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2023-12-11柳清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肺脏血清型猪只

柳清

(湟源县畜牧兽医站 青海海东 812100)

1 病原特征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呈两端钝圆的短杆状,具有荚膜和鞭毛,无芽孢且属于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菌。该菌对分离培养条件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一般不适宜生长,可在血琼脂培养基、牛心浸液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或加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中进行生长[1]。该菌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弱,对温度极为敏感,4 ℃条件下最多保留十几天的活性,-40 ℃条件下最长可保存8 个月左右,但在沸水中3 min 仅可失去活性,其对常见的消毒制剂也较为敏感,如醛类、过氧乙酸等。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分为生物I 型和生物Ⅱ型,可以依据生物I 型的生长过程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而Ⅱ型不依赖的特性进行区分,且根据菌体表面荚膜多糖、脂多糖抗原性的差异性可分为18 种血清型,且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的流行差异性。

2 流行病学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具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易感动物为家猪和野猪,其余物种感染极少报道,各生长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其中2~5 月龄的幼龄仔猪最易感染。患病猪只和隐性感染带菌猪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经咳嗽或喷嚏形成的唾液、鼻液飞沫或血液里存在大量的病原菌,可通过相互接触或飞沫传播,特定情况下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粪便或被污染的车辆、饲养人员、饲养器具以及其他动物进行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潮湿闷热的月份,呈较为明显的季节流行性特征,如4—6 月或9—11月,同时若养殖场具有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猪舍寒冷潮湿、未严格执行消毒计划等不当的饲养管理因素,也极易诱发该病。该病呈世界流行性,世界范围广泛分布,传播流行的血清型也因地区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主要流行1、5、7 血清型,而欧洲国家主要流行2、3、9、13、14 血清型[2],我国生猪养殖因养殖模式容易出现养殖密度增大、频繁调运、复杂引种等现象,因此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和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但主要流行血清型为7 型,其流行率可约达80%以上。

3 临床特征

3.1 最急性型

患病猪只突然发病,患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2 ℃左右,心率加快,食欲减退或废绝,较短时间内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病猪只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严重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式呼吸、腹式呼吸或张口呼吸,体温骤降,全身皮肤发绀,尤其以鼻子、耳朵和四肢末端最为明显,患病猪只临死前较为亢奋,口鼻处流出带血丝泡沫的渗出液,病程一般持续12~36 h,病死率最高可达100%。

3.2 急性型

患病猪只发病较为缓慢,体温升高至41 ℃左右,饮欲和食欲逐渐降低,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呈张口伸舌式呼吸,部分患病猪只呈犬坐式呼吸,且机体某些部位皮肤发红或发绀,若未及时治疗,患病猪只可发生死亡或者耐过后转变为慢性型或隐性发病,病程一般持续2~4 d。

3.3 慢性型

患病猪只体温略高于正常温度,精神不振,被毛粗糙杂乱,采食量逐渐下降,出现阵发性咳嗽症状,个别病猪发生混合性感染,病程一般持续数天或者7 d 左右。

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

对最急性型病死猪只进行解剖,明显可见主要病理变化部位为肺脏和气管,病猪肺脏高度充血水肿,表面可见不同程度的淤血或出血,双肺尖叶、心叶及膈叶发生炎症性病变,肺间质和肺泡发生水肿;气管和支气管内可见大量的带血泡沫样黏液性分泌物;胸腔内积聚大量纤维素性淡红色渗出物。

4.2 急性型

对急性型病死猪只进行解剖,可见其呈现明显的两侧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变,肺脏明显出血、充血及水肿[3],两侧呈暗红色且质地变硬,表面分布大小不一的结节,呈灰白色,红色胶冻样液体充满于肺间质,肺脏病变区域覆盖纤维素性絮状渗出物,切开肺实质流出大量黄色液体,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出血;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出血水肿;部分病猪心脏被纤维素性渗出物不同程度的包裹,呈绒毛心,且与心包膜发生粘连;胸腔内含有大量纤维素性物质和积水并与肺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肝脏、肠淋巴结及脾脏出现轻微的肿大现象。

4.3 慢性型

慢性型病死猪只的剖检主要病变为局灶性病变的肺脏与胸膜、心包发生粘连,肺脏表面分布大小不一的坏死性病灶和结节,且有黄色纤维素性黏性渗出物附着,肺脏和腹股沟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和出血现象。

6 防治措施

6.1 药物治疗

1)西医治疗。若养猪场确诊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应立即将患病猪只进行隔离治疗,临床上抗生素类药物对于该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根据各养殖场的发病情况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性较好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常用的一般治疗药物包括泰乐菌素、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等。

方案一:若养殖场猪群整体发病且症状较轻时,可选择群体给药方式,使用10%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和5%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使用剂量分别为每吨饲料添加1 和1.5 kg,进行拌料饲喂,连续使用7 d。

方案二:针对发病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只,可选择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和恩诺沙星注射液联合治疗,使用剂量分别为0.2和2.5mg/kg,进行肌肉注射,1 次/d,连续使用5 d。或者选择黄芪多糖注射液和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使用剂量分别为0.2 和0.3 mL,1 次/d,连续使用5 d。

方案三:若患病猪只病情严重且高热不退,可使用盐酸头孢噻呋和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使用剂量分别为5 mg/kg·bw、5~10 mL,1 次/d,连续使用5 d。

2)中医治疗。虽然使用抗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但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残留物,可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也可以选择中医方法用药治疗。

方案一:选择半夏12 g,茵陈、厚朴各9g,杏仁8 g,黄芩12 g,加1 L 水煎煮半小时后倒出,再加入5 L 水煎煮半小时,两次煎煮所得药液浓缩至50 mL 进行灌服,2 次/d,连续使用3 d。

方案二:选择桔梗、当归、黄玲、知母、红花、苦参各180 g,紫花地丁、生石膏各360 g,加5 L 水煎煮至3 L,反复进行3 次,灌服2次/d,连续使用3 d。

6.2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若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则极易导致其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增加了发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概率。因此,应根据猪群生长速度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其饲养密度,且不同年龄阶段的猪群应禁止混群饲养,避免猪群发生应激反应。其次应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提供不同营养需求的优质全价饲料,并通过不同比例的科学搭配,保证猪群摄入均衡营养,或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或辅助用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同时应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必须对进入猪场的人流、物流和车流进行严格管控。

2)加强疫苗接种。规模化养猪场在养殖过程中,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重要措施。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具有多个血清型且之间无完全交叉免疫保护,因此,应根据各地该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照计划进行疫苗接种。目前国内市售的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二价灭活疫苗(1 型CD株+7 型ZQ 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疫苗免疫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一般免疫程序为35 日龄仔猪可进行1 次基础免疫,间隔28 d 后进行加强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2 周进行1 次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6 周和2 周各进行1 次免疫,其余猪群可每间隔180 d 进行1 次免疫。

3)自繁自养或严格引种。猪场尽量做到自繁自养,稳定种猪来源,不应轻易引种。若养殖场根据自身养殖情况必须引种,必须了解掌握引种猪场的疫情状况,严格按照引种规定对引进猪只进行检疫,健康阴性种猪方可引进,严禁在发生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猪场进行引进,运输车辆到达养殖场后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和隔离观察,在此期间仔细观察猪群的行为状态,若确定猪群为无异常状况的健康状态,方可进场与其余猪群进行混群饲养,若发现疑似感染病猪,应进行立即隔离并检查确诊。

4)加强病猪隔离防治。规模化养猪场应加强对猪群的观察,尤其对于发病转归猪场进行定期的病原检测,及时清除带菌猪只,排除发病隐患,防止隐性感染猪只排出病毒而导致疾病快速传播。必要时淘汰无治疗价值的患病猪只,并对其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7 结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为养猪业中常见多发且不容忽视的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免疫接种计划,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猜你喜欢

肺脏血清型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