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研究

2023-12-14

福建茶叶 2023年10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知识产权茶叶

张 询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1805)

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种植时间最长的国家,经过这些年不断发展,在国内成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到茶叶生产、加工、制作、营销等方面。但从目前茶企业发展情况来看,时常出现品牌争议问题,这也是整个茶叶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在品牌建设方面,在茶叶名称选择、茶叶包装设计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通过分析我国茶叶企业经营情况,发现很多茶企业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维权意识、知识产权意识,一旦发现市场中有影响自身企业经济利益的行为,许多茶企严重缺乏正确思路解决问题。针对该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探究茶企业运行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将知识产权战略应用到茶叶企业发展方面,构建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保护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茶企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实战分析,将揭示茶叶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研究茶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如何制定与实施。同时,此次调研还将就茶叶企业为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进行探讨。经过实践证明,通过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梳理经营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促进茶企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帮助茶企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1]。

1 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是利用工商业标记和智力成果作用,所产生的权利名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类型之一。我国是知识产权大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逐年递增。站在整体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是人类利用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范围涉及到知识活动领域权利,主要包括文学、科学、艺术等领域权利。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类型,属于典型的无形财产权利,具有财产权、法律授权性、社会性等属性。站在法律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有如下特征:第一,地域性。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承认的知识产权只在其管理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第二,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是由所有权人独有;第三,时间性。不同国家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存在较强的时间限制,一旦超过法律规定限制,其知识产权是自动转换为公共财产,可供任何人使用。

2 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构建对茶企业的重要性

2.1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给国内企业发展提供大量机会,有效促进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市场经济要构建健全的法律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各发展领域、企业、行业的法律法规,通过政策制度、法律制度等手段,实时监督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保证各领域活动正常进行。在该时代背景下,茶企业要按照法律进行经营管理,避免其受到法律制裁。特别是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环境向法制化方向发展,对茶企业发展战略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其持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掌握程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合理利用各种法律知识进行经济活动,才能保证茶企业能维修自身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促进茶企业实现健康发展[2]。

2.2 树立高影响力品牌

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茶叶的发源地,有多种类型的茶叶,如铁观音、龙井、碧螺春茶等,这些茶叶生产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表达了产品品种代号的地域限制,每一种茶叶所代表的产品品种代号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种具有地域限制的产品品牌代号,和茶叶品牌、商标有较强差异性,给我国茶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茶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很多茶企业由于商标权法律意识过于薄弱,陷入到有品种、无品牌的发展误区,无形中降低我国茶叶产品附加值。但通过专业人员统计发现,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很多茶企业逐渐意识到自身品牌的重要性,全面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在培育品牌方面取得不错的成就,如铁观音中的八马,普洱茶中的竹叶青,绿茶中的竹叶青等,在中国的茶叶市场上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一般都有很高的群众认可度。并且想要注册这些品牌商标,都要运用到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中去,茶叶企业要站在现有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对茶叶企业的产品商标进行注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权,全面提高茶叶企业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的竞争力[3]。

3 我国茶企业经营发展优势

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茶企业发展空间巨大,其自身经营发展状态处于全新机遇期,而这种发展机遇不仅是受到社会需求、新形势发展特征、市场营销改革等因素影响,还涉及到在中国众多领域具有较强应用优势的茶企业,其本身所特有的茶文化理念,茶道精神,茶道礼仪等等。目前,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如下方面的优势:第一,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加强现代人群对饮茶的重视程度,让其他社会群体能真正意识到饮茶对自身健康带来的积极作用,提高对饮茶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日常养生作用;第二,信息化时代,给茶企业日常运行状态带来不同程度的改善,创新茶叶生产加工制作工艺、品牌包装设计工艺等方面,对茶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合理控制,提高经济效益,为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第三,中国茶企的经营和发展产业链将继续扩大。提升经营附加值,让茶企业在发展中能根据自身特征,选择有价值的赢利点[4]。

4 我国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茶企业品牌意识、知识产权维护意识淡薄

根据专业人员调查统计发现,中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产茶大国,随着茶企快速发展,茶企业员工拓展到8000多万,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茶企业发展规模、生产规模、经营规模等方面得到大幅度发展。但站在整个国内茶叶产品角度来看,能看到我国茶企业种植茶叶、茶叶生产加工、产品包装、商业销售等环节依然滞后,甚至影响到整个产业链发展进程,对比其他科技化产品,其差异性更加明显。因此,影响到我国茶企业发展进程,很多茶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很难利用外界资源拓展其产业规模,无法形成完整的规模经济效益,竞争水平较低,无法和国际化一流茶企业相比。而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茶企业品牌意识、知识产权维护意识过于薄弱,在经营生产中过于重视茶叶产量和质量,对茶企业商标权维护重视程度不足,不刻意培养品牌观念,严重影响到我国很多茶企业经营规模,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难以通过品牌效应,加强茶叶产品附加值[5]。

4.2 茶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茶企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化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和盈利水平的稳步提高,也对规模扩大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通过深入研究中国茶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国内茶产业虽然总体规模庞大且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其发展特点却是小规模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大型工业企业相对较少见。这导致了茶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长期处于中下水平,限制了其真正潜在价值的发挥,同时也妨碍了茶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向国际市场迈进的步伐。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茶叶市场主要由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和大量个体工商户占据市场份额。这种状况反映了茶产业的独特性,但也制约了行业整体的发展。因此,为了培育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的知名茶品牌,茶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激励机制的建设[6]。

5 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的优化措施

5.1 加强品牌意识

首先,我国茶企业需要将社会文化背景与茶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充分考虑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和方式,注重增强茶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茶叶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构建一个优质的品牌生产体系,推动中国茶产业向可持续发展迈进。其次,必须创新茶叶品牌的全新生态,全面提升中国茶产业的品质水平,将现代文化元素、历史文化要素和茶品相互融合;接下来,需要科学设计茶叶品牌的生产包装,巧妙地融入国家独特的文化元素,如地域特色文化、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国家的形象等,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众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塑造多元地域特征、文化特点和不同层次的综合品牌生态链,构筑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牌,推动我国茶企业的转型升级;最后,茶企业需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品牌培育中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战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的执行,将茶企业的无形品牌资产转化为注册商标,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茶企业的知识产权,积极学习各类相关法律法规[7]。

5.2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

在茶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层应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以提高企业的正向效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理念,增强对法律保障制度和知识产权战略价值优势的认识,全面理解构建法律保障机制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的优势,进一步分析茶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内容,优化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法,确立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其次,要及时关注政府部门和相关法律机构的动态,明确茶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计划,观察法律保障体系的支持程度,加强与这些机构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法律保障体系的作用。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协同相关政府部门和法律机构,通过聘请法律顾问的方式,制定合理的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积极运用相关法律,解决茶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此外,茶企业还应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有效维护企业的权益[8]。

5.3 加强两者指导调控作用

茶行业协会要优化管理作用,主动为茶企业提供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最新茶叶市场信息等关键信息,定期发布最新的茶企业市场动态,确保及时采集茶企业信息,以确保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此外,需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完善行业规章制度,监督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法律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推动我国茶企业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强化对茶企业的监督管理作用,采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动态监测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需要注意,在加强茶产业监督力度的同时,降低对企业的微观干预,更多地采取宏观管理的角度。此外,应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和知识产权讲座,全面提升茶企业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他们能够严格遵守茶叶行业的市场秩序[9]。

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茶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法律保障体系,不仅可以推动我国茶企业实现健康的发展,营造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市场环境,提高茶企业的经济绩效,还可以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茶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捍卫茶企业的品牌,扩大茶企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促进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知识产权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香喷喷的茶叶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