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休后找事干”利于养生

2023-12-19◎赵

养生月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古董心态

◎赵 畅

2 年前,退休后的我曾与一些临近退休的朋友聊天,有的提出“无事一身轻”的观点:退休以后什么事都不想干也不要去干,免得烦心劳神。其时,我虽不以为然,但未加反驳,只是付之一笑,毕竟他们还没有亲身体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最近与这些退休朋友聚在一起,就有人慨叹:没事干,实在是空虚寂寞得不行。

这就对了,退休只是意味着工作的事可以不用操心了,但在有着较好的身体条件和相对充裕的时间、精力的前提下,退休者自己还是需要主动找点事来干的。就像你参加跑步比赛,你到了终点,得有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否则,将“无事一身轻”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到时你就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感到无聊至极。更何况,退休以后难免会有一定的失落感,也并不能排除会遭遇来自方方面面的困扰、忧虑和烦恼。一旦情绪出了问题——尤其身体长期处于有气无力、放任自流的状态,心理就会逐渐加重为抑郁蔓延。如此,身体怎么会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找点事干不失为加强心理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当然,找点事干,得注意选择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以我退休2 年多的实践经验为例,尤其与养生相挂钩,则须牢记“有兴趣、不设限、从容做、避风险、坦然认”这十五个字的要诀。

退休带给人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原本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退休前因为快节奏、满负荷的工作,让你无法顾及和拓展。而今,总算能够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回归并最大限度地去“施展拳脚、纵横驰骋”。强调找事干,找自己有兴趣的事来干,是因为这相对容易入门、入迷,以便自己在“入门”中学到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在“入迷”中忘掉自己的实际年龄、滋长诗性情绪。最近看到一份资料,说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先生讲到,“我想我长寿的秘诀是,我有幸做一些我着迷的事情,我可以参与其中。我还没有退休,也不打算退休。我要研究我认为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还在工作的目的”。基辛格博士,是目前唯一高龄100 岁的,并且还在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最长寿的政治家。他能如此长寿,撇开政治因素不谈,这不能不说与其找有“兴趣”“着迷”的事干有很重要的关联。

找点自己有兴趣的事来干,定然能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但是有一条必须坚持:不设限。具体来说,就是对于干有兴趣的事,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切勿超出自己原有的基础条件、知识水平、承受能力而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指标。否则,就会因达不到目标、完不成任务而消解兴趣,以至于偃旗息鼓。比如有的人喜好写作投稿,间或在报刊、网络上发表。但发表对于多数人来说,不免有一定的难度,这不仅涉及稿件的质量问题,也涉及报刊、网络的容量问题。因此,对于写作投稿者,须持这般平和的态度:不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能够被发表,固然是好;若被退稿了,也无妨,就算是练练笔。我有位喜好写诗的退休朋友,见他常有文章发表,我羡慕不已。然而,他告诉我:写得多,发得少,大量的是退稿,他甚至幽默地说“自己是带着累累伤痕上战场的”,但他并没有为自己设“非得在哪一级报刊发表,非得发表多少首诗”的“限”,因而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心态。他告诉我,最近网上一位作者的一番话颇能代表他的写作心态:“如果真的喜欢写诗,诗心未泯,不妨让诗歌回归到它的最原始功能,偶尔写一两首来自我慰藉、自娱自乐就好,而不再挖空心思去登刊见报。”如此心态,既不至于为屡屡退稿而心生不平、心绪不宁,又能保有激情而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

退休以后,因为留有大块空余时间,因而也为自己像“老牛吃草——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一样从从容容干事,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度”。否则,还像上班一样,节奏太快,做得太过忙碌,不利于调适心态,而且匆匆忙忙、心急火燎地干,也不利于提升和保障兴趣的质量。当然,太过松弛,以至处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状态,那么由兴趣带来的热情也会慢慢地消失殆尽。保持“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状态,就是要求自己放松心情、放平心态,在有张有弛中发展兴趣,在相互交替中提升兴趣。有位退休领导干部,早先爱好篆刻艺术,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一俟退休,他便热忱地投入到篆刻艺术的创作之中。前不久,他还对我说,看书法艺术类的书籍也成为他的一大爱好。就这样,他在一动一静中激发兴趣、缱绻兴趣,也在互融互通中举一反三、灵光乍现,更在深入浅出中调适心态、充实生活。

切莫以为做有兴趣的事,就不会有风险,其实不然。不论选择从事并发展何种兴趣,如果处置不当,任性而为,都有可能遭遇风险。而没有安全的保证,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防护栏,不仅兴趣难以承续以至而荡然无存,而且更会给自己及家庭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有位退休职工,因为看了电视上的一些鉴宝类节目,从此就迷恋上了古董收藏。对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本来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古董附着着历史、文化、审美、工艺等诸多讯息,爱上收藏、参与收藏,不仅能够帮助自己拓展历史视野、积淀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而且还能在广泛交友、拓展社交中联络感情、颐养性情。然而,因为太看重收藏品的物质价值、经济估值,于是他先后花大价钱购买了一大堆所谓的“古董”。事后,经行家鉴定才知其中不少属于赝品。须知道,为了收藏这些“宝贝”,他竟将自己多年积存的“私房钱”和部分家庭积蓄都投入其中,难怪其心神不宁、惴惴不安,连家里也闹得鸡犬不宁。对普通退休人员来说,不是不可以玩收藏,但既涉足其间,则必须为自己筑起“五道防护栏”:一是要勤读书、多交流,不断增加收藏素养;二是多看少买,先把眼力练好;三是要关注“专项”收藏,不必什么都去涉猎;四是收藏要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文化附加值上,而把物质价值放在其次的位置上;五是用闲钱、余钱收藏一些自己感兴趣、看得懂的古董,尤其不可负债玩收藏。

兴趣,说到底,就是一种尽心而玩、尽兴而为所展示的心理表现形态。有的激情投入、积极而为,做出了不俗的成绩,这当然值得肯定和褒奖。就像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原本就有文学创作的实力,但在担任领导干部之时,他创作的作品相对少些,大量的则是在其退休以后创作的。他的作品先后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一些重要奖项。但说实话,能像王蒙这样勤奋有天赋并取得累累硕果的人,毕竟屈指可数、少之又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虽可亲可学,但终究难望项背。其实,兴趣对于更多人,我们不妨理解为是一座退休以后心情的娱乐场、精神的操练场、能力的展示场,即便成绩平平,也无须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对自己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与兴趣相生相爱过、相伴相随着,遇见本身就是有缘,且比任何结果都来得重要,因此高低如何、成功与否真的无足轻重,自己都要坦然接受。若能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兴趣于己便是一种精神滋养、一种恬适的养生。

王蒙说得好:“人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是时间,是经验,是学问,更是一种比较纯净的心情。老了以后这方面的‘本钱’便多起来了。”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如果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舞台,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舞台,有自己的机遇的话,那么,“退休后找事干”,其实就是在利用和放大自我的“本钱”优势。因此,只要秉承“科学、合理、健康、绿色”的原则,则必能臻于既帮助自己拓展社会活动、丰富退休生活,又促进怡情养性、健康养生的境界。

猜你喜欢

古董心态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我捡到了明朝古董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古董拖鞋失窃案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在马德里淘古董
三国漫——古董中情局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偏科首先偏的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