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听符号·诗意呈现·文化认同:历史纪录片《中国》的美学特征探析

2023-12-10董静雯

视听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诗意纪录片

◎董静雯

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国》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对今日中国影响深远的高光人物和重要节点,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溯源中华文明演进的光辉历程。《中国》目前已播出两季,第一季绘制出从春秋战国到大唐盛世的历史图景,第二季接续描述从大唐到辛亥革命的风云变迁,从视听符号之美、诗意呈现之美、文化认同之美三个维度全面彰显出历史纪录片的中华美学特征与美学意蕴,呈现出新时代历史纪录片的创新性表达。

一、影像书写的视听符号之美

历史纪录片《中国》以影像为志,书写历史。整部作品在视听符号上独具美学特征,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呈现出中式美学追求,运用视觉图像和听觉语言的多元表达叙述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生动写意的视听符号塑造下徐徐展开,使人跟随影片建构的视听语言穿越到遥远的历史时空。该片沉浸式展现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艺术魅力,体现出强烈的符号美学色彩。

(一)优美雅致的视觉符号

视觉符号作为观众观看纪录片的第一要素,承担着整个纪录片核心主题思想的表达作用。①纪录片《中国》在视觉符号呈现上充盈着中国传统美学的优美雅致特征,从镜头语言、画面构图到光影氛围等都蕴含着影像书写的符号之美。

从镜头语言来看,纪录片《中国》里长镜头居多,从全景的大画面到局部人物面部刻画,较多采用慢速的升格镜头,流动的慢镜头更能彰显情绪色彩,有效延伸观众对于时空的感知。第一季第一集《惊变》在开篇采用了稳定而流动的观赏视点,随着慢镜头由整体转向局部,相同内容的反复呈现与不重复的角度形成一种颇具韵律的审美视角转换运动,同时强调镜头内外的动静衔接,放大细节的处理,捕捉人物的内心情绪,充分调动起艺术作品蕴含着的内敛沉静又波涛汹涌的情感张力。

纪录片《中国》在画面构图上追求对称美与写意感的风格,展现出的每一帧都美如一幅国画。第二季第五集《臣子》结尾处,朱红宫墙前海瑞和张居正朝着对方走去,擦肩而过,张居正回头望着海瑞渐行渐远的身影。二人以各自的为臣之道践行“忠君爱民”的精神,通过对称式构图传达出两者看似背道而驰实则殊途同归的主题内涵。第二季第二集《梦境》中,从画面构图上对宋朝美学进行了极致再现。画面构图疏离有致,写意式的镜头在人来人往的街巷、昼夜晨昏的市井、烟波浩渺的青绿山水间变幻游走,大宋的清明长卷跃然眼前,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也与之缥缈连绵,给人带来“一眼万年”之感。

纪录片《中国》在光影色彩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点。全片采用具有凝重感的东方色彩,并讲究色彩变化,同类色彩有明暗不同的几种颜色。在第一季第一集《春秋》中,用明亮开阔的外景来衬托孔子与老子的会面对谈和思想交锋,表明孔子对儒家的未来设想是充满希望的;当纪录片讲到孔子周游列国十余载、颠沛流离的生活时,画面光影则做了暗淡的处理,侧面显示出他的境遇是窘迫黯淡的。画面的光影转换自然,让观众沉浸其中。不同历史时期也有相应的色彩色调变换。先秦时期的画面,以厚重压抑的黑褐色为主,人物时常隐匿在逆光的暗影中,烘托历史的庄重严肃。到了开放包容、气象万千的盛唐时期,色彩和光影也随之变得明亮和鲜艳。

(二)情文相生的听觉语言

声音是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中国》通过充满寓意的画面叠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张力的配音,使作品构筑起历史沉浸氛围,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解说配音风格。全片采用“中国简史方式”的解说词,描述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人物群像和历史文化,并辅以饱满充沛的音乐等声音元素去表达和强化共情,实现情感与文采的共鸣共生,彰显着中式美学底蕴。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叙事主体,纪录片《中国》没有采用相对克制、科普性强的文本,而是以忠于史实的创作原则,文采斐然、引经据典。在配音方面,《中国》提高了配音在纪录片整体呈现中的功能作用,选择极易被大众感知、接受和通俗易懂的讲述手法,邀请知名主持人周涛、何炅担任配音,对部分文本进行了情感化的艺术演绎。第二季第一集《惊变》的片尾有这样一段解说:“两千多年前,孔子与老子,一儒、一道,开启了中国思想的源头。李杜二人,一仙、一圣,世人仿佛再次见到同样的光彩。他们承继了中国此前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相互照耀,也照耀着中国。”周涛在处理这段高潮配音时,不疾不徐、张弛有度,用冷静客观的女中音,将文字的宏大背景和李杜二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深邃而有爆发力,情文相生的魅力被全面地展现出来,富有“一览众山小”的历史感,使纪录片立意深远、余味悠长。

音乐具有调控全片节奏的功能。音乐不仅要根据解说词的内容准确刻画情绪,匹配内容的变化,还要承担调动观众心绪的职能。《中国》音乐的总体曲调是舒缓且悠扬的。在讲述不同历史阶段的分集中,该片采用古典弦乐与节奏式鼓点结合的旋律和序曲,承载人物心境与时代变迁。在塑造帝王形象时,该片用铜管乐器打造的《巡游天下》来衬托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的至高权威,用战曲《征讨四方》表现汉武帝平定天下的决心,用《混乱》展现晋元帝司马睿在生死存亡之际内心的焦灼和对时局无力挽回的哀痛。

二、跨越时空的诗意呈现之美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代表了中国特殊的审美理念与文化品格,古诗词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及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国画中的留白、写意等手法,都是中国诗性原则的具体体现。②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诗意成为历史纪录片《中国》创作风格的一个美学特征。纪录片《中国》的诗意之美重在通过多重意象的建构和富有表现性的戏剧手法来实现寓意传递和情景再造,构筑跨越历史时空的诗性美学意境。

(一)多重意象的诗意建构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在‘言不尽意’之处,圣人‘立象以尽意’。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立象以尽意’的思想,正好契合影视艺术主要通过影像表意的媒介特征,这对纪录片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③诗意情境的建构是建立在意象基础上的,《中国》通过具有多元性和象征性的人物意象和古典意象,呈现出独具韵味的诗意之美。

纪录片《中国》塑造了神韵生动的人物意象,借助历史人物的意识感知,用文学的表达手法将宏大主题与个人叙事兼容并蓄,表现出历史的浩瀚风情,具有细腻朦胧的诗意之美。孔子以一己之力游说天下,建立起照亮后世千年的儒家思想体系;诗仙李白踏空而来,在命运跌宕之中映射出一个时代;宋徽宗在水墨空间穿梭,汴京的繁华与国破的悲凉仿佛一场梦境;戏曲舞台影影绰绰,是关汉卿留给后世的文化瑰宝。不论是古代的诸子百家、明君贤相、文人侠客,还是近现代的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和革命家,都是血脉相承的“中国人”,是承载中国气质、中国精神的核心意象。这些群星璀璨的历史人物表现出的人格精神独具美学意义,点燃了历史积蓄千年的力量。他们身上展露出的诗性风骨与诗意风韵升华了纪录片的主题思想,提升了纪录片的美学意蕴与审美价值。

纪录片《中国》还有众多借物喻情、借景抒情的古典意象。片中借助翻飞的衣袂、精巧的瓷器、典雅的木制书案等饱含中国传统诗歌意蕴的古典意象,传递出浓浓的中华文化韵味;借助湖水荡漾、落叶飞舞、阴雨连绵、拨云见日等诗意景观表达着历史人物的不同心境。《中国》用竹简落地的一幕象征孔子目睹鲁国政变时的震惊与愤怒,以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象征鲁国三大贵族的不被驯服;用斑驳树影表现才华横溢却被时代辜负的韩非内心的郁郁不得志;用木鸢飞天代表古人智慧的闪烁,它凭借东风飘向天空,变成头顶的星辰;用一块落到屋顶的石头,隐喻李斯即将助秦国实现一统六国的构想;用一池深潭、光影斑驳,折射出嘉靖皇帝多疑幽微的内心。这些本来无意义的物体被赋予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故事的言外之意,看似外在的诗意美,内在沉淀着中国人特有的美学传统和审美追求。

(二)戏剧手法的诗意表达

《中国》采用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用奇崛想象还原场景,展现出泼墨写意的东方舞台剧风格。这种“写实”和“写意”并存的美学风格,使得纪录片《中国》突破了时空观念的束缚和历史真实的桎梏,进行自由的文化想象和诗意表达,建立起独树一帜的诗意之美,让抽象的意义得到更加清晰的表达。

《中国》用影像写诗、以诗见史,充满了想象与诗意。第一季第四集《一统》中,秦王磨刀的场景充满戏剧意味,秦王并非真正磨刀,而是在“磨刀”除去六国;秦始皇一人伏案沉思,他面前的寝宫墙壁掀起惊涛骇浪,纪录片借这一想象的场景表现他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汹涌的心理状态。第一季第五集《天下》中,汉武帝和贾谊的“隔空对话”看似有违史实,实则是以假定手法隐喻他们的思想交流穿越时空。第一季第十集《关陇》中,面对玉璧之战,手执长戈的宇文泰一人立于穹顶之下的场景看似并不合逻辑,却恰当地诠释了宇文泰领导下的西魏将在天地之间创造出丰功伟业的诗意想象。这些戏剧式的处理方式,明显是非纪实性的,却是艺术与诗意的。

《中国》打破了观众对于历史纪录片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以戏剧手法进行剧情化再现,用假定性表现真实感。该片通过演员对历史人物的演绎和舞台剧式的还原,使每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让历史“自然而然”地发生。第二季第一集《惊变》里,穷困潦倒的杜甫饮酒醉卧于庭院,他的眉宇间满是愁思,让人能切实感受到命运对他的残酷和时代的动荡,由此预示出大唐的衰败之势。第二季第四集《市井》在表现关汉卿失意于传统人生理想,随后凭借满腔热血开辟出一条全新道路的时候,运用了独特的剧中剧的表现形式,舞台戏剧与作家人生交错缠绕,给予那个特殊时代的文人以最真实生动的诠释。

三、历史重构的文化认同之美

纪录片《中国》在开场写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断流。今日中国,从岁月深处走来,传承着久远的血脉。今日的中国人,就是曾经的中国人。”《中国》以正史为蓝本,为观众揭开了中华文明长达5000 年的历史长卷,用严肃的历史来启示今日中国。同时,该片融入美学想象,回应了大众的文化认同需求,对民族精神进行溯源,增进观众对中国悠久历史的认知与了解,从而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一)民族精神的寻根溯源

纪录片《中国》并没有囿于著史的宏观与平衡,无论是打开历史的方式,还是选择呈现的历史记忆,着力点都是从当代中国人的“通感”出发的。该片呈现出了几条不同的历史叙事脉络,却始终潜藏着一条“情感”的流动之河,牵引着当代中国人去探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思想价值和制度价值。

《中国》已先后播出两季,完成了对中国历史精神谱系的一次寻根溯源。第一季用千年时光的回溯,对国家制度的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历史规律的演进等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复盘。春秋战国开篇描述了老子与孔子的双星闪耀,道家和儒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纷繁复杂的社会大潮下,诸多深邃的观点和思想喷涌而出,建构起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地区和族群的文化彼此碰撞和吸收,在纷乱中酝酿出多民族融合的精神。隋唐是历史积蓄勃发、鼎盛绽放的时期,大唐帝国兼收并蓄的精神风貌一览无遗。

第二季接续第一季时间线,带领观众从唐朝一路走到今日中国,从极盛走向复兴,展现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的诞生。第二季中,李杜二人以“进则儒,退则道”的人生姿态诠释了中国文人“兼济天下”的精神;关汉卿开创的戏剧下沉到市井乡野,承担起“文以载道”的精神使命;内阁首辅张居正变法革新,展现了他不顾个人毁誉也要践行到底的“经世致用”精神;海瑞抬棺上书进谏,以忠勇刚直诠释了对于“清廉公正”的精神追求;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启全球大航海时代,呈现出“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实业家张謇奋斗毕生为后辈开辟国家发展的道路,书写了“救国安民”的精神篇章。纪录片《中国》用点亮中国历史大方向的“灯塔”人物,告诉世人: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二)共同体建构的美学路径

“共同体美学”重视“我者思维”和“他者思维”,关注观众需求,足可瞥见整个理论的旨归都围绕着人展开,沉淀着对民族审美和性格的观察。在内容层面,“共同体叙事”倡导影片与观众共情、共鸣和共振,达成最大公约数。④纪录片《中国》的“共同体美学”强调基于平等对话、以情感人、共情共振的“共同体叙事”,着力以建构文化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的作品创作与生产去弘扬正能量、主流价值观等涉及集体利益和家国利益的共同体价值。

文化艺术在立足于本民族美学观念时,会激发群体成员的共情共鸣,构筑起民族文化记忆。《中国》通过对国家、民族、历史的审视来打通观众的文化认同,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唤起人民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自豪感,通过塑造中国形象让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纪录片《中国》以人述史,聆听历史的呼吸回响,最终激发家国情怀、文化认同、和而不同等共同体价值,让作者、作品和受众共情共振,建构起“情感共同体”,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明中汲取营养。

同时,纪录片《中国》担负着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责任。《中国》在选题上围绕中国的历史文化,从叙事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显现出对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风貌的自信与认同。它凭借电影般的视听语言与诗意呈现跨越文化隔阂与传播障碍,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为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赢得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次全新探索。该片的播出有助于世界观众真正认识一个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灿烂的中国和开放包容的中国,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交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不竭而深远的精神动力。

四、结语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历史纪录片是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的有机载体,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纪录片《中国》在内容上完成了对中国历史文明的溯源,在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美学特征,用视听影像书写讲述中华历史的变迁,通过多重意象与戏剧手法描绘诗意画卷,以人类共通的情感为出发点进行历史重构。片中所体现的思想与制度脉络,以及影像风格的艺术追求,都充分体现着该片以当代视角解读历史中国、延续中国美学传统、回溯中华文明的初心,为新时代历史纪录片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更多可行性。

注释:

①陈泽.美食类纪录片《早餐中国》的视听语言特点探析[J].新媒体研究,2021(22):92-95.

②赫铁龙.东方文化想象与先锋实验性——当代中国武侠电影音乐创作特征研究[J].当代电影,2021(11):55-62.

③张程程.写意画卷:历史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的诗意化叙事[J].视听,2023(03):75-78.

④饶曙光.观察与阐释:“共同体美学”的理念、路径与价值[J].艺术评论,2021(03):24-33.

猜你喜欢

中国诗意纪录片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被耽搁的诗意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春日诗意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