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忻定县大生产运动开展情况研究(1943~1945)

2023-12-17高凡镜刘昱利

科学导报 2023年84期

高凡镜 刘昱利

关键词:忻定县;组织起来;大生产运动

20世纪40年代前后,我国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一时期,日寇对边区进行残暴地围剿,国民党反动派加强对边区的经济封锁,自然灾害又严重破坏了边区的生产发展,边区能够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的人员减少,群众出现恐慌情绪,边区发展遇到困难。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继续为抗战提供物质基础支持,稳定群众的情绪并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共产党必须采取措施,推动边区的生产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创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晋察冀边区积极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的号召,展开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目前学术界对大生产运动的研究较为全面,但较多集中于陕甘宁边区,对晋察冀边区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忻定县大生产运动的专门研究。本文试就忻定县大生产运动的开展情形和开展成果做初步的研究。

1943年,晋察冀边区已经“破坏了封建剥削关系的一大半”[2]1。通过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晋察冀边区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封建剥削关系得到了削弱,这可以称为“第一个革命”[2]1。然而,要进一步推动边区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进行“从个体劳动到集体劳动的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的改革”[2]1,这种改变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生产制度革命可以称为“第二个革命”[2]2。到1943年,晋察冀边区这一“组织起来”的运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延安县的临时劳动互助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2]2。在这样的号召下,其他县纷纷效仿延安县进行组织生产活动,忻定县的“组织起来”运动也不断发展起来。

忻定县的大生产运动始于1944年。忻定县政府按照“组织起来”的标准——“‘改变人与人的生产关系’就是在‘不破坏个人的私有财产(土地、工具、牲畜等)’基础的前提下,把以户为单位的个体的生产方式,改变为以人为单位的组织的集体劳动的生产方式,将这种方法慢慢变成为群众的习惯,提高生产力”[3]2,遵循自愿原则,将“一切能劳动的人”[3]1组织起来,推动工作的开展。

就忻定县三区窑头村而言,敌人的摧毁极大破坏了生产力,加之当地村政权领导人员组成不平衡,与群众脱节等问题,大生产运动的实施遇到了困难。之前组织起的合作社也在1944年敌人的打击下“本利一光,没有交代”[4]2。虽然村里召开了大会进行组织,但只停留在形式上,“研究问题仍然摆着”,因而“群众对政府也不相信”[4]2。

在这种情况下,该村认识到需要切实组织起来进行落实。从1944年冬天开始,该村首先着手解决群众和干部问题。政府向群众和干部介绍了当前的总体情况和未来计划,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然后着手解决最严重阻碍生产的“混乱的抗勤”[4]3问题。在此期间,他们还进行了村政整理,“把封建的闾都制取消了”,并“初步地建立了正规的值日制度”[4]3-4。这样,干部的领导以及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和调动问题都得到初步解决。同时,他们将“带领群众积极从事生产”作为“好干部”的标准[4]4,以此激励干部积极领导。随后,干部们在讨论研究中具体找出组织行动中的核心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同时,他们亲自领导突破抗属问题,并利用骨干力量推广宣传实际经验成果,进行实际的组织行动。在此期间,该村还对之前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清算,重新整理组织了合作社。

三区窑头村的大生产运动虽然仍存在困难,例如:“有20余户连寒衣都没有”,有的“还不够糊口”,这样“要说出去生产就连大门也出不了”[4]4,但仍然取得了一定成果。到1945年正月,村里通过拨粮解决了一些贫困户的问题,“经妇救会的说服动员”组织起“五户看守小孩的寡妇”,“建立了一个做鞋小组”。随后不断发展巩固,“建立了合作社的一个七人做鞋的基本小组,两个月工夫已经赚得白洋33元”[4]4-5。“组织起来”的工作切实改变了该村生产的困难情形和低沉的精神风貌。

又如忻定县七区太延村的人畜大组织。该村积极联系突击备战工作,“预早提出酝酿”[5]6。在提出组织动员口号的同时,生产委员会通过扩干会“讨论出初步的具体办法来”[5]6,以便联系具体实际,易于群众接受。同时,他们以“自由结合与有代价的等价互助”为原则,“深入到户”进行组织[5]6-7,其组织动员工作得到较深入和广泛的实施。在组织过程中,还规定了计工还工的办法,以及每人或每犋牲口的工作任务量和组织领导等问题。经过动员工作,他们成功地“组合了75户,只剩14户找不着合适的对象”[5]8,但最终这14户也得到了生产委员会的安排。此外,我们不能忽视组织领导过程中的政治教育工作,它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上文所言,忻定县各地区通过组织动员努力,很大一部分劳力被组织起来,共同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之中。忻定县的组织动员取得一定成效,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尽管忻定县的总人口最多(忻定县总劳动人口数不详),但组织起来的人口并非最多,也不是最少。组织起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处于中等水平,比建屏和正定高,但比浑源、五台和定唐低。浑源的比例最高,为37%,而正定最低,只有0.63%。忻定縣的比例为1.6%,比正定高出约1%。可以看出,就组织劳动人口而言,忻定县的组织工作还是有效果的,但较最高的浑源低35.4%,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推进和完善组织工作。此外,就组织牲畜的情况来看,忻定县相比五台和浑源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努力推进组织耕畜工作。当然,就其自身数量而言,忻定县组织起来的耕畜数量并不算少,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还有一些经验可以继续实施和保持。

总而言之,忻定县通过积极安排和推进组织过程,在该地区范围内组织劳力克服了困难,坚决推进了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经济困难的局面,支援了抗日战争,取得了一定成效。它的经验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解决农村现实问题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动力——以延安南泥湾为例[J].新西部,2019年第2期.

[2]《毛泽东同志1943年十月在边区高干会上讲话》:《论合作社》,G1—29—11,定襄县档案馆藏.

[3]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宋主任在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上的报告》,1945年1月8日,G1—29—39,定襄县档案馆藏.

[4]忻定县政府:《忻定县三区窑头村怎样组织起来》,1945年8月1日,G1—29—39,定襄县档案馆藏.

[5]忻定县政府:《忻定县大生产春耕阶段检查》,1945年7月31日,G1—29—39,定襄县档案馆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历史自信融入研究生生成性教学的路径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JGXM-YJS-2022012)。

(作者单位:1.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