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抽样过程监督管理策略研究

2023-12-14王云舒张丽敏

现代食品 2023年17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监管机构

◎ 王云舒,张丽敏,吴 硕

(赤峰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作为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中的重要手段,能够快速发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优化食品营商环境有促进作用。但很多地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抽检职能落实不到位,抽检范围狭窄,导致抽检结果未能发挥其参考效用。对此,落实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能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各项工作有序落实。

1 食品安全抽样过程监督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抽样覆盖面狭窄,出现重复检验问题

从食品安全抽样的对象来看,历年来被抽检的单位主要为一定区域内的餐饮企业,流通环节的抽样也局限于中小型商超。抽检样品主要集中在包装食品上,容易出现漏抽漏检的问题。例如,需求大的食品抽检批次不高,虽然在总体数量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针对某一类样品,历年来批次数相差不大,容易使特定年份的产品得不到有效检验,导致抽检结果的可参考性不足。

从食品安全抽样监管的主体来看,当前阶段抽检工作由不同层级的主体协同负责,但是各个主体协同性不足,导致样品重复抽验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国食品安全抽样监管具体分析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几个等级。检验主体各自为营,监管工作面向的对象不同,若工作协同性不足,容易出现反复检验的问题[1]。一般省级食品抽检工作,主要面向食品生产企业,而市级和县级抽检工作主要负责农产品、小餐饮店铺等的抽检。同一时间范围内进行多次抽检,容易使同批次产品被多次抽检,不但降低监督检查的效率,也容易增加商家的负担,不利于市场活动的有序运转。

1.2 部门间配合不深入,降低抽检管理的公正性

(1)部门权责落实不清,抽检评价指标存在差异。抽检部门有职责上的交叉,需要部门之间展开合作,保障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有序落实。但是,当前多个部门没有实现检测标准的统一,一旦出现问题,就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多个部门被牵涉其中,导致无法明确主体责任,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

(2)跨地区部门衔接不畅。相关条例要求,非辖区内的样品需要进行移交,由本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者检验。在样品移交方面,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很多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使监管部门不能了解问题的解决情况,不能跟进后续进度[2]。加之,很多样品的检验需要较长的周期,导致案件移交后,很多食品证据失去实际效力,监督管理部门持续跟进的难度增加。

(3)食品复检业务流程不规范,复检工作质量不足。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包含初检和复检,食品复检需要从国家公布的机构中选择非抽检机构完成。但有复检资质的机构量不多,使可供选择的对象较少。很多监督管理活动,不能深入复检机构中展开监督,很多复检机构工作能力不足,导致很多复检活动难以有序落实,检查结果不够全面,降低抽检监督管理工作的公正性,达不到高质量落实抽检监督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2 食品安全抽样过程监督管理有效对策

2.1 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抽样监督机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抽样监督机制,必须要重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优势,由政府带头落实精细化监管模式,加强对食品安全抽样数据的分析与风险识别,提升主动监管能力,切实保障食品安全。①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组建权威技术机构与专家团队,结合食品安全抽样实际现状,制定规范的随机抽样规范,根据不同种类食品和不同抽样场景特点,细化抽样方法。规范抽样部位、数量、工具和样本组成方式,搭建随机抽样规范机制,保证抽样精准性。②严格管控承检机构,采取监督检查、抽检数据抽查、能力验证以及留样复测等方式,综合考核、测评承检机构技术能力水平,核实该机构是否具备依法依规开展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能力[3]。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创新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系统且全面的精细化食品安全抽样监管模式,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搭建专项食品安全监督抽样体系。依托长效化机制,发挥食品安全抽样监督专项经费作用,切实保障食品安全。④制定抽样与检验分离制度,明确要求抽样任务当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执法机构负责,检验任务则由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负责。通过权责分离保证食品安全抽样与检验独立开展,做到责任和分工明确,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抽样监督管理质量。

2.2 制定完善食品抽检计划与检验体系,提高抽检工作质量

制定完善的食品抽样计划于检验体系,能够进一步强化对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监管效果,切实提升抽样工作质量和水平。①紧密结合我国不同食品标准要求,针对性确定食品安全抽样数量与抽样方法,结合实际制订精细化抽样计划,为抽样活动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方向引领。在具体实施阶段,需要针对餐饮食品、地方特色食品、“三小”食品等种类多、覆盖难等问题制订专项抽样计划,根据不同产品特性,采取对应抽样方法,重点突出样品特性,制定月度抽样实施方案,将抽样任务均匀分布到每个月,并兼顾气候特点,避免出现集中抽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②借助抽样App 将样品信息上传到“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当中,对抽样信息进行公开共享[4]。借助校验核对功能设定关键词,如生产许可证号、样品名称以及被抽样单位营业执照号等,针对在一定时间内允许出现的次数进行规定,作为强制性后台限制,明确管控同一生产企业、同一批次样品抽检次数,避免重复抽检。③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参与抽样的工作人员、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样本以及检测工作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将其制作成电子记录表格详细记录下来,方便后期进行信息公开。保证所抽取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个食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抽样整个过程的公平公正、严谨正规。④制定专项食品安全抽样检查机制,针对一定阶段中发生比较严重和易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组织人力进行突击检查,采用针对性抽样检验方式调查,以便及时找出问题根源并进行有效解决。

2.3 搭建全面抽样监管与多元参与平台,强化抽样监管效果

(1)建设统一的抽样监管平台。①根据省区域规划科学调整食品安全抽样机构的战略布局,重新分配抽样资源,适当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加强技术学习和专业培训,保证各地区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技术水平保持统一、检验资源分布合理。②紧密结合市场发展规律与趋势,对标发达国家科学调整与完善食品安全标准,适当借鉴欧盟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标准丰富经验,结合我国食品安全抽样监管实际需求和现状,持续更新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③建立权威的第三方食品抽样机构,采取利益回避策略,杜绝以利益为目的的抽样监管形式,明确提出检验机构在承担食品安全抽样业务的同时,需剥夺法定检验业务资格,体现检测公平性与公正性[5]。④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抽样机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详细的监管标准,制裁违反食品安全抽样检测法律规定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抽样监管平台。①充分发挥企业自检自治职能优势,由监管部门定期公示企业“红黑名单”,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对劣质企业进行公示处罚和严厉打击,对优质食品企业进行奖励,起到一定的督促、监督、约束效果。制定激励机制,引导食品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流通等各个环节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抽样监管政策。②基于立法手段强制性要求食品企业自查,或者由监管部门合理规制企业自查,找到问题后当面对峙,如拒不承认需依法处理,形成行业自律。③组织行业协会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发展规划,强调行业协会自我管理优势与职能[6]。借助讨论会形式深入研究、综合分析食品安全风险,听取协会建议和看法,使食品安全抽样监管观念深入人心。④赋予社会公众参与监督职能,大力支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抽检,通过媒体平台公开披露食品抽检信息,每年召开一次公众参与的专项抽检活动,由公众指定抽样品种、环节和项目。鼓励公众通过新媒体渠道提出食品安全监管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抽样与监管工作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3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民的身心健康,需要落实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并对抽检活动展开监督管理,保障抽检程序规范,使抽检结果有较高的参考性,从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质量。当前,食品抽检过程监督管理仍然存在部门协作不足、复检活动难以有序落实的现实问题。对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促进多主体的参与,提升抽检工作实施的规范性,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使我国食品质量管控工作实现新突破。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监管机构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