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并用治疗脑鸣验案一则*

2023-12-17尹雅琴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鸣响风府太溪

尹雅琴 沈 峰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1

沈峰教授临床擅用针药结合,今择其脑鸣案一则,介绍如下。

1 案例报道

患者,男,37 岁。2021年11月19日初诊。诉自觉脑部鸣响8月余。自2021年3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脑鸣、鼻塞的症状,行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静滴(具体不详)治疗,无明显效果,高压氧舱治疗稍有好转,但病情反复,持续进展。查体:左侧脑后枕部鸣响持续,呈蝉鸣样,安静时和夜间更甚,无听力下降,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纳可,时便溏,夜寐差。舌质紫、苔白腻,脉右沉滑、左细数、双尺弱。有高血压病史和饮酒过量胃出血病史。辅助检查:双耳听阈测定正常,颅脑CT无明显异常,颈部CT 示C4/5 椎间隙狭窄。中医诊断:脑鸣(脾肾不足兼痰瘀互结型)。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予以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针刺取穴风池、风府、完骨、天柱、颈百劳、百会、合谷。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每周治疗2 次。中药处方:丹参、法半夏、陈皮、白花蛇舌草、葛根各12g,红花、炒白术、赤芍、菟丝子、芡实各15g,茯苓30g,炒栀子、川芎、醋香附各10g,生地黄、熟地黄、党参各20g。12 剂。水煎,日1 剂,分2 服。同时嘱其节饮食、调情志、律作息。12月3日复诊:鸣响明显减轻,声音变低,仍以夜间为甚,夜寐尚可。舌红、苔白不腻,右关脉沉、左稍细。在前方基础上加针太冲、太溪、外关、天枢、大横、肓俞、玉枕,平补平泻,治疗3 次。中药处方:柴胡、川芎、蝉蜕、醋香附各10g,茯苓30g,薏苡仁、丝瓜络各20g,炒白术、赤芍、红花、生地黄各15g,法半夏、陈皮、合欢花、郁金、丹参各12g,防风、全蝎、僵蚕、炒苍术各6g。10 剂。煎服法同前。3 个月及6 个月随访患者均诉偶见微弱鸣响,余皆良好。

按语:本案患者虽值青壮,然脉见尺弱,肾虚之证已显。又因嗜食厚味肥腻,日久损伤脾胃,致气血乏源无以供养脑髓,脾胃失运,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聚成痰,清代医家唐容川认为“有痰必有瘀,有瘀必有痰”,痰瘀搏结,互为因果,致使病情复杂,舌质紫、苔白腻是痰瘀互结的辨证要点。初诊以脑枕部腧穴为主,在“孔雀开屏”组穴[1](风府、风池、完骨、天柱)基础上配百会、合谷和颈百劳,重在祛风通络,缓解症状。中药健脾益肾兼祛痰化瘀,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并以葛根引药上行。复诊时患者肾气渐充,脑鸣明显改善,针刺加天枢、大横健脾益气,太冲、太溪、肓俞调补肝肾,且取八脉交会穴之外关,通调阳维脉,鼓动气血上行头项,并取局部玉枕穴加强醒神开窍之功。“久病入络”,故加用蝉蜕、防风上行宣散风邪,以风胜湿;虫药僵蚕、全蝎以活血化瘀,风药与虫药相配尤善开通脑窍、畅达神机。四诊合参,针药并用,各取所长,攻补兼施,邪祛正复,脑鸣得愈。

猜你喜欢

鸣响风府太溪
春晖十年,鸣响新时代的高品质教育之声
温暖手脚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丰田凯美瑞240V车间隙警告蜂鸣器异常鸣响
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失语60例
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探讨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68例
一张短而有分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