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乐器教学的传承与创新

2023-12-04

轻音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民乐民族音乐

陈 红

民族乐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民族乐器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包括教材、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高校民族乐器教学的传承与创新,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乐器的传统和艺术,同时推动其向创新的方向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校民族乐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保护和弘扬我国民族乐器文化做出一份努力。通过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我们相信高校民族乐器教学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为培养优秀音乐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一、民乐乐器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与地位

(一)弘扬传统音乐落实文化自信

民乐乐器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学习传统曲目、演奏技巧和演出形式,通过亲身演奏古老的民乐曲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情感和内涵。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使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深刻的认识。中国拥有悠久的音乐传统,其中民乐作为文化瑰宝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在高校开展民乐乐器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从而在音乐表演中传达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通过学习古琴、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进而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传统元素,展现对文化传承的自豪感。

(二)提升学生音乐审美与综合素养

民乐乐器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和综合素养。民乐音色独特,演奏技巧繁多,通过学习不同的民乐乐器,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同时,学习民乐乐器也需要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背后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历史、文化、人文等多方面的素养。在传统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方式,如旋律、节奏、和声、韵律等, 通过学习民乐乐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音乐元素,并在实际演奏中融会贯通,培养出独特的音乐审美。此外,民乐乐器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其音乐表现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

民乐乐器演奏通常需要多人协作,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合奏中,他们需要互相配合、协调动作,从而培养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学习民乐乐器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创新探索,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在民乐乐器演奏中,常常需要多名演奏者紧密合作,共同创造出和谐的音乐效果。学生在合奏中需要协调演奏技巧、音色和节奏,这一过程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此外,民乐乐器演奏也鼓励学生在演奏中加入个人的创意和表达,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这些能力在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从事音乐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需要团队合作和创新的能力。

(四)全面促进艺术交流与文化交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变得日益频繁。学生通过学习民乐乐器,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音乐文化,还能够与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进行对话。通过民乐的跨文化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艺术可以相互借鉴、融合,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学习民族乐器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演出、交流和合作,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理解,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二、综合类高校民族乐器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一)重技能轻文化

在综合类高校中,民族器乐教学所面临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过于偏向技能培养而轻视文化传承。尽管技能的掌握对于器乐演奏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将文化层面仅仅视作附加内容,势必导致学生在民族音乐领域缺乏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其对音乐文化的真正体验和传承。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演奏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而较少强调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理念。这可能导致文化传承受到忽视,忽视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影响学生建立对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知。

(二)“00 后”审美多元

“00 后”一代生于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审美前卫的现代音乐充满了好奇。“00 后”成长在数字化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们接触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影视作品和流行文化,这种多样性扩展了他们的审美范围。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得不同国家、文化的音乐都可以轻易地传播到全球,促进了不同文化审美的交流与融合,加上“00 后”个性鲜明,强调个性和自我表达,他们倾向于在审美上追求与众不同的选择,因此对传统民族音乐可能持保留态度。然而,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表达,不喜欢它可能减弱年轻人对本国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可能导致这些音乐的传承受阻,影响文化的延续。

(三)生源结构复杂

综合类高校艺术院校与一流音乐学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生源与培养目标上的不同便决定了其情况相对复杂。综合类艺术院校通常涵盖多个艺术领域,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其教学内容相对广泛,旨在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一流音乐学院专注于音乐领域,通常以音乐专业为主,力求在音乐教育和演奏技巧上取得卓越成就。因此,综合类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往往专业水平层次良莠不齐,加上综合类高校的学生教育背景不同,拥有不同的音乐基础和兴趣,这种多样性为民族器乐教学带来了挑战。

三、综合类高校民族乐器教学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将所学的民族乐器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职业领域中。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民族乐器技巧,为社会作出贡献。应用型人才在综合类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于艺术表演、音乐教育等方面。应用型人才能够通过掌握丰富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和表演方法,参与音乐会、演出、舞台剧等艺术表演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能,为观众带来艺术享受。通过系统的乐器演奏训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技巧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奏民族乐器。不仅如此,应用型人才能够成为民族乐器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担任乐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民族乐器,传承和推广民族音乐文化,培养更多有才华的音乐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组织合奏和伴奏训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奏的能力,提高乐器演奏的整体效果,通过教授学生民族音乐的理论知识,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参与民族音乐实践项目,如参与社会文艺活动、音乐节、比赛等,让学生将所学的乐器技能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以产教结合为途径拓展教学实践

在综合类高校的民族乐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并使用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乐器演奏技巧,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族乐器演奏是一门实践技能,仅仅通过理论知识难以真正掌握。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亲自操作乐器,感受到音乐技能的实际运用和演奏过程中的挑战,如可以与民乐产业相关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训,学生可以在企业内部了解音乐产业的运作机制,与专业人士互动,学习实际的演奏、制作和管理技能。这有助于学生将学术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建立起与业界的联系。还可以邀请民乐领域的专业人士作为产业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导师可以定期与学生交流,分享实际经验,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如可以设立音乐工作室,提供学生进行演奏、创作、录音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同时,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工作室举办讲座、工作坊,让学生与业界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实际技能和经验;与音乐公司、演出团体等合作,开展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演出、制作、策划等活动。

(三)以多元融合为理念精选教学作品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作品。针对“00后”学生,可以以“多元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中西融合”的理念来展开,这种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更全面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传统音乐代表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现代音乐则体现了创新和多元化。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如既选择传统经典作品又涵盖现代创新作品的曲目,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发展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历史和演变;或选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全球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入选作品应当涵盖不同难度和风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在演奏中注重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平衡,培养全面的演奏能力。还可选择一些有争议或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批判性思考,让他们能够独立分析作品的结构、情感和社会背景。

(四)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丰富教学时空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背景源于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潜力,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体验、提升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育应用和多媒体资源,学生可以按照自身节奏和兴趣学习,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民族器乐技能与文化。如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学习资源,音频、视频、互动模拟等多媒体元素可以更生动地呈现音乐概念和演奏技巧,打造沉浸式的全新音乐学习氛围;可以建立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视频教程、交互式练习和实时辅导。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结合库乐队、制谱软件等现代技术使得学生使用数字工具进行音乐创作、编曲和录制,全面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以互动主导为方法提升教学成效

民族器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和学习倦怠。通过互动和主导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主导的教学方法的内在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和自主探索,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互动、主导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音乐表达能力。当前常用的互动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

1.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乐曲演奏、编曲或创作等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2.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和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民族器乐的技巧和艺术表达。例如,组织学生到外地观看民族音乐表演或参观民乐团,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器乐的魅力。

3.翻转课堂法。课前提供学习材料,如音乐录像、乐曲乐谱等,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和准备。上课时教师进行复习和概念解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教师充当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互相合作、探索和分享经验。

4.PBL 项目学习法。设计一个与民乐相关的问题或挑战,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分组后,共同制定项目计划、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学生在项目中可以学习和运用民乐技能、进行表演和创作,这一方法能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 语

民族乐器是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学习和演奏民族乐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的音乐文化,并培养对民族传统的尊重和认同感。民族乐器资源的有机融合可以丰富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发展能够帮助我国高校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升自身的民族意识。作为一名高校民族器乐教师,我坚信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能够使民族乐器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实现民族乐器资源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本土文化和传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强调民族乐器的重要性,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也能够增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民乐民族音乐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明清时期民族乐器发展略览
中国民族乐器(之九)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