片的某一集中讲述一个段落、一个故事,可这次,根据创作要求,每一集8 分钟所要承担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在整个百集系列的创作之初,创作团队即强调了创作的基本要求——既要宏观又要微观,见微知著。

宏观上,《百炼成钢》共划分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大篇章。具体分集上,每一集必须表现一个党史上的标志性重大历史事件,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选择都是以《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核心文献为依据,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虽然这100 个事件以历史进程为主线,但并不是按照一年一集这样来平均用力,而是详略得当。百集纪录片就是要通过100 个历史事件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百年苦难辉煌的发展历程。

100 个历史事件,是创作《百炼成钢》的核心任务,也决定了该片的叙事方式——整体宏观、局部微观,点面结合。

微观上,主要解决一个可看性和代入性的问题。创作团队在每一集的引子部分寻找到最合适表现本集重大事件的一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本书、一封信、一首歌、一个老物件,等等,再由这个点带出典型人物和故事。

比如,第一集《亢慕义斋》,以北大图书馆馆藏的8 本100 多年前的外文马克思主义书籍为引子,这8 本书的共同点是都印有一个蓝色的“亢慕义斋”的印章。引子中提问:“亢慕义斋,看上去是一个书斋的名字,它在哪儿?为什么叫亢慕义斋?为什么回首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要从亢慕义斋说起?”接下来整个第一集都在围绕“亢慕义斋”来展开故事。这是第一集的引子,也是全片的引子,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从图书馆走出来的政党,在创立之初就有强大且丰厚的理论支撑。

又如,第四集《播火》,宏观历史事件是讲述党正式建立前在全国各地播撒共产主义星星之火,如果只有宏观叙事,很容易成为一集史料汇编。于是,创作团队选择了一顶清末民初的瓜皮帽作为引子,再由这顶瓜皮帽带出这一集的典型人物——董必武。为什么选择一顶瓜皮帽作为这集的点?因为它有着强烈的符号感,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很多都和董必武有着相似的经历,受过中国传统教育,是在这块土地上扎根生长起来的,对于这块土地的苦难,他们有着相同的感受,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有共同的信仰,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

再如,第十八集《论持久战》,引子是一份1938年的英文杂志,这份杂志用四期的篇幅连载了毛泽东一篇文章的英译版,究竟是什么文章,引子并没有交代,而是让观众带着这个疑问看下去,直至找到答案——《论持久战》。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仅解决了代入性的问题,也将《论持久战》当年的国际影响力巧妙地表达出来。

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规律是从个别到整体再到个别。因此,合格的作品需要解决宏观叙事和微观叙事的核心关系——既见大我,又见小我。利用宏观叙事把握脉络,利用微观叙事体察细节。《百炼成钢》的创作,无论是整个百集,还是每个单集,都在遵循这一规律。

二、以人写史,情感解读

和近些年历史文化类、美食类、现实题材类纪录片的发展相比,文献纪录片的创新表达相对缓慢。其原因,一方面,创作者一直强调老资料、老人头、老影像是文献纪录片的根,因为“三老”确实是文献纪录片真实感和可信度的来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献纪录片影像表达的拓展;另一方面,围绕“三老”素材的创作探索较少,很多老资料老影像被千百次地反复引用,画面缺乏冲击力,再加上千篇一律的解读方式,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百炼成钢》在创作初期,首先强调的就是对“三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新的解读,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挖掘历史中具体的人物,并找到人物在历史中的准确坐标。

在第一篇章“革命”中,有关毛泽东的故事和历史贡献是本片呈现的重点,创作团队特别注重将伟人放在历史坐标中去表现。例如第三集《改造中国与世界》中,毛泽东是以1920 年10 月罗素演讲会现场记录员的身份出场的。这个时期的毛泽东,与当时的很多进步青年一样,对于中国的未来,都在摸索出路,但与多数人不一样的是,他是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青年,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所以对于罗素的演讲观点,在一片称赞声中,毛泽东却说出了“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的评语。此时的毛泽东,他领导的湖南自治运动刚刚经历失败,党也还在孕育之中,尚未成立。处于这个历史坐标上的毛泽东,他在想什么?他要做什么?接下来的叙事都是站在这个历史经纬度去描述的,这样才能避免程式化、脸谱化。

当然,除了党的领袖、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之外,创作团队更是下大力气寻找普通人,以普通人书写大历史。

例如,在第二十三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创作团队寻访到数百张当年刘邓大军的照片。其中,很多照片都在过去的纪录片中作为老资料镜头出现过,但基本都没有对照片本身进行解读。这一次,创作团队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把关下,对照片进行了重新认知。首先追溯照片的源头,在此过程中,一份出版于1948 年的《人民画报》进入创作团队的视野,这是一期专门讲述“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特别专刊,此前鲜有报道。于是,创作团队决定从这期专刊切入,直接用图片讲故事,发挥影像的特长。其次,对所有照片的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拍摄对象进行逐一了解。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张原本很不起眼的照片引起了创作团队的注意,这张照片的拍摄对象不是什么历史名人,就是两个普通的站岗小战士,连名字都没有,拍摄时间是1947 年冬季,也就是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区的第一个冬天。最终,创作团队这么描述了这个历史瞬间——“这张照片正好拍下了当时一个站岗的场景,1947 年冬季的大别山,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这两个解放军战士还穿着单衣,为了御寒,他们一人披了一条被子,被子裹不到腿,于是下半身取暖的任务就只能交给稻草了。谁能料想,正是这样一支连棉衣都没有的部队,仅仅两年以后,就在举世瞩目的淮海战场,取得决战的胜利。”为什么对这张照片情有独钟,因为在这张照片里,创作团队看到了当时的“年轻人”,选择“历史上的年轻人”更能让今天的年轻人产生情感共振、价值共鸣。更何况,在这两个“年轻人”背后,体现的是党和军队的精神群像。

如果老资料、老影像本身不能支持解读,或者说在老资料、老影像中无法直接解读具体的人,怎么办?在第一集《亢慕义斋》中,有一张特别关键的老照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最早成员的合影。为什么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正是他们创建了亢慕义斋,播撒了共产主义最初的种子。可惜的是,这张照片非常模糊,完全分辨不出面目。如果不用这张照片也可以,可这样就缺失了历史的主角,缺失了人自然就营造不出历史的氛围。因此,创作团队最终还是决定用上这张照片,虽然在模糊的照片上确认不了每一个人的具体站位,但是他们的历史站位是清晰可辨的。最终解说词是这样表述的:“这张模糊的照片就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最早成员的合影,模糊的照片背后是一段清晰的历史。最早的成员共有19人,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名字,比如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他们用英文共产主义的译音,给两间房取名‘亢慕义斋’。这,就是‘亢慕义斋’的由来。”

从李大钊、陈独秀,到工人领袖林祥谦、铁人王进喜,再到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无名战士乃至“亢慕义斋”合影里模糊不清的面孔,每一集纪录片都在用具体的人物和细节去触摸历史的温度。

党史不是枯燥冰冷的史料汇编,纪录片说党史更应该以人写史,以情写史。从传播的角度看,将国家大事与主流价值转化为人的情感故事,更能被受众共情共感,让受众在一个个情感故事的基础上认知国家大事、认同主流价值。

三、“主片+N”,破圈创作

《百炼成钢》在创作伊始,便确定了“主片+N”的创作及传播模式。即在江苏卫视和长视频网络平台播出8 分钟主片的同时,还在多终端同步推送大量单片时长几十秒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也是创作团队权衡再三,且经权威审核的内容。这种“主片+N”的模式不仅使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终端互相引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在创作上也更注重个体视角的叙事,是对正片内容的重要信息补充,使得《百炼成钢》的创作突破了单一形态,成为多形态的整合作品。

比如,第一集《亢慕义斋》的短视频,创作团队选择了一段李大钊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会议上的无声演讲视频。这段视频非常珍贵,可惜在正片中无法加入,而通过“主片+N”的多形态创作,使这样珍贵的视频得以传播。据统计,仅这一条短视频,全网点击量就超过一千万。

再如,第十集《南昌城头的枪声》,与第一集直接采用原始视频素材的方式不同,这一集的短视频采取一种寻找特殊角度看待历史事件的方式,创作了七位元帅、三位大将参与南昌起义的短视频,特意详细介绍了他们当年所担当的历史角色,比如,粟裕大将当年是一位警卫班班长。这样,南昌起义就不再是空洞的“七+三”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个短视频不仅是国家历史的权威呈现,还是个体视点的情感表达。它弥补了正片篇幅不够的遗憾,同样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截至2021 年底,《百炼成钢》已成功创作了70集正片及近千条各类短视频,“主片+N”的全网点击量超过30 亿,成为现象级作品。

创作力离不开传播力。《百炼成钢》的多形态传播,不仅打破了各类媒体的壁垒,更在传播时效性上有所突破。早在2021 年3 月,该片即在全网推出第一篇章,使公众对党史话题的分享速度和响应速度不断提升。从这一点上来说,《百炼成钢》快速预热了党史百年的相关话题,以文献纪录片前所未有的“速度感”唤醒了公众对这一重大宣传的关注。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是在为内容产品提供新的传播平台、传播方式,也对内容产品的表现语法和表达语态提出了新的要求。短视频作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新产品,整个行业对其叙事方式也还在探索和研究阶段。从主旋律内容的传播角度和《百炼成钢》的创作经验可以看出,在短视频语境下,文献纪录片应该积极采用新的创作手段和新的传播渠道,彰显高品质主旋律内容的舆论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纪录片党史文献
第一次学党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