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12-09

新农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虫害侵染田间

高 峰

(甘肃省康乐县种子管理站,甘肃 康乐 731500)

本文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系统化分析,再对玉米病虫害进行调查,根据病害、虫害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轻病虫害的发病率,阻止病害蔓延、虫害繁殖。

1 玉米栽培技术

1.1 科学选种

玉米品种种类繁多。在玉米种植前,需选取产量高、籽粒饱满的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抗病性及出苗率。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抗旱、抗寒、耐热、耐盐碱的玉米品种,以保证玉米的抗逆性,增加玉米产量。根据土壤条件、轮作作物的特点进行玉米种子包衣或拌种,保证种子的出苗率。

1.2 精细整地

在玉米种植前,需评估土壤的肥力条件,对于中、低肥力的土壤需施加农家肥与化肥相互搭配的方案,增加土壤的微量元素。对土壤进行平整,包括进行灭茬工作及深耕工作,去除土壤中的虫卵,减少虫害发生。深耕要彻底翻土,种植前进行暴晒,可以保证玉米根部的营养。

1.3 优化种植方式

玉米的种植时间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机械播种可以保证种子的深度较为一致,行间距控制较好。根据玉米品种控制播种密度,大穗玉米的株间距较远,小穗玉米两株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减小,但两株玉米之间的距离不低于30厘米。随着播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宽窄行深播技术可以减少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浇水量,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特质,保证了土壤的储水量。

1.4 田间管理

结合土壤的肥力情况,需要增加灌溉量,以保证玉米的水分需求。玉米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不同,底肥科学配比氮磷钾的比例,在三叶期易吸收磷元素,喇叭口时期肥料的需求较大,玉米发育的中后期对氮元素的需求增加,需追加叶面肥,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因此,需在合适的时期施加需要的肥料。

苗期管理:玉米出苗前,根据土壤条件及天气状况,适当进行松土,用以保证出苗率。玉米出苗后长至3~4叶期,开始间苗,去除长势较弱的苗,至5~6叶期完成定苗,去除所有的病苗,保证田间玉米苗长势一致。在苗期定期中耕、除草,但需保证不影响根部的生长。在玉米幼苗生长至30厘米时,结合拔节期的中耕除草,施加一次攻秆肥,补充尿素及钾肥。

穗期管理:玉米生长进入穗期后,及时去除分蘖,结合中耕,适当增加行间深度,进行根部培土,增加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同时适当施加尿素,作为穗肥。进入大喇叭口时期,适当进行浇水。

花粒期:玉米生长进入抽雄开花阶段,进行人工授粉,有利于促进玉米结籽,增加产量。同时,这一时期对水需求量较大,须根据田间情况及时补充水分。进入灌浆期,玉米的需水量较大,土壤的持水率在70%以上,玉米的生长较为理想。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病虫害类型

玉米的病害大致分为两种即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病毒、支原体、线虫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引起的。常见有大斑病、青枯病、穗腐病、茎腐病等。一些侵染威力小的病害可采取拌种、包衣的方式进行避免。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种子本身不足或携带的遗传疾病引起的,遇不合理的生长环境会加快疾病的发生。但非侵染性疾病没有传染性。玉米田常见虫害有蚜虫、玉米螟、棉铃虫、斜纹夜蛾等。玉米与小麦套种可以减轻蚜虫的危害。玉米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可在幼虫化蛹前进行防治。

2.2 病害防治技术

青枯病:玉米青枯病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和西北地区多有发生,主要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形成的。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出现,乳熟后期至蜡熟期达到顶峰,主要表现为植株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现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防治措施,可增加玉米的田间管理;施加基肥,及时清除病残体;选用具有抗性的品种,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苗期在玉米茎基部及周围土壤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穗腐病:玉米穗腐病在我国多个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导致的,影响玉米的果穗及籽粒,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暗褐色,即病原菌的菌体、分生孢子,逐渐扩散至雌穗的1/3~1/2处。根据穗腐病的发生发展时期,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案。在初期阶段,可采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进行3次以上。

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在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但苗期很少发生,主要在叶片形成梭形大斑,呈黄褐色或青灰色,中部颜色较浅,边缘颜色较深,严重时危害整个叶片,蔓延至整个植株,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主要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在种植时合理密植,适当增加钾肥及磷肥的施加;及时发现并摘除患病叶片,防止其蔓延,收获后病株进行严格处理,严重时还可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病毒病:玉米病毒病多发生于苗期至成株期,主要导致玉米叶片出现绿色条纹或斑点,并蔓延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发生皱缩,植株矮小,影响植株拔节抽高。主要的防治措施,喷施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并注意清除植株周围的杂草,及时发现并拔除发病植株,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2.3 虫害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在播种初期清除田间的杂草,深耕土地,清除田间的虫卵,阳光下暴晒可以杀死,同时还可增加土壤的营养。在玉米的发育时期定期清除杂草,减少杂草与玉米的营养竞争。在田间设置灯塔,吸引飞虫的靠近,同时采用胶带粘贴的方法去除大部分的虫害。

化学防治:根据玉米田间的虫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杀虫。需要注意的是,要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科学配比,既能达到杀虫的目的而不破坏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同时还不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

生物防治:根据土壤的特性、玉米的特点、气候的变化来确定玉米种植区内的虫害情况。采用食物链的方法,利用昆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药品的使用。

轮作: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采用轮作方式,控制玉米发生虫害或者病害,增加玉米的抗性。

2.4 综合防治

注重播前的种子选取及处理,定期进行田间除草、施肥、浇水,做好田间管理。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程度进行科学配比,结合玉米的生长发育,底肥增加氮磷钾的比例,大喇叭口时期追加尿素,中后期追加叶面肥。注意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去除病苗,防止病害的蔓延,虫害发生初期进行物理控制。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通风晾晒,防止堆积霉变。

猜你喜欢

虫害侵染田间
春日田间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