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2023-12-16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大岭片西坑小学刘照红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6期
关键词:绘本小学生作文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大岭片西坑小学 刘照红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也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要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从基础阶段开始,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不断优化作文教学方法。本文简述了开展作文教学的意义,并在分析小学生作文现状、明确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几点方法,期望在科学方法的指导和推动下,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素材搜集能力

小学生经验少,阅历浅,在写作素材搜集中存在局限性。作文学习的开展,不仅可以为学生搜集素材指明方向,还能丰富素材内容与形式。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也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考查,对学生各项能力的锻炼。

2.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显,学生的自主权不断增强,他们可以自主命题作文,自主选择内容,因而写作时可以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这样一来丰富了学生的作文内容,二来发散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写作的过程就是知识融合的过程,所以作文学习的开展对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文内容涉及广泛,对学生的知识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写作时,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

4.提升学生的计划能力

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基本特征,他们习惯讨论与分享,在写作中喜欢提出各种问题。这对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的提升有着推动作用。另外,小学生在写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想按规定完成写作任务,必须科学安排时间,制定写作计划。

5.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水平

学生对于人、事、物的看法,是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态度。新时期下的教育教学,不单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明辨是非。通过写作活动,教师可以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水平、心理发展特征,从而适时加以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

二、小学生写作现状以及原因分析

1.写作现状

(1)缺少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情感是真挚的、火热的,但在他们的作文中却难以感受到。很多学生的作文都存在胡乱套用的情况,表达母爱,永远是母亲连夜照顾发烧的自己;描绘“有趣的一天”,永远离不开踢足球、捉迷藏等活动。这样的作文假大空,缺少真实情感,学生自己都读不下去,更不要说让其他同伴评判。

(2)写作思路狭窄

小学生穿梭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生活经验不足,加之缺少阅读,导致作文思路常常固定为一个模式。教师布置了作文,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落笔,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要么模仿他人,要么参照作文书写,这样的训练就失去了价值。

(3)趋向形式化

所谓趋向形式化,表现为将优美的词句生拉硬拽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学生看到“好词佳句”给自己作文带来的“优势”(得到教师的好评、同伴的认可),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小学生自身发展的视角来看,虽然这样的作文评价尚可,但却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会降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与思考。

(4)缺少写作动机

很多学生将写作当成一项任务完成,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写了有什么用。在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除了布置的作业外,你会主动练习吗”这一问题,只有20多个学生回答会主动练习;对于“你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只有16位学生回答是自愿写作。由此可见,学生缺少写作的动机,至于写作目的更完全没有考虑过。

2.原因分析

(1)缺乏写作兴趣

通过调查和访谈可以发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在问卷调查中,喜欢写作的人数仅仅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22%,更多的学生对写作保持一般的态度。而且学生的写作更多的是在教师和家长要求下完成的。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学生缺少写作的主动性,更多的学生将写作当作任务完成,以至于在写作时精神涣散、无精打采。甚至有7%的学生害怕作文课,对作文课有恐惧心理。

(2)生活经验有限

小学生写作素材缺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小学生经验少,面对抽象的写作任务,单靠经验难度比较大,导致在写作中受限。比如描写人物,小学生的写作对象永远是家里的人物和动物等成员,内容缺少创新。素材的来源是丰富多样的,反复使用素材会让作文缺少新意。第二,作文立足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的体验、观察和所想都是写作素材,但小学生却并未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导致写出来的作文缺少真实感、细腻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做了什么事,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某个想法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此才能实现生活与写作的充分融合。

(3)未形成积累的好习惯

面对作文,小学生无话可说,根源在于他们脑中没有语言做基础。只有做好语言积累,写作时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下很多小学生将作文视为不用思考的“机器”,未能与生活联系起来。一项调查显示,在100个人当中,主动调查的人仅仅占据21%。因此,只有养成好的积累习惯,面对不同的主题才有话可讲,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三、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1.激发写作兴趣,体会写作乐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要想提升作文水平,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进来,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首先,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学生的闪光点无限放大,进而促使孩子们乐于写作。其次,要加强作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作文回归生活,促使学生主动进入生活,观察生活事物,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知。拥有真实体验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让学生“下笔如有神”。教师更要看到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了解差异开展指导,让学生将自己的见闻、心得表达出来,在书写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2.巧用绘本,提升创新能力

当前小学生的作文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缺少创新。绘本以图为载体,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道理,巧妙应用绘本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改变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情况。例如绘本《三个强盗》讲述了三个强盗将自己的东西送给了穷人的故事。这样极具故事性的绘本吸引了学生,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将强盗定义为坏人的成见。学生在阅读中会给出自己的意见,写出的作文也各具特色,更具创新性。绘本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而且通常蕴含哲理,能够感染学生,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接触绘本之后,学生会不自觉地受到启迪,进而打开写作的格局,写出更具吸引力的作文。

3.连接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假大空、抄袭的问题与他们脱离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关系,闭门造车难以启发学生的灵感。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作文如溪流,源泉丰富溪流自然不息”。生活是创造的源泉,让孩子们回归生活可以解放他们的天性。通过观察周边的花草、树木,体会世间的人和物,学生可以汲取更多的“养料”。比如,鼓励学生去郊游,根据郊游途中的见闻、体会即兴创作;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比如洗衣物、收拾碗筷,体会劳动的快乐,感知父母的不易;鼓励学生通过种植花草、养小动物了解生命发展的历程,对生命产生不同的感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

4.抓住发展特征,鼓励大胆想象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处于丰富的阶段,有一项实验:“在黑板上画圆,让孩子们说一说它像什么,有的说像月亮,有的说像鸡蛋,各种奇妙的答案喷涌而出。”而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同样的实验,大家的答案只有数字“0”和字母“O”。这深刻地反映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彩的、丰富的。作文学习也是如此,只有抓住孩子们的想象力,给予他们驰骋的空间,鼓励他们进行个性表达,才能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

5.注重讲评,助力习惯养成

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有赖于教师的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自主思考、独立表达,为自身作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小学生要模仿优秀的范文,通过模仿把握作者构文的巧妙、观察视角的独特。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总结、归纳,让学生把握写作的规律。最后,还要注重对作文的讲评,通过讲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误区,明确改进的方向。讲评时,要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加强鼓励,给予足够的耐心,哪怕学生只用到了一个好词也要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唤醒他们内在的写作兴趣。同样,教师要善于指出学生作文中不足的地方,以促进学生修改习惯的养成。当然,教师也可以选出两篇典型的作文,指导学生从文字、思想、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让学生发表意见;或者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将作文下发下去,同伴互改,写出评语和修改方向。这样不仅给了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还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

随着教育改革的优化与发展,作文教学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新的环境下,只有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让小学生爱上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

猜你喜欢

绘本小学生作文
绘本
绘本
绘本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