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闽剧中主胡的演奏技巧

2023-12-18

戏剧之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闽剧意韵弓法

陈 照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福建 福州 350003)

闽剧“主胡”在演奏时不仅十分注重指法、音准以及弓法,还需要具备独特的意韵。“主胡”演奏员要做到心中有戏,演奏才会富有意韵。韵味要通过情感与技巧的结合才能获得。对闽剧表演而言,不仅演唱要有意韵,“主胡”的演奏同样也必须具备意韵。在演奏时不能牵强地配合演员,而是要认真地理解人物角色,理解唱词的内涵。在闽剧表演当中,“主胡”十分重要,其发挥着引领整个乐队的作用,演奏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演奏功底,还要具备出色的能力。在演奏实践当中,主胡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配合:其一,要保持与导演之间的配合。注意控制好演奏的起落点;其二,要保持与作曲的配合。通过演奏将原本抽象的乐谱转变成动听的旋律;其三,要保持与司鼓的配合,主胡伴奏需要与戏曲鼓点儿保持一致;其四,要保持与演唱者的配合,在演出时灵活机变;其五,要保持与乐队的配合,注意大局与细节。

一、主胡在闽剧演出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供伴奏

在闽剧演奏中,主胡演奏者可以通过乐器演奏过渡乐段、烘托唱腔,塑造出鲜活的艺术形象。在实际的舞台表演当中,主胡伴奏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结合演出的需求,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增强闽剧作品的感染力。主胡演奏不同技巧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可以结合闽剧表演的需求灵活地进行运用,比如演唱某腔时可以采用托的方式,演唱其他腔时可以采用裹的方式,还有部分唱段需要同时运用不同的方式,并没有统一的定谱,只需要根据实际演唱的需求进行调整即可。

(二)负责指挥

主胡不仅是闽剧表演当中的重要角色,还兼任乐队的指挥,要注意与其他乐器之间保持协调,共同服务于演出。在传统闽剧演出当中,乐队通常采用“齐奏”的方式,主胡是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演奏时需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技巧,要带领不同的乐器相互配合,始终保持一致,才能共同为唱腔提供伴奏。以文场最开始的锣鼓点为例,由于不同的唱段中的板式转变不同,末尾部分的处理也不同,所以,乐队当中其他的乐器也必须服从主胡,只有这样,伴奏和唱腔、戏曲的节奏才能始终一致,才能体现闽剧特有的魅力,带给观众丰富的审美体验。此外,闽剧演出过程当中,当演员气息变化时,乐队节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类似的情况都需要主胡负责处理。

(三)协调统一

在闽剧演出当中,主胡不仅要负责文场的指挥,还要负责统筹整个乐队。首先,主胡要注意不同演员和舞台表演的密切联系,要通过乐器伴奏向演员传递信息,给予演员相应的提示,让乐队和演员之间的唱腔保持协调,通过动人的唱腔塑造人物形象。其次,主胡还要协调好演员、乐队与观众的关系,要对整个场面进行调控,辅助叙事。最后,在闽剧表演的过程当中,主胡还可以通过伴奏构建特定的意境,显著增强闽剧艺术的感染力。

二、闽剧“主胡”演奏要领

(一)通过基本弓法体现演奏韵味

对演奏者而言,要想掌握闽剧主胡演奏的要领,就必须先熟悉基本的弓法。首先,要熟悉主胡的八种音乐色彩、运弓“九字诀”,以及不同的演奏技巧,比如起弓与落弓等,还需要熟悉鼓套子的正确方式。为了确保音色的稳定,还需要采用满弓、长弓等多种基本技法,确保运弓力度恰到好处。其次,在练习基本功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注重实际的效率。特别是“旋转腕”,要加大练习力度,腕子的旋律始终朝着正反两个不同的方向不断交替并持续行进,唯有如此,里弦与外弦速度及力度的变换才能保持流畅。在演奏时要注意声音效果的变化,加强揉弦、颤音、顿、挫等多种技巧的训练,才能使力度与速度保持协调,使主胡演奏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一定的个性。对演奏者而言,要想掌握主胡演奏的技巧并达到娴熟的程度,确实存在极大的难度。最后,主胡演奏既要注重基本弓法的练习,还要体现戏曲特有的意韵。作为闽剧主胡的演奏者,不仅要自己会唱,还要找准每一个板眼,唯有将“戏”记在心中,才能做到手上出戏,演奏出来的乐曲才会富有意韵。所以,主胡在伴奏时不能一味迎合演员,而是需要理解整个戏剧的内涵,以及各个唱段的含义。以作品《红裙记》为例,当王成龙十三年后再次见到柳氏,想要相认却又内心情怯时,演唱了一段【江湖叠】。主胡需要通过演奏体现王成龙内心复杂的情感,通过虚中带实、实中有虚的伴奏,增强演出的戏剧性,使情感和技巧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体现闽剧表演的意韵。

(二)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品情感

戏曲音乐的作用在于助推剧情,烘托人物形象,在闽剧表演当中,“主胡”既要发挥烘托演员唱腔的作用,还要发挥引领乐队的功能,所以,“主胡”演奏员一定要反复研究剧本,深刻理解剧本的情感、结构特征,以及演出的具体要求,与司鼓进行高度的配合,认真体会唱腔与伴奏,反复思考,领悟作曲者的意图,在广阔的音乐天地之中掌握剧情的发展脉络,从而与人物保持高度的共鸣,将自己的情感化为琴弦上的音乐,用自己的心灵去演奏,唯有如此,演奏出来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作曲家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创作乐曲,演奏者则是通过乐曲传达情感。“主胡”演奏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求选择恰当的调式,并灵活地运用。曲谱本身始终不变,但演出的方式却十分灵活,以《林则徐充军》第一场中林则徐的唱词为例,作曲家先采用“导板”,然后转为【江湖叠】,最后转至【滂水叠】,这是该剧当中林则徐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伴奏极为重要,主胡要注意演员唱腔的特点,采用满弓的方法进行演奏,将自己的情感完全倾注于弦上,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现林则徐的英雄气概,带给观众先声夺人之感,而“虎门烟销风传急”一句,“主胡”演奏的弓法应含蓄低沉,才能衬托剧中人物的心情,从而达到情与理相互交融的效果。

(三)掌握好“主胡”伴奏与唱腔的关系

在为演员伴奏时,“主胡”不能有意贴腔,而是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使曲调和唱腔之间保持协调,“主胡”演奏还需要具备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比如《红裙记》中的唱词,在“饯别”这一幕的唱段当中,“风鬃雨鬓”的尾音需要以“5”为落点,但主胡演奏却要求采用朝外带弓的方法,通过高与低之间的配合增强厚度,演唱的效果也变得更加立体,不仅情感层面得以升华,而且显得更有韵味。再比如,当演奏曲牌【水过浪】时,主胡伴奏就通过综合运用颤弓、快弓等多种技巧,生动地表现王成龙再次见到妻子柳氏时内心的复杂变化,然后伴奏猛地停住,由演员清唱,接着再采用轻颤弓表现情感,将王成龙见到柳氏时百感交集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细腻地表现出来。虽然在这段音乐当中主胡两次运用颤弓,但取得的效果完全不同,第一次显得慷慨激烈,第二次显得婉转柔和,前者激情四溢,后者则是低声细语,相互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主胡”演奏者与演唱者的配合越是默契,演唱的效果就越理想,氛围也会显得越浓烈,从而赢得受众的一致好评。然后王成龙再次接唱,而主胡则通过中速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当唱至“那一阵阵灼热的目光”时,主胡的演奏放缓,为更好地配合演员,加大了弓法的力度,时轻时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王成龙内心复杂的情感,而“主胡”在演奏时也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乐曲与唱腔完全融为一体,使“闽剧”的魅力得到了生动展现。

(四)“主胡”演奏中不断探索创新

时代不断进步,闽剧音乐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乐谱逐渐复调化、总谱化,而“主胡”的演奏也更加专业化。在戏曲音乐当中,不管是“唱”“拉”还是“打”,都必须极为熟练,唯有熟练才能生巧,唯有极巧才能尽善尽妙。但仅仅熟练还不够,还必须学习吸收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摆脱匠气,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同时不落窠臼。在闽剧表演当中,“主胡”在表演时主要采用梅胡,指法、弓法都极为独特。现代闽剧主胡需要认真地学习和继承传统,情与味是主胡演奏的关键,“情”即富有情感;“味”即闽剧独特的“虾油味”。需要具有闽剧的地方特色,让闽剧始终姓“闽”。近年来,流行歌曲、现代音乐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要注意借鉴吸收,通过“他山之玉”促进闽剧的发展,从而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将闽剧独特的意韵和多元化的现代需求相结合,使闽剧获得新的突破与发展,实现自我的超越。以《林则徐充军》为例,当林则徐演唱“导板”时,通常用“1”音作为长腔伴奏,以“2”音进行点缀和装饰。省去其中的装饰音,通过长弓演奏,使音色变得黯淡,来体现林则徐低沉压抑的情绪,同时,借鉴京剧当中的满弓拉法,将高音安排在最关键处,从而获得惊心动魄的效果。在演唱【滂水叠】时,可以采用缓慢委婉的长弓拉法,展现林则徐内心的屈辱和心忧天下的情怀。闽剧“主胡”要尽量深入人物角色,通过剧情及人物的情感来驾驭技巧,实现二次创作,从而达到曲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三、以《兰花赋》为例看主胡演奏技巧

(一)“垫”

结合剧情或者人物情感表现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旋律走向,运用延续骨干音的方式,使歌曲圆满无缺,最关键的要点在于要懂得正确运用。比如,严子轩在落入陷阱之后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采用“急板叠”的叠句来表现。开始演唱时只在句末时有意增强,确保乐句之间相互连接,人物心情发生变化的同时,主胡“垫”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在演唱时可采用十六分音符进行填补,使唱腔更圆满。乐曲的速度应当先慢后快,由弱及强,体现出紧张的感受。演奏时合理运用“垫”的方式,形象地展现严子轩内心的复杂变化。

(二)“拎”

在情感切换最重要的部位,通过拉的技巧,使主胡的音色更加突出,从而满足增强节奏变化的需求。严子轩发现自己落入圈套之后,显得极其慌张,而且倍感茫然。其中有一段“板下闯”唱腔,为了表现人物惊慌失措的表情,主胡在伴奏时采用了“拎”的演奏手法。在第一拍音符上迅速朝下滑,再加大力度,从而掌握唱腔的节奏。以几个短促的小节带出过门,“拎”的方式既增强了舞台的氛围,也带活了人物的情感。再比如,黄玉英告状未成,满怀悲愤,伴奏时主胡同样也采用了“拎”的手法,但又与“板下闯”完全不同。前者显得刚硬,而后者显得柔和,开头采用了下滑音,衬托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留下无穷的余韵,令人回味。

(三)“烘”

主胡在闽剧当中不仅具有带动乐队演奏的作用,更重要的功能在于烘托演员唱腔。所以,主胡必须具备充足的爆发力,演奏要具有激荡人心的魅力,才能为演员营造更浓厚的氛围。以“送灵”的重要唱段为例,从“反二黄”转至“更打”,展现了严子轩内心的痛苦与悔恨,他的精神层面因此出现剧变。唱腔悲中含恨,所含的情感极为真挚。主胡通过伴奏烘托唱腔极其重要,演奏者需要将自己所有的情感投入其中,才能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才能充分地调动演唱者的情绪,并随着唱腔不断流转,使戏与情都达到高潮,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严子轩内心的沉痛悔恨。主旋律部分托腔要尽量放缓,要有一定的起伏,逐渐将情绪推至女声重复伴唱,痛彻肺腑,令人闻之落泪。然后是“更打”的部分,严子轩将自己比作不幸受到污染的兰花,唱词低回婉转,旋律更加低沉柔和,托腔要尽量细腻,必须注意运弓、滑指等不同技巧的配合,情感要随着旋律不断变化,唯有如此才能营造更浓厚的氛围,通过演员的演唱展现作品最动人之处,从而实现艺术层面的升华。

(四)“托”

对闽剧主胡演奏而言,托腔极为重要,可直接用于衬托演员的唱腔。通过不同力度的对比来体现主腔,从而获得最理想的表演效果。比如,黄玉英在碑前哭诉告状的唱段,演员唱腔从【掷水叠】转向【江湖叠】。情绪十分激动,在这一段当中,“托腔”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胡在演奏时需要带领整个乐队,时而柔婉,时而激愤,主胡演奏最大的难点在于需要兼顾紧与慢,采用长弓的技法随腔,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在演奏过门时,还要注意与乐队保持同步,共同发挥烘托的作用。烘托运用恰到好处,演员的唱腔就会显得更加动人,而舞台表演的效果也会因此增强。

猜你喜欢

闽剧意韵弓法
论敦煌遗书中的丑女形象及其审美意韵
谈二胡演奏弓法技巧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的关系分析
古雅意韵华安玉
古雅意韵华安玉[九龙壁]
浅见楷书意韵之美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
闽剧传人陈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