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以公益摄影服务实践为例

2023-12-13刘高璐江苏开放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29期
关键词:肖像艺术设计标准化

刘高璐(江苏开放大学)

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建设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制定标准、输出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已成为抢夺国际话语权和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看,我国标准的国际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包括标准化认识不统一、标准化人才不足、科技创新缺乏具体的判定标准、微观主体标准化贡献率低、标准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艺术设计行业标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艺术设计已成为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然而,长期以来,“创意”“个性”往往被艺术设计领域看作重要的特质,成为不少高校艺术类人才的重点培养技能,标准化思维的培养受到忽视。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层次追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高质量、高效率和可复制性要求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仅有创意和个性是不够的,它需要创作者在保持创意的同时,具有标准化思维并且将设计和流程纳入一定的规范和范畴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合标准化思维,是艺术设计课程建设与实施亟待研究并给予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公益摄影服务实践活动——“用镜头传承红色精神”为案例,探讨了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合标准化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培养具备标准化意识的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艺术设计需要标准化思维

标准化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一种科学方法,具有真理性和规律性。标准化思维是简单统一的思维、协调优化的思维、模块化组合化的思维、功能性优先的思维,螺旋上升的思维。艺术设计标准化思维首先并非简单的规范化,而是在保持创意基础上,将设计、流程和成果纳入可衡量、可复制范畴,从而使设计师更好地组织设计流程,提升艺术作品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肖像摄影领域,肖像摄影服务标准则可以规范摄影师在光线、构图、等方面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从而保证作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其次,艺术设计标准化思维还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在建筑设计领域,标准可以规范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而这些标准就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创作的平台,使他们能在遵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案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其三,艺术设计标准思维还可以提升设计师的职业声誉和行业认可度,此外,标准的存在也有助于消除不道德的竞争行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标准化建设处于发展关键期,许多领域标准化建设刚起步或尚未完善。摄影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行业标准。婚纱摄影、儿童摄影、航空摄影、风光摄影、肖像摄影等不同门类、不同情境的摄影要获得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制定相关领域的标准,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要具有标准化思维的人去执行和实施标准。高校在培养艺术类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将标准化模块加强课程建设,更应在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标准化意识,培养学生熟知本行业的标准化体系,成为自觉履行标准化的合格人才。

二、融标准化思维于艺术设计专业

作为高校摄影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师,笔者拥有报社记者的经历,在组织与江苏省拍摄行业协会开展“标准化建设”横向课题的研究中,以教师和记者的角度深切感受高质量发展,亟须大量具有标准化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在摄影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通过相关设计,将标准化思维融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首先,专业知识与标准化意识培养有机融合。注重设计过程中的标准化。例如,肖像摄影课程,基础是摄影技术,重点是肖像摄影的标准,如光线的控制、构图的要点、如何与模特进行有效沟通等。除了强调学生保持创作的“创意”、尊重创作的“个性”,更引导他们注重体会肖像摄影相关标准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标准化的意识。其次,实践环节与标准化操作融会贯通。充分利用摄影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在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指导他们自觉将标准化思维运用于实践,加深对标准化的理解。如肖像摄影实践,引导学生根据肖像摄影的标准来拍摄照片,在实践中理解标准化与具体应用。其三,以标准化模块考核综合实践。在设计摄影课程综合实践时,对学生明确提出标准化模块的考核要求,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知晓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要求,如时间节点的控制、协同工作的规范等。第四,重视标准化成果的引领作用。聘请江苏著名的肖像摄影师等行业专家给学生进行专题培训,用专家影像成果阐释标准化的意义,用专家的言传身教,引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模仿和应用标准化思维,固化自己的标准化思维。第五,指导开展跨学科活动,深化标准化思维。结合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实践,培养学生全面的标准化思维。例如,与工程领域合作,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标准化要求,培养跨领域的标准化思维。同时,标准化思维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紧密关注标准化建设的最新发展,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不断更新教材、引入最新的标准化案例,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对标准化思维的敏感性,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实践案例:“用镜头传承红色精神”

(一)活动简介

“用镜头传承红色精神”是结合艺术摄影课程开展的公益摄影服务实践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都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和技能,活动按照“标准化专题培训——深入社区——实地调研——采访红色人物”等环节形式,采访和拍摄了多位南京铁路系统的老党员和南京的老红军,用标准化的影像作品展示他们身上特有的红色精神。活动的师资团队有江苏省摄影行业协会资深专家、全省肖像摄影的著名专家以及学校专业,本次标准化思维专题培训主要包括肖像摄影的基本标准、行业标准化要求和拍摄程序的标准化要求三个方面,活动要求是将摄影作品的拍摄标准具体运用到肖像摄影、活动流程、沟通方式、成果呈现等环节之中拍摄出高质量的人物肖像作品。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指导教师现场全程关注和重点指导。

(二)活动实施

(1)了解拍摄对象。这是完成肖像摄影任务的核心基础,亦是肖像拍摄中默认的标准化程序。在执行中,实践组的全体成员不畏酷暑,在专家的指导以及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采访拍摄前多次与老前辈接触交流,了解他们基本情况,查看生活环境,收集、拍摄了大量记录他们数十年努力工作、默默奉献的珍贵资料,继而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拍摄方案,安排不同的拍摄场景,最终的确实现了更好的拍摄效果,一张张生动鲜活富有个性的肖像照片,充分展现出老前辈饱满的精神状态。(2)进行案例分析。针对拍摄样片进行分析是完成肖像摄影任务的重要保障。专家团队根据同学们与拍摄对象沟通的实际情况,以试拍的方式开展现场指导,专家逐一对同学们的试拍作品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比教学,将试拍的肖像作品与标准化肖像作品进行比照、分析和解读,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理解标准化思维,进而自觉运用于正式拍摄环节中。(3)完善现场指导。根据拍摄现场的实际情况,以标准化模块组织实施是完成肖像摄影任务的关键。实地拍摄中,在专家和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严格按标准化模块的要求,根据不同人物的历史故事设计不同背景、场合和画面,同时运用不同的灯光设备、光线气氛、色彩效果反复实践,直至用最佳的可视化方式、生动的画面感来讲述老前辈们兢兢业业的革命历史。影像在同学们的精心创作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前辈们的脸上被鲜活地呈现出来,那一颦一笑、岁月印记、自豪幸福感,呈现出极强的代入感,感动与崇敬油然而生。

(三)活动效果

(1)更新了认知观念。同学们通过参与“用镜头传承红色精神”等系列公益摄影实践活动,树立了明确的标准化思维;通过分析活动流程、模仿专家的沟通方式、学习后期处理技巧等实践环节,同学们逐渐体会到标准化思维的价值,形成了标准化思维的初步意识。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着直接、真实和感染力强的特点。通过摄影,我们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和传达红色精神,使之成为一种可以“看得见”的文化。与此同时,红色精神为摄影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使摄影作品更具历史价值和艺术性。(2)提升了综合素养。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真实地理解标准化思维的作用,从而更愿意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专家的前期培训和指导还直接影响了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与拍摄对象的沟通变得更顺畅,抓拍更有情感和特点等。可见,标准化思维的运用,不但没有削弱创意,反而优化了设计作品质量的手段,而且强化了团队协同,提升了效率。标准化思维使同学们在艺术设计领域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地与团队合作,并以更高效、更有质量的方式完成作品创作。(3)效果更在标准外。在摄影领域,学生通过“用镜头传承红色精神”活动的实践,不仅传递了红色精神,还为肖像摄影领域的标准化应用树立了新范式。标准化人才离不开标准化意识,标准化人才的增加必将促进对社会标准化建设,具有标准化意识的人才无疑会在各领域推动标准化的应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通过此活动,学生们还深刻理解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肩负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责任。

四、结论和启示

(一)拓展高校课程建设理念

(1)拓展课程领域。艺术设计领域标准化思维培养仍需不断探索。首先,可以在课程中进一步拓展标准化思维的应用领域,使学生能够在更多场景中运用标准化方法。例如,可以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如展览策划、创意广告设计等,让学生在不同领域践行标准化思维。(2)开展跨界合作。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结合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实践,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标准化思维。例如,与工程领域合作,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标准化要求,培养跨领域的标准化思维。

(二)课程建设需要与时俱进

标准化思维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紧密关注标准化建设的最新发展,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不断更新教材、引入最新的标准化案例,使学生始终保持对标准化思维的敏感性,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积极推进有效策略

(1)进一步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摄影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必须强化实操性、实践性。艺术领域的标准化不是刻印在载体里的静态文字,而是需要在具体的艺术设计与实施的活动中去体会和践行标准化思想和内容。如上述公益摄影服务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标准化思维,还生动体会到标准化思维的价值,更获得了高质量艺术作品的成就感。(2)树立艺术设计大课程观。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不应拘泥于一时一地一课,而应该树立大课程观、开放的课程观。一是进一步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把主题实践、综合实践、跨学科合作、社会联动等积极纳入课程建设的内容;二是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如行业领域专家作为课程专家,跟专业教师紧密合作,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三是要积极地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最有烟火气的场所,如上述的南京铁路(老车站、老火车)老职工、老党员(社区),老红军,福利院(敬老院)的老人等。

面向未来,标准化工作要树立系统观念,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四梁八柱”整体架构下稳步推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应当继续关注标准化思维培养的方法和效果,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具备标准化意识和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通过课程载体探寻艺术设计的标准化建设。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国际标准的制定,重视行业内外的合作和共识,通过制定和遵循艺术设计行业标准,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猜你喜欢

肖像艺术设计标准化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地毯肖像
标准化简述
《星.云.海》
《花月夜》
《肖像》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