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市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简介

2023-12-19李雯露高珊珊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病虫害防治

李雯露 高珊珊

李雯露,高珊珊. 济宁市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简介[J].南方农业,2023,17(18):-127.

摘 要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是决定我国民生水平、维系社会稳定、推动农业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提高小麦的品质及产量,以山东省济宁市为研究地域,介绍了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品种选择、科学拌种、提高耕地质量、种植垄调整、科学播种、科学施肥、灌溉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并制定新形势下小麦科学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方案。

关键词 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山东省济宁市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40

山东省济宁市作为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2022年小麦种植面积高达35.38万 hm2,是北方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由于恶劣天气及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等,部分地区小麦的产出值低于预期,如何提升小麦产量,成为当地农业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介绍了贯穿整个小麦生长周期的现代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的小麦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1]。

1 理论基础

小麦科学栽培是以土壤学、小麦种植学、小麦病理与昆虫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指导小麦播种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及成熟期的科学管理,从而有效增加小麦产量,提升品質的栽培技术[2]。

2 小麦科学栽培技术

2.1 精选小麦品种

小麦种子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及种皮等部位组成,不仅是决定小麦各项生理特性的基础,而且是决定小麦根系、茎秆健壮度的关键,因此应根据栽培地的气候特点进行不同品种的合理种植。

对于降水量较大的田地,推荐山农20号、烟农1212号、鲁原502、济麦22等耐涝性较好的品种;对于降水量较少、相对干旱的地块,推荐中信78、鲁麦21、青麦6号等耐旱能力较强的品种。对于上茬种植水稻的地块,推荐良星66、烟农24、济麦22等品种进行换茬。通过与高校合作及田间试验筛选出的适宜济宁市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包括烟农19号、济麦229号、泰科麦33号及特色小麦山农糯麦1号等,各地区的农业部门应及时指导农村基层管理部门到正规种子店进行购买。

如果是自留种,要及时通过风吹、人工挑选等方式,去除被病原物感染发霉、被有害昆虫蛀食、种皮不完整、籽粒不饱满的种子,保证种子的发芽率,保障小麦出苗的整齐度。在播种前,要对小麦种子进行适当晾晒,打破种子休眠。

2.2 科学拌种

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拌种不仅可以有效杀灭种子携带的卵、真菌、细菌,而且可以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层,有效降低土传病害发生概率及烂苗概率;部分药剂还可以有效抑制蚜虫、蓟马等害虫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发现,以下两种药剂效果较好。1)喜盾。有效成分为3.3%精甲霜灵+1.1%咯菌腈+6.6%嘧菌酯的悬浮种衣剂,使用时将200 mL药剂稀释在1 600 mL水中,拌种100 kg,能有效预防根腐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2)谋势。有效成分为22.2%噻虫嗪+1.7%精甲霜灵+1.1%咯菌腈的悬浮种衣剂,将200 mL药剂稀释在1 600 mL清水中,拌种100 kg,能有效预防根腐病、全蚀病、锈病等病害及蚜虫、蓟马等虫害[3]。

2.3 提高耕地质量

大量研究发现,种植地的质量是决定根系健康程度,决定土壤供应养分、水分能力,决定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基础,因此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良土壤土质。1)秸秆处理技术。秸秆粉碎要彻底,确保粉碎后颗粒长度在5 cm以下,并均匀撒在地表。在开耧整地前2 d,按照3~5 kg/667 m2的用量撒施秸秆腐熟剂;如果秸秆覆盖较厚,则应将其翻耕至25 cm以下,以有效杀灭秸秆中的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2)整地技术。耕地每间隔2~3年深耕1次,深耕后要立即旋耙,使土壤颗粒与秸秆大分子充分接触,同时避免土壤跑墒。推广集合深耕、施肥、镇压一体的播种机,播种后利用机械镇压技术,调整土壤耕层密实度,保墒提墒,增强小麦抗寒、抗旱、抗涝能力。3)有机肥改良技术。对于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壤肥沃的种植田,按照1 200~1 500 kg/667 m2的用量施用有机肥;对于腐殖质含量较低、土壤贫瘠的种植田,按照1 500~1 800 kg/667 m2的用量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的施用深度应在10~25 cm,从而有效改良土壤性质,增强土壤保水保墒的能力,促进小麦根系的深扎,实现节肥增效[4]。

2.4 种植垄调整

缩减种植垄数量、扩大种植畦宽度是增加小麦实际栽培面积、全面提升小麦产量的关键。对于灌溉相对便利的黄河灌溉区或土壤盐碱化相对严重的区域,可以参考以下两种种植畦的规格。1)种植畦宽2.5~2.6 cm,畦面1.9~2.0 m,垄宽30~35 cm,种植9行小麦,行距为22~25 cm。2)种植畦宽3.0~3.1 cm,畦面2.5~2.6 m,垄宽30~35 cm,种植11~12行小麦,行距为22~25 cm[5]。

2.5 科学播种

通过对济宁市近年来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查,农业农村部门提出了“延期种植、合理密植”的基本原则,推进小麦播种精准化、规范化,保障播种密度的均匀、深度与行距的一致性,避免漏播、重播。1)推行小麦合理延迟播种方案,尽量将播种时间调整至10月10—15日,10月20日之前完成冬茬小麦的全部播种工作,不可播种过晚,否则会造成越冬前小麦苗较弱,增加发生冻害的概率。2)针对相对干旱及降水不稳定的地区,应依据土壤墒情合理调整播种时间,一般土壤墒情在70%左右时进行播种,播种深度控制在2~3 cm,播种后3 d浇“蒙头水”。对墒情较差的种植区,浇“播种水”。

2.6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通过合理补充大中微量元素,保障营养有效供应,促进生殖器官、营养器官健壮生长,提高作物籽粒在分蘖期、授粉期、灌浆期对养分的利用率。1)对于667 m2产量相对较低的(400 kg以内)种植地,推荐肥料用量为19 kg/667 m2,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10 kg、5 kg、4 kg,氮肥8 kg底施、2 kg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667 m2产量在400~500 kg的种植地,推荐肥料用量为23 kg/667 m2,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12 kg、6 kg、5 kg,氮肥7 kg底施、5 kg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667 m2产量在500~600 kg的种植地,推荐肥料用量为29 kg/667 m2,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15 kg、8 kg、6 kg,氮肥7.5 kg底施、7.5 kg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667 m2产量在600 kg以上的种植地,推荐肥料用量为31 kg/667 m2,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16 kg、8 kg、7 kg,氮肥8 kg底施、8 kg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2)连茬种植的小麦区易出现中微量元素匮乏的现象,可以在基肥中适当添加Zn、Mn、B、Ca等微量元素,其中Ca肥添加量为2.0~3.0 kg/667 m2,Zn肥添加量为1.0~1.5 kg/667 m2,B肥添加量为0.5~0.8 kg/667 m2。

2.7 灌溉技术

小麦从根系获取的水分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小麦耐寒性较强,一般根据当地的降水量及土壤墒情,进行蒙头水、越冬水、返青水、灌浆水的浇灌。各地区农业部门可以依据小麦种植面积、栽培模式进行微喷、滴灌等灌溉技术的推广,逐渐取代大水漫灌技术,构建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推广科学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有效供应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灌溉用水总量,对土壤墒情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水土流失,保障根系的健壮发育及不同部位对水分的需求[6]。

2.8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近年来,受种植规模扩大、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日益扩大,尤其是小麦锈病(条锈、叶锈、秆锈)、颖枯病、丛矮病及小麦蚜虫(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麦红吸浆虫、小麦黏虫等病虫害一旦暴发,往往造成济宁市小麦大幅度减产,因此当地的农业农村部门应以“预防为主、全面防控”为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

2.8.1 农业防治

小麦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对上茬农作物秸秆进行消毒。济宁市的小麦种植一般采取玉米—小麦轮作模式或者水稻—小麦轮作模式,两茬作物同属禾谷类作物,部分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可以进行持续性为害。因此,在秸秆还田前应通过翻晒、喷施药剂等方式,及时杀灭秸秆和土壤表层的病原微生物和靶标害虫的卵、老熟幼虫、蛹。2)对于传播较快的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可以通过及时摘取病叶、病穗,拔除病株等方式,降低病原孢子的数量,抑制其传播。

2.8.2 生物防治技术

以活体生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被称为生物防治技术。1)针对小麦蚜虫、叶螨、吸浆虫等害虫,可以投放天敌异色瓢虫、蚜茧蜂、胡瓜钝绥螨的卵球,孵化后通过对有害昆虫的卵、幼虫进行寄生、捕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2)通过喷施7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中生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30%春雷霉素悬浮剂750倍液、8 000 IU·m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 000倍液进行多种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一般推荐傍晚施药。

2.8.3 化学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发生以后,可通过飞防或者人工喷药的方式进行有害生物的科学防控。1)针对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等病害,可以通过喷施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喹啉铜、溴菌清及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2)针对小麦蚜虫、蓟马、吸浆虫、夜蛾等害虫,可以通过喷施23%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2 000倍液、25%联苯菊酯悬浮剂1 500倍液、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吡虫啉颗粒剂1 500倍液进行防治,一般推荐晴天傍晚施药,且保证施药后48 h未有降雨[7]。

3 结语

各地的农业部门应依据地区的种植现状,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有效落实“分类管理、提低温、保土壤墒情、促根增蘖、控旺、壮棵”管理原则,进而提升一二类优质苗占比。依据本地的土壤土质、耕作制度,结合试验品种结果,进行小麦良种的科学布局,保障所种植小麦品种的产量与收益;同时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优质专用面粉型小麦、强筋面粉型小麦的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1] 于善凤.分析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J].现代农业,2020(7):67-68.

[2] 李海云.试论绿色小麦栽培技术推广与田间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6):11-12.

[3] 张秀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54-55.

[4] 姜淑燕.綠色小麦的栽培技术推广价值以及田间管理方法分析[J].山西农经,2017(3):50.

[5] 其美旺姆.冬青稞新品种“89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西藏农业科技,2013,35(3):24-27.

[6] 陈航.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山冬7号”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13):34.

[7] 刘艳霞.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171-172.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病虫害防治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