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洮河自然保护区遗传资源保护的森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

2023-12-12闫小军

南方农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洮河生物防治自然保护区

闫小军

(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甘肃卓尼 747600)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然而,有害生物的快速繁殖与大面积蔓延,会对森林植被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威胁森林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1]。为了有效应对森林有害生物的威胁,借助现代科技和生态学原理,通过精准的监测和预警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充分保护森林的遗传资源和生态环境极为重要。以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对森林有害生物采取的防治措施为例,探讨基于遗传资源保护的森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1 遗传资源保护的含义

遗传资源保护是指对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保护和维护的一系列措施[2]。这些生物种群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代表了其长时间的进化和适应过程,对生物个体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3]。因此,遗传资源保护的目标是确保生物种群在自然界中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保护和维护珍稀、濒危的遗传资源。

遗传资源保护致力于保护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而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映了生物种群内部个体的差异和种群之间的变异,同时对生物种群适应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遗传资源保护的目标不仅是保护和维护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还包括确保这些遗传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在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确保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遗传资源保护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数据,同时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而对遗传资源进行研究和应用有助于促进生物学、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2 重要意义

2.1 保护森林生态平衡,维护森林生态多样性

洮河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4]。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约273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5 种,各生物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和蔓延可能会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对保护区植被和其他生物种群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洮河自然保护区内的有害生物云杉线小卷蛾1 年发生1 代,以卵在2~3 年生枝条针叶上越冬,次年5 月上旬开始活动,孵化盛期为6 月上中旬,羽化盛期为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云杉线小卷蛾主要以云杉的针叶为食物,幼虫在树上钻孔,啃食针叶,导致树皮受损和凋落,影响树的生长,大规模暴发还可能导致云杉林大面积受害,这不仅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破坏其他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因此,进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能够有效控制森林有害生物的数量,防止其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破坏,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洮河自然保护区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而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对洮河自然保护区造成很大的影响。4—5 月是有害生物入侵和蔓延最频繁的时期,洮河自然保护区内有20%的有害生物是外来入侵,对森林的生态多样性造成威胁。外来入侵生物在新生态环境中没有天敌,种群得以迅速扩张,导致原有生物多样性减少。通过进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可以控制80%的有害生物,减少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保护和维护森林生态的多样性。

2.2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不仅关乎生态平衡,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5]。以洮河自然保护区为例,保护区内有害生物的入侵对区内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外来种草地蓟高30~150 cm,齿顶针刺长2~6 mm,这种刺毛不仅会扎伤动物,还会占据保护区内原生生物的生境,抑制本地植物的生长,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都构成了威胁。通过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可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保持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应用这些策略,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双重保护,为促进保护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防治策略

3.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注重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相互作用来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策略,能有效维持生态平衡。以洮河自然保护区为例,为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扩张,首要措施是优化天敌生物栖息地条件,以更有利于有益生物如天敌、捕食者和寄生虫的生存和繁殖。为此,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如调整植物种植结构,增加能为有害生物的天敌提供生存繁衍条件的植物数量。以保护区内落叶松球蚜的天敌食蚜蝇为例,这种有益生物通常以蚜虫为食,而花椰菜是其常见的栖息和觅食地。种植花椰菜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食蚜蝇,在种植花椰菜时需要注意其种植的行距和株距,一般来说,花椰菜的行距为40~60 cm,株距为50~60 cm。这种种植方式有助于创造适宜食蚜蝇寻找猎物的环境,从而有效地控制蚜虫的数量。通过调整植物种植结构,可以起到促进有益生物生存和繁衍、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通过上述措施,洮河自然保护区能够借助生物防治来维持自然界中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的平衡。这不仅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还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创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3.2 精准化学防治

随着现代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防治技术,在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精准释放化学药剂,以对抗森林有害生物的侵害。其中,定向喷洒技术作为重要的防治手段可精确施药,使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避免了对非目标生物造成损害,以及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以洮河自然保护区为例,其采取定向喷洒技术,以科技手段助力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通过在不同月份、区域和条件下调整农药喷洒设备的喷洒角度,并选择特定的压力和喷洒物质,促使保护区的防治工作更加到位、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有害生物对森林健康的威胁。表1展示了洮河自然保护区针对不同时间段和区域所采取的精准喷洒措施,以应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问题。

表1 化学农药喷洒比例

从表1 可以看出,洮河自然保护区在不同时间段和区域,需要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和生态环境的特点,设定喷洒角度、喷洒压力和喷洒药物。精细调控喷洒是为了确保在不同时间和区域最大限度地抑制保护区内有害生物的增长,以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这种策略有助于实现维护洮河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平衡和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目标。

3.3 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警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森林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可以及时识别有害生物、预测扩散趋势,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减少其对森林健康的威胁。在加强监测预警方面,现代科技的应用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手段。1)洮河自然保护区采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覆盖监测,通过定期系统地监测和预警森林内有害生物的种群分布、数量、活动水平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尽早发现和识别问题,为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保护区间隔30 d 对有害生物活动区域进行巡查,以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为后续防治提供及时反馈和数据支持。3)保护区定期开展样品采集和有害生物鉴定工作,通过分析鉴定结果,更准确地了解有害生物的类型、数量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洮河自然保护区通过遥感技术,定期监测、巡查和开展有害生物鉴定工作,可监测有害生物的分布和数量,以便及时进行控制,减少有害生物对本地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群的威胁;还可以减少遗传污染的风险,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种群的侵害。此外,定期的监测和有害生物鉴定工作能够提供科学数据支持,能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有害生物的类型、数量和发展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也为科学研究和生态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总之,加强森林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定期的巡查和样品分析,以及对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洮河自然保护区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其生态平衡,从而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通过一系列防治策略,保护区优化了生物栖息地,促进了有益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效地控制了有害生物的数量,维护了森林生态的多样性。通过阐述遗传资源保护的含义及进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意义,围绕遗传资源保护的森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在洮河自然保护区的实施展开探讨,旨在通过应用生态防治、精准的化学防治和科技手段的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威胁,保护遗传资源,实现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猜你喜欢

洮河生物防治自然保护区
车过洮河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歼敌
星火燎原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