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2023-12-09屈建民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19期
关键词:校企数字化院校

屈建民

(北京百家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一、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形式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校企合作的形式更具多样性。如开展实习基地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学生在实习期间接触到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方式,积累经验,提升实践能力[1];开展产学研合作时,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和研究设施,企业提供资金和实际应用场景,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三方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时,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设计并开展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也可根据企业的要求开设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合作时,学校和企业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资源和支持。

(二)校企合作的意义

1.校企合作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院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行业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获取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2.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院校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而企业提供的实践环境和实际问题也可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学方式,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3.校企合作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创新平台和技术成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项目。企业提供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可以促使学校研究人员从基础研究转向应用研究,进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工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现存问题

(一)校企合作不和谐,实施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1.合作意识方面存在问题。校企合作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但有些高职院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能存在对合作关系的误解和偏见,以及缺乏推动合作的动力[2]。

2.利益分配方面存在问题。校企合作涉及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方可能存在因为利益分配不公平、资源占用不均等导致合作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3.沟通交流方面存在问题。校企合作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但有时双方之间存在沟通障碍,例如语言、文化差异,或者信息传递不及时、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合作中出现偏差和误解。

4.监督机制方面,校企合作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障合作质量和效果,但有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实施合作时缺乏监督机制,导致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学任务无法有效完成

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未能确定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的规划,导致了校企合作教学任务的开展零散、随意,无法形成有效的有机结合,进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果。同时,良好的沟通机制与协调机制也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只有如此以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但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对接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理解偏差和合作协调困难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校企合作教学任务的完成[3]。此外,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教学任务中需要配备具备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或企业专家作为教学团队成员,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用性。然而,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以至于校企合作教学任务的开展受到限制。

(三)校企合作缺乏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首先,高职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底子薄弱。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产业发展更新较快,而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产业需求却存在脱节现象,这使得校园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往往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其次,部分院校信息化程度不高。由于缺乏优质数字化教学内容资源以及数字化实践经验的教研资源,部分高职院校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存在着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数字化人才。但由于校企之间合作不够紧密,往往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校企合作中,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国家政策支持相对较少,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目前,国家、政府更加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对其相应政策和资源倾斜度较高。而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政策则相对较少,并且部分企业和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其意义和价值的深刻理解,导致在推动校企合作的时候,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不够积极,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在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限制,如招生培养模式、师资选拔机制等,这些限制都会影响到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并构建适合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

1.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是创新高职院校专业办学机制的重要措施,为此,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可以让企业和学校更方便地进行交流和合作。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包括校企合作项目、企业人才需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等信息,以便企业和学校相互了解,更好地对接资源。同时,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企业提前介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种模式还可以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人才培养服务,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协议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明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安排、工作岗位与职责等,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接轨,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在构建适合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措施中,院校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和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将实际应用技能融入课程中,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4]。同时,院校还需要完善实践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实践、实习以及校企合作的实际项目,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拓展实际应用技能,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

3.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或联合实验室,提供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训场所和设备,这样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实践,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4.高职院校要加快培养更具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使其具备与企业对接的能力,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项目实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建立校企合作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定期评估校企合作的成效,并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合作方式和课程设置,确保校企合作的持续改进。

(二)建立数字时代所需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和企业之间进行校企合作时,要建立时代所需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好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通过共同研发项目、技术成果转化等形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在建立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要根据时代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引入实际案例、模拟场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院校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和孵化器计划,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促进学生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社会所需人才。

2.高职院校还要了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差异,开设专业课程、培训班、职业技能证书等,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服务。同时,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3.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业动态,并具备与企业对接的能力。

4.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推行学分互认政策,并与行业认证机构合作,建立双证书制度。认证的学分和证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三)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政策

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政策是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有效规范和保障双方的权益。国家需要制定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和方法。制定校企合作的合同法律法规时,需要规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内容、责任、义务、权益等。要求双方明确约定合作的期限、方式、条件、终止和违约责任等,以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法律法规还需要确定学生在校企合作期间的权益保障,明确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合作协议的内容和权责,保障学生的劳动报酬、工时、休假等权益,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此外,法律法规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明确学校和企业在知识产权使用、转让和分享方面的权益。

在数字化时代,校企合作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因此,建立健全的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非常重要。法律法规要明确双方在数据收集、使用、保存和共享等方面的权益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更好地实现与企业的合作。

(四)加强与企业的联动,深度开展合作

根据当前和未来数字化时代的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设立与产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与企业共同确定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用人需求相匹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适应能力。在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多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学活动,这些专家能够为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人才或行业专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和研究合作,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保持与产业发展同步[5]。

猜你喜欢

校企数字化院校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数字化制胜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