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分析

2023-12-19李江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中国化进程革命

李江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价值

(一)适应时代发展特点

百年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同时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以及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针对党建理论与党建体系进行了多维度的迭代与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得以进一步凸显,推动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持。

(二)推动党的自我净化与自我完善

只有始终保持党内先进性与纯洁性,才能减少外部力量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求,使党的先锋队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与展现[1]。从毛泽东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党内革命以及党的自我净化作为党建工作的重心,始终将实事求是作为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在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拉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的距离,使党内的不良风气与不良要素得到及时清除,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在党建与自我革命的过程当中实现进一步巩固与强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与发展方向,力求将党建工作与人民发展需求相统一,使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与义务得到更加直观地展现与落实。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为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以及发展方向进行进一步明确,使党内革命以及自我净化的相关工作得到更加科学规范的引导,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目标。

(三)提升党的执政水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党的执政能力以及执政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行研究,能够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进行进一步梳理,明确党建工作的发展成果,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方法论,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实现了进一步提升。十八大以来,基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为党内生态整治与党内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有效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建设发展目标[2]。

(四)强化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频繁,如何强化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舞台当中的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党建理论研究者需要面对的另一项关键性课题。针对马克思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进行深层次研究和分析,能够使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国家治理、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丰功伟绩得到进一步展现,使相关成绩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检验与认可,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大国形象的代表,有效提升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治舞台当中的话语权,推动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基于上文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当中,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与分析具有关键性意义。党建理论研究者应当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和研究,为明确马克思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的逻辑与内涵提供支持。

(一)初步形成

不断推动自我革命与自我净化,从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关键前提所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久以来的实践当中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方向,有效破除了党内思想建设以及思想发展过程当中错误思潮带来的影响,充分传承了党内的优良作风,带领中国人民掀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了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无产阶级人民的地位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同时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验证,并为未来党内思想建设与思想发展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引领与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初步形成阶段,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其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与坚强的领导组织,无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壮大与充实,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过程当中,只有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领导,才能真正实现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革命目标,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现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实践过程当中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其次是明确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当中,始终保持自我净化与自我革命认知,实现刀刃向内的革命方向,不断强化党内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当中,同样基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明确了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党内的主要矛盾及其根源,提出了调查研究与思想斗争的相关方法论,有效地总结了党内工作的经验教训,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与自我发展的目标[3]。

最后是重视党建思想工作的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当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与发展特征,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无产阶级当中的领导地位以及指导性地位,提出了加强党建思想工作的相关要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初步发展进程当中,加强党建思想工作成为了党内建设的关键性内容。

(二)积极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推动马克思党建理论中国化在新时期的积极发展,成为了党内领导集体以及理论研究者关注的关键问题。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当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明确了解放思想的发展方向。思想工作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当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因此在市场经济改革这一重要社会背景下,应当从思想工作入手,着力推动思想改革与思想解放,同时坚持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具备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与思想内涵,使其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

其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对党的领导提出了重大考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效规避了复杂的历史发展环境下外部因素对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所形成的冲击与影响,使改革开放的发展得到了更加坚定的环境保障与领导支持。

最后,还应当针对党的领导工作进行进一步改善,不断强化党的纪律。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应树立起党中央的绝对领导地位,不断加强党的纪律,端正思想认知以及思想态度,积极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展开斗争,解决党内组织架构以及工作体系面临的相关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目标提供动力。

(三)逐步成熟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立足于世界变化格局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创新,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同时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与思想建设,与此同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实际情况提出了反腐败斗争与监督制度建设的创新发展方向,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原则,不断开展自我革命与自我净化,积极强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实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有效惩治党内腐败,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新时期矢志不渝地保持其先进性与纯洁性,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使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与强化[4]。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党建工作的开展方向以及开展策略也应当积极进行转变。相关理论研究者应当立足实际明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全面促进党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为党内工作提供更加明确清晰的方向引导。

(一)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判断

作为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具备坚定的责任意识,肩负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发展的重要义务,协同世界其他政党构建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当中,中国共产党应当积极加强沟通意愿与协同意愿,充分与世界各国政党领导人进行沟通,明确其发展目标、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方向,同时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基础性认知进行相互协调与互动,使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智慧能够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当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全面强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发展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共产党应当高举和平发展的理想信念旗帜,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进,立足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实现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发展赋予更加丰富的世界色彩。

(二)勇于自我革命与不断创新

政党的发展同样具备一定的动态性特征,外部环境也可能会对党内生态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应当始终坚定自我革命与创新认知,使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当中的相关内容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内革命实践经验得到相应验证,使中国共产党能够积极传承其历史发展脉络,勇于自我革命与自我净化,摒弃党内发展进程当中的不良思想与不良要素,强化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层面的清醒认知,减少发展过程中挫折要素给党建工作造成的影响。

(三)遵循人民性与大众性的原则要求

积极走群众路线是保障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当中,也应当矢志不渝遵循人民性与大众性的原则与要求,明确人民群众的需求,认识到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相关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使新时代人民群众能够始终团结于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性优势,为促进党建工作的积极发展,走出历史周期律提供理论依据。

(四)进一步拓宽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传播渠道

全球化时代来临之际,加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的意见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进行创新与发展建设的同时,还应当积极拓展相关理论内容的传播渠道,提升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加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成果的认可度,为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国际叙事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党自我净化、自我革命与不断发展的基石,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理论研究者应当从我党历史发展进程出发,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对党建理论的变迁进行研究,充分展现出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底色,为推动党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中国化进程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