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改革攻坚 激发国企发展新动能

2023-12-18谢正义

群众 2023年21期
关键词:省属国资全省

谢正义

改革,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近年来,全省国资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改革攻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38 项改革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在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评估中3 次均被评为A 级,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一是在推动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中“挑大梁”。截至2022年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7.2 万亿元,净资产8.4万亿元,较2012年底分别增长约5.2 倍、3.7 倍。其中,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4 万亿元,净资产8468.9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11.9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11.5 亿元,同比增长14.1%,走在全国前列。在今年全省重大项目中,由省属企业主导的47个,占比21%,前三季度完成投资725.8 亿元,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国信集团射阳港燃煤发电机组正式投产,一批基础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有力支撑全省发展大局和企业自身发展。二是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提升省属企业创新能力。实施省属企业科技创新重点突破计划,推动人才、平台、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目前,省属企业已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4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2022 年研发投入较2020 年增长4.2 倍。全省12 户国有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2 户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打造一批自主创新尖兵。三是推动央地、省市国资国企协同发展。做实央地合作对接机制,建立联系在苏央企制度,招引更多中央企业将区域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江苏。举办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加强与周边省市国资国企合作发展。筹备召开全省国资国企协同发展大会,推动省属企业间、省市国有企业间以股权合作、供应链合作、项目合作等市场化方式协同发展,打造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支柱企业。

持续优化国有资本战略性布局,显著提升服务全省现代化大局能力。一是聚焦主业实业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十四五”江苏省国资系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规划》《省属国资“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及12个专项行动方案,形成“1+N”规划体系。将每户省属企业主业控制在3个以内,实行主业投资和非主业投资差异化监管。强化重点领域保障,省属能源企业11 个百万千瓦机组同期开建,建成后将有力保障全省能源安全。推动徐矿集团做好非煤矿产资源开发,保障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材料需求。省市联动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重点投向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前瞻性的未来产业,推动一批对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快培育一批能有效掌控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精特新企业、单打冠军企业。二是大力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省级层面相继组建省港口集团、省铁路集团、东部机场集团、省环保集团、省沿海输气管道公司、省国际货运班列公司、省联合征信公司、省储备粮管理公司等一批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战略引领和基础保障作用的企业集团。今年7 月,省委省政府决策,将苏豪控股集团与海企集团、汇鸿集团、惠隆公司及舜天集团等省属贸易企业进行整合重组,组建新的苏豪控股集团,这是这么多年来江苏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国企改革,其目标是打造具有江苏品牌特色,更好服务江苏实体经济发展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世界一流企业。三是坚持不懈清理退出“两非”“两资”及高风险业务。省属企业近十年来累计清理“四类企业”“三类参股投资”1500余户(项),196户“僵尸企业”全部出清。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一批高风险业务得到有效遏制,融资性贸易业务基本杜绝,省属企业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有效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动力。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省属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程”,全部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专职副书记应配尽配并进入董事会,均制定了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省属企业全部建立董事会,实现董事会结构“外大于内”,各级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重要子企业100%落实董事会职权。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各治理主体作用有效发挥。二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省属企业集团及各级子企业全面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照目标严格考核、兑现薪酬。开展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实施量化评估,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新进员工100%实现公开招聘,开展全员绩效考核,严格落实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三是用好分配激励手段。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突出贡献人才、急难险重一线员工倾斜。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跟投等各种手段,最大程度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政策环境。

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立体式监管体系,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重大损失。系统集成近年来我省国资监管的经验做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的意见》,这在我省国资监管历史上是第一次、全国地方中也是第一个。贯彻《意见》要求,省国资委制定出台十余项配套文件,首次向监管企业外派财务监督专员,首次实现对省属企业预算全过程管理,形成事前审核、事中监测、事后考核的预算管理闭环制度体系;顺利完成了企业年报主审会计师事务所选聘以及审计工作等,一系列创新做法有力提升了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配合省委组织部全面完成省属企业党委集中换届,深入实施国企党建“强基提质”工程、“五聚焦五落实”行动计划,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当前,全省正处于昂首阔步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省国资系统将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贡献国资国企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省属国资全省
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40家省属企业捐款1000万元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省属企业挺纪在前 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