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适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德育路径*
——初中寄宿制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2023-12-04叶益耿杨战海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寄宿制寝室劳动

叶益耿 杨战海|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赋予教育人的使命[1]。“德育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德育教学内容中融入自身的教育理念,针对本校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实际需求,并充分挖掘本校及学校周边的德育资源开发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该课程针对本校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实际需求,积极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探索适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德育路径,开展个性化的德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一、课程目标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课外读物管理、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作为九年一贯制民办寄宿制学校的现实需要。寄宿制学校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学生需求上,都有别于走读学校。为落实“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学校实行“9186”(9个小时睡觉,1个小时锻炼,8个小时上课,6个小时自主安排)时间管理制度,提出“吃好饭、睡好觉、锻好炼、不受伤、不得病、养习惯、提质量”(简称“21字常规”)的常规要求。围绕时间管理与常规教育,学校打造了“寝室家文化”,践行“劳动教育”工程,积极挖掘德育资源,探索适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德育路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基于这样的实际,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必备生活常规、必需学习常规,奠定终身幸福的基础,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劳动技能,塑造良好劳动品质,旨在弘扬“寝室家文化”,培养学生的团结友善品质。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了解健康饮食常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认识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保障合理睡眠时间;了解锻炼对身心健康的意义,掌握运动安全知识和科学方法;学会避灾自救技能,筑牢安全根基。

2.掌握必备劳动技能,塑造良好劳动品质:能从日常生活出发,学习并掌握使用家用器具完成清洁卫生、整理收纳物品、制作简单日常饮食等家务劳动技能;关心集体,能设计并装饰房间、教室,养护绿植等;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区环保、公共卫生服务等公益劳动。

3.发掘家长课程资源,开阔学生社会视野,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打造“轻松周末”家长课堂,增加学生对各种职业的了解与兴趣。

4.弘扬“寝室家文化”,培养团结友善品质:学习与同龄人共同生活,尊重他人,平等互助;学会沟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寝室生活。

二、课程内容

“德育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自我管理、劳动技能、生涯规划、同伴交往等,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课程内容,每个任务群由相对独立的项目组成,包括“21字常规”课程、“双百工程”课程、“智慧父母”课程、“寝室家文化”课程等(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德育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

(一)“21字常规”课程:基于主题班会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课程

吃好饭、睡好觉是学习的基础,但学校里一些学生“不会吃饭”“不会睡觉”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办学以来,学校充分认识到吃饭、睡觉、锻炼的重要性,形成了“吃出学习力、睡出学习力”等科学提质的理念。依照通常做法,学校通过规范的宣讲、教育、反馈、评价来落实常规。

为了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学校开展了基于主题班会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并在以下两个层面实施。

一是德育生活处与班主任层面。具体操作是:以年段为单位,以班主任合作小组(5~6 人)为团队,合理分工(分工示例如表1所示);同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包括开课评课、理论分享、交流研讨等。

表1 班主任合作小组任务分工示例

二是班主任合作小组与学生层面。基于前期的研究,合作小组设定项目化学习框架后,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根据德育活动知情意行合一的要求,项目化学习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精准科普:收集与话题相关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筛选,形成简明扼要的科普成果。(2)宣传动员: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对话题的意义、价值进行提炼与宣讲,可以制作演讲或课本剧视频,可以制作展板,可以制作公众号推文,也可以设计海报、标语等。(3)量化标准:从行为规范养成和落实的角度,对相应话题提出可操作的目标细则,如对于“吃好饭”,从营养均衡(什么要吃)、健康卫生(什么不吃)、餐桌礼仪(排队、静默、光盘、打扫)等方面提出评价细则。(4)自主管理:从学校层面、班级层面、小组(寝室)层面提出管理建议,落实管理责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通过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有思考,有体验,有收获和成就感。

(二)“劳动”课程:基于周末德育作业的亲子实践活动课程

“双百工程”课程的内容较为丰富,为方便表述,本文以其中与劳动相关的课程(称为“‘劳动’课程”)为例进行阐述。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的周末生活出现新变化。对此,学校开展面向全体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家长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支持“双减”政策,不再把孩子的周末交给各类辅导机构;家长认为除了提高学科成绩,也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希望学校能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孩子过好周末。而在寄宿制学校,学生平时都在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内学习、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其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略显不足。

基于家长的需求和寄宿制学校的实际,学校在原先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周末德育作业基础上,围绕中学德育目标,设计了校园常规德育作业、家庭劳动德育作业和社会实践德育作业,形成了校内外结合、长短期结合的德育作业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为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必要的劳动技能,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基于劳动教育的六个特性(内容特殊性、活动互动性、任务选择性、结果可视性、反馈及时性、评价鼓励性),从三个维度(传统节日、特殊纪念日、生活必备技能)、三大主题(传统文化教育、爱国爱乡爱家教育、自强自立教育)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顶层设计。

这样,学校将“劳动”课程与周末德育作业结合起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从而促进亲子交流,丰富家庭生活。

在具体实施中,学校通过公众号布置任务,做好指导,并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公众号推文不仅普及相关传统文化和劳动技能,还及时点赞优秀班集体,展示优秀德育作业。学生的作业经常反映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这样的德育作业促进了亲子交流与家庭和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责任担当精神。

通过多年实践,学校总结出实施基于周末德育作业的亲子实践活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劳动内容必须在家长的能力范围内,劳动工具或材料要能就地取材或者方便采购;二是劳动成果应该是家长感兴趣的,要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品质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三是活动设计要紧跟时尚,不断创新,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特点。

(三)“智慧父母”课程:基于“轻松周末”系列活动的亲子课程

作为寄宿制学校,为减轻家长负担,学校采取了两周一休的调休制度。在学生不回家的周末,学校开展“轻松周末”系列活动,以提升学生在校的幸福指数。为了促进家校共育,借助家长资源助力学生成长,发挥家长作为德育课程供给者的作用,学校开设了“智慧父母”课程。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的学习、工作、生活、爱好等基本情况,从中捕捉家长的一技之长。然后,从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意愿与能力入手,聘请班级“客座讲师”。“客座讲师”经过精心准备走进教室给学生授课,内容涉及诗词鉴赏、园艺花卉、急救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食品卫生常识、剪纸绘画、学业规划、心理辅导、人生理想等。在“客座讲师”授课的基础上,学校精选某方面有专长的家长,为学生开设讲座,让受益的学生更广。家长进校讲述人生经历、职场故事、专业知识等,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对学生进行了梦想教育、生涯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2022年为例,“智慧父母”课程的授课家长来自不同班级,其授课主题包括“激励教育”“坚持的力量”“法制教育进校园”“珍惜当下,面向未来”“故宫”“何谓人生第一等事”“手工制作”“《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经历分享”“幸运背后的汗水”“女神节花艺展”“养成好习惯”“爱心树”“做自己的健康调理人”“我的创业史”“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青少年安全自护”“如果学好化学”“走进神奇的音乐世界”“青春无悔,永不言弃”“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青春与创业”“小小医生之应急救护”“美食制作”“青少年脊柱健康”“梦想成真”“甜品制作,游戏互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家校携手共育英才”“心有光芒,必有远方”“理财知多少”等。

(四)“寝室家文化”课程:基于生活区管理的寝室活动课程

学校开设“寝室家文化”课程,丰富“寝室家文化”的内涵,把“寝室家文化”做实、做精、做细,让师生处处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和美,提升在校的幸福指数。“寝室家文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懂得一般的生活常识,能比较熟练地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勇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2]。一方面,学校通过常规管理,正面引导,树立“文明寝室”“最美室长”等标杆,让寝室成为整洁的“后花园”,让生活区成为温馨的“大家园”;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举办寝室文化节活动,鼓励学生展示才艺,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增进室友感情。

四、课程评价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有别于一般课程的评价。它采用过程性自主评价与结果性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制订灵活多样的评价办法,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一)过程性自主评价

以“劳动”课程为例,由于周末德育作业多为劳动实践,在家庭中完成,所以学校设计了周末劳动作业评价表(如表2所示)。该评价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结合家长评价与班级总评,以体现对学生劳动的尊重与鼓励。它采用五星评价方式,要求学生从“我的作业”“我的收获”“分享交流”三个维度进行自我总结。

表2 周末劳动作业评价表

(二)结果性综合评价

结果性综合评价包括优秀项目展示评价和专项表彰与经验分享。(1)优秀项目展示评价。以“21字常规”课程为例,教师将每个项目任务分解到学生学习小组,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并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成果展示。对特别优秀的成果,师生将其制作成视频,并通过公众号及校园宣传屏幕推送给全校师生及家长。(2)专项表彰与经验分享。以“寝室家文化”课程为例,在常规活动中,学校定期评选“文明寝室”和“最美室长”,进行表彰,并召开学生大会,邀请“文明寝室”代表和“最美室长”分享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成长经验,流动智慧,实现共同进步。

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学会平等友善地与人相处,开阔视野,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提升幸福指数,为幸福成长夯实坚实的基础。在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将进一步开拓德育新渠道,重视“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猜你喜欢

寄宿制寝室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寝室闹鬼记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