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德育工作策略

2023-12-18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蔺 萍

(松原市宁江区第二实验中学,吉林 松原 138000)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要求我们始终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作为统领和终极目标。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学校应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体要求,从校情和学情出发开展学校教育。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途径。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尚不成熟,在认识和情感等方面很容易受到影响,需要教师正确地教育与引导。[1]并且,有部分特殊家庭的学生,缺乏监护人的有效监管,自制力不强,价值观错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学校必须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建设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队伍是德育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基础,可以有效引领学生的德育培养。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德育队伍、家长德育队伍,发掘学生德育队伍,协同开展初中生的德育工作。

(一) 提升教师德育素质

教师在学生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首先应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德育队伍,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学校应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完善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督促教师以身作则,提升教师的德育素质。除了提升科任教师的工作素质外,还应关注班主任的德育素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2]因此,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还应着重于班主任的培训,帮助班主任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实现班主任工作由“管” 向“育” 的转变。应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例会、经验交流会,分享管理经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不断壮大的班主任德育队伍,会促进教师德育队伍的成长,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不可少。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学习焦虑问题、人际交往障碍、青春期心理障碍等共性问题,还易出现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的心理疾病,导致学生生活、学习都出现问题。[3]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该受到重视。因此,学校也应注重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素质,可组织心理教师参加省、市、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观摩,可聘请校外专职心理教师来带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可请专职心理教师面向全体班主任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个班主任都能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员。学校应用好心理信箱,可开通线上、线下心理咨询,由班主任引导学生使用,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 开发学生德育队伍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还要建设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德育队伍,发挥班干部在班集体中的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可观察学生的表现,提名班干部,再由学生投票选举,选定班级干部。班主任可定期对班干部进行教育与观察,培养班干部以身作则的责任感,发挥班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发展。教师也可在学年末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干部进行表彰,以激励全体学生。

(三) 建设家庭德育队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然而,部分家长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方面应建立起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以增进家长、教师间的交流,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育人合力的形成。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教知识讲座、下发学习材料、开展经验交流等方式,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长培训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开展家教经验分享,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带动更多家长合理育人。线下的讲座和交流过于频繁会引起家长的反感,且部分上班族家长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线上沟通交流,通过微信、电话的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或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线上会议,省时省力。

二、营造班级德育文化氛围

(一) 美化班级物质文化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美化班级物质文化,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物质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传统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通过文化墙、展板、文化海报等展现出来,内容可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现代榜样人物等。板报可实行周更换,班主任将板报内容派发给每个值日组,教师确定德育大方向,具体内容可由学生自行规划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可突出班级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一班一品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

(二) 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可通过打造班风来实现。班风是为了激励全班学生刻苦学习、勤奋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风气。通过订立班风,提炼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凝聚班级人心,擎起班级信念,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营造班风需要明确班级目标,例如,争取“流动红旗”,争取“文明班级称号”,校园各项比赛得到第几名,等等。要有利于班集体形成凝聚力,若达到目标,班主任应不吝啬称赞;若没有达到目标,可肯定学生的表现,再进行反思总结。营造班风还应严格班规和纪律,明确班级的规章制度,包括纪律、卫生等方面,起到规范、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以规导行,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高素质学生。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弘扬个性,以人为本,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4]

学校可制定班级评选标准,督促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建设,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班级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和谐进步、团结文明的班集体,使班级环境、校园环境更加具有育人实效。

三、开展多元主题教育活动

传统的德育课程容易落入说教的窠臼,学校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动,通过线下的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书香校园活动” “文体教育活动” 等,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潜能。学校可每月确定一个主题,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确定主题月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精神信仰。如: 三月讲文明,树新风;四月缅怀先烈,振兴中华;五月知荣明辱,勤劳俭朴;六月崇尚科学,勇于实践;七月爱党爱国,不忘初心;八月国防教育,强国有我;九月尊师爱校,孝亲感恩;十月热爱祖国,牢记使命;十一月遵纪守法,安全相伴;十二月明礼诚信,团结奋进;一、二月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一) 通过书香校园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诵读经典名著,诵读《论语》 《孟子》 等优秀经典篇章,可以读四大名著,记读书笔记,分享读书心得,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掀起读书热潮;诵读诗词,组织诗词晨诵,组织学生每日记诵诗词,由教师细化和布置诵读内容,每日可学习一首。教师可在班级内开展诗词竞赛活动,通过“飞花令” 等古诗词比赛形式,对背诵情况进行验收,增加活动的趣味性。通过活动积累知识,提高素养,陶冶情操。教师可在课上抽出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古诗词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经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以传统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二) 通过文体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活力

学校可组织开展合唱、主题演讲等活动,通过红歌比赛、英雄人物事迹演讲等活动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大课间可举行拔河比赛,感受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培养团队意识。通过文体活动可激发学生活力,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在活动中感受成功,享受快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 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素养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的要求,学校应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课设为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 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组织开展劳动活动。劳动教育以集体劳动为主,可以将校园空地有效整合为劳动实践基地,并根据校情及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提升劳动素养。开展劳动活动可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掌握劳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例如,学校可开展植树种花活动、开展校内外卫生清扫活动、进行手工制作活动等。

(四) 通过生存教育端正学生生活态度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也属于德育范畴。学校可通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丰富法治教育活动形式,通过国旗下讲话、法治校长讲座、校园广播、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等,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 工作,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止校园欺凌等,通过开学第一课、安全应急演练等途径,培养学生安全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法律、安全等方面的生存教育,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心态阳光,健康生活,端正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负责的生活态度。

(五) 通过校外实践活动增强学习感悟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的教育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学校、社区各主体共同分担教育责任,[5]因此,应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联动的协同机制,有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校育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服务。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的教学资源,依托校外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外也能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和体验。例如,可开展社区老年服务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等,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通过综合评价引导育人

一堂课能否成功,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教师的评价是否到位。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师生和生生的交流过程,使课堂教学生动、有序,学生参与热情高。[6]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形成一个创新的综合性的养成教育评价体系,让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 健全多元机制,强化评价力量

通过民主评议、班级推荐、学校评比的方式,评选优秀学生。每月一小评,每学期一总评,强化评价的力量,激励学生成长进步。通过不同层次的评议,提高学生素质,优化团队素质,辐射全体同学。

(二) 优化评测方式,增强自觉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评活动,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悟道德,正己修身。同时配套出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点评、教师终评的评测方式,使学生在反复的评价中增强自觉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要我这样做” 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真正实现由纸上德育到实践育德的嬗变。

五、结束语

德育是素质教育之首,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应重视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除德育教师外,班主任也应承担起主要的教育工作,家长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要建立高效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