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郓城县:立足“三个好”架起“连心桥”

2023-12-11李仁伟

山东人大工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连心桥联络站民情

李 勇 李仁伟

今年以来,郓城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建好、管好、用好代表联络站,坚持高标准、重实用、有创新的目标,扎实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架起代表与群众双向互动的“连心桥”。

高标准建好联络站,代表履职有阵地。经多方考察和认真选址、精心规划,县人大常委会在人流量较大、交通便捷的县文体中心,规划建设了占地2100多平方米的县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站功能分区合理,智能化设施齐备,在郓城的2 名全国人大代表、8名省人大代表和63名市人大代表的履职二维码全部公示上墙,群众通过“扫一扫”向代表留言,代表通过二维码背后的数字系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把群众反映的“民情民意”变成“履职清单”,立足自身专长优势,在精准为民代言、为民建言的同时,做到宣传政策、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助推解决问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代表联络站22 个,在村(社区)、企业建立联络站98 个,形成了县乡村全覆盖的代表联络站网格化体系,全县1900 多名代表就近编组进站,更便利地听群众之声、问群众之需、解群众之难。

高水平管好联络站,代表工作接地气。每个代表联络站选配站长1 名、副站长1 名、联络员2 名;详细制定代表小组活动、代表信息公开、联系接待群众、履职档案管理、积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将相关内容统一上墙,让代表履职有阵地、有工作标准、有激励机制。同时,不断丰富代表履职活动内容,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抓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以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通过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代表“遍访选民”、向选民述职等活动,让代表进站听民声成为自觉,让群众进站反映诉求成为习惯,推动代表联络站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急难愁盼事的沟通表达渠道,便于代表在接地气中听民意、察民情,实现群众的话有地说、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高质量用好联络站,代表活动见实效。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模式,形成“一镇一品牌、一站一特色、一行业一亮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在街道人大工委,重点打造“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模式,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民情民意收集与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在乡镇,重点打造“代表联络站+N”模式,彰显地域特色,打造亮点品牌。比如,在随官屯镇、黄安镇打造“代表联络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模式,精准高效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南赵楼镇、潘渡镇、双桥镇,精心打造“代表联络站+合作社”模式,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今,在郓城,代表联络站“大门常开、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真正成为了民情民意的“汇聚站”、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此外,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代表小组召集人、联络员会议,积极探索提高人大代表履职实效的好办法、好经验,建立了人大专门委员会联系市人大代表小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小组、乡镇人大主席团指导乡级代表小组的分工联动机制。注重宣传报道,在郓城新闻开办人大代表风采录,对履职实效突出的优秀人大代表进行专题报道,提高代表工作知晓度,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和工作活力。

通过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诠释“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400 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90 多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2 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5 件。■

猜你喜欢

连心桥联络站民情
大兴区各级工会搭建职企“连心桥”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