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教师理念重建研究

2023-12-04张君怡

轻音乐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能力

张君怡

2019 年10 月30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以及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随后,2020 年10 月,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1 年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一系列的文件印发均旨在推进高校课程改革。近二十年来,是中国社会空前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在“力争发展,求改革”的呼声下,高校教育的改革浪潮滚滚袭来。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新课改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性教学和跨学科的合作,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的新环境

(一)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

21 世纪,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知识的创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知识经济的出现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使经济开始依赖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同时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意义。高校音乐教学不仅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教育需要与新技术、新媒体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融合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教学手段,使学习更加灵活。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高校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将成为孕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高等学校需要与产业界、与社会更加紧密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教师只有深入研究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理解其对音乐教学的影响,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二)“互联网+”的全新教育方式

高等音乐教育面临着信息发展所带来的网络社会,这不仅引发了人们生存方式的变革,还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利快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大量的音乐知识和资源。同时,网络也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全新方式,这使得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和课堂,打破了时、空间限制,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路径。互联网技术还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音乐专家、教师和同行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和体验度。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在互联网+ 的全教育方式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

在就业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会将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社会艺术培训老师、音乐管理者或与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者作为主要就业目标。然而现阶段背景下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就业市场本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加上人口红利减弱,大学毕业生数量近年激增,岗位逐渐出现供需失衡。新课改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实际上是应用型模式的培养。因此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是从某种程度上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竞争和挑战。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教师理念重建的关键点所在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改成功的先决条件。新时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等音乐教育教师理念的重塑势在必行,高等教育教师需要把握时代变革时机,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一)践行育人先立德的音乐学科大思政模式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等音乐教师理念的重建也要展现出“育人先立德”的思政元素。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音乐教育在德育上存在独特优势。音乐艺术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音乐课程内容可通过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培育高尚品行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应在课程思政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多种策略和手段实现德育目标达成。

具体方法:1.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高等教育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相关内容,教师可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关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新动态,掌握教育改革方向,了解政策的要求。在不断学习和培训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育水平和思想理论素养,不断扩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2.结合学科特征强化思政影响。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学科特点与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充分结合。教师应在专业小课中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选取有高尚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提升审美品位和情感认知。在公共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和启发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开展道德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念。如结合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和作曲家生平、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沉浸式课堂中实现价值观的引领。3.以实践活动为依托。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音乐教育可以借助学生的音乐才能和艺术表现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音乐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感受公益行为的意义。如在2020 年社会公共实践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编、舞蹈创编,并通过在线合唱将作品发布到平台,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体现音乐在德育中的独特优势。

(二)形成科研、教学、育人三位一体的导向

在高等教育中,教师需要从科研、教学和育人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综合向导。科研指的是教师在学科领域的研究探索和学术成果的产出,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育人指的是教师在德育教育上的引导和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水平可以由科研、教学、育人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表现来判断。在科研方面,高校教师需要进行学科研究,深入探索音乐领域的前沿问题,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发展。在教学方面,教师需要设计和实施适应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方案,提供专业知识与艺术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育人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艺术素养。

具体方法:

1.提升科研能力。教师可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前沿学术交流、学术研讨会,关注音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选择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科研视野。

2.以科研引领教学。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向学生展示音乐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开展与科研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3.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培养,通过音乐活动、课外讲座、实践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高校音乐教师应当不断提升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敢于借力科技打破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

传统音乐教育主要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琴房内进行个人练习,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这导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限,无法分享彼此的音乐学习经验和思考。同时传统教学还存在时间上的限制,学生需要按照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时间表进行学习,难以自由安排学习进程。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在线教育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被突破,教育的时空界限得以打破,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海量的音乐资源和知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具体方法:

1.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虚拟学习,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如在平台上发布教材、讲义、乐曲、演唱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互联网中的优秀资源能够更好地实现声音和图像的结合,学习者可以直观地感受音乐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观察和欣赏他人的演奏、歌唱、舞蹈,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模仿他人的表演技巧、音乐风格、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2.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工具,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如利用微信会议进行圆桌讨论,让学生分享音乐心得和技巧;结合视频聊天软件进行在线课堂教学;视频号录制与发布片段的集中内容,将音乐教育内容分解成系列微课堂;利用虚拟乐队进行乐队创编和排练,在虚拟环境下模拟真实的演出经历,提高参与度。

3.融入合作学习和社群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和社群互动,使用微信、QQ 等工具组建群聊,在平台上分享彼此的音乐作品、心得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以OBE 结果为导向培育实用型就业人才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学理念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方法,它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差异。专业音乐院校侧重于培养艺术性和专业性较高的音乐人才,注重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更注重综合素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导向。现实社会中的音乐行业需要更多具备实用技能和综合素养的人才,他们能够适应多样的工作需求,也更容易就业和发展。教师需要深入了解音乐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确保育人目标与职场需求对接,让学生能够适应并融入音乐行业的就业环境。

具体方法:

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例如提高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相关技能,与学生最终就业目标紧密结合,分学年、学期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严格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

2.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跨领域和多元化环境下进行合作。

3.强化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实际的音乐创作、演出、教学等实践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与真实工作场景接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与相关音乐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 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教师理念的重建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建议,旨在引导高等音乐教育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希望该研究能够为高等音乐教育教师的发展和工作实践提供参考,促进高等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改音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音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