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煤系统人身伤亡风险辨识与管控措施研究

2023-12-03

电力安全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管控岗位作业

张 磊

(华润东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0)

0 引言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具有生产路线长、转动设备多、露天作业多、设备自动化水平低、设备可靠性不高、技改投入少、体力劳动量大等特点。近年来,涉及输煤系统的安全事故、人身伤害及死亡事故时有发生,给员工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对企业的教训也是惨痛和深刻的,更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压力和负担。鉴于输煤系统的特点及现状,我们有必要对输煤系统人身伤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1 风险辨识

1.1 风险辨识培训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危险必定伴随风险。对每项作业的步骤进行分解,详细分析每个步骤的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事故产生的后果三方面进行量化,评判出风险等级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提高现场人员风险辨识能力以及提升风险辨识准确性,采取“一对一”的模式逐岗开展风险辨识培训,并结合实际带领受训人员进行现场风险辨识实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 风险研讨。采用“头脑风暴法”,全面开展各班组(包括相关方)同岗位人员的风险研讨,让大家畅所欲言,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和碰撞。把影响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把公司管理存在的问题说出来,把思想及工作生活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研讨、微信、企业工作APP、邮箱等方式反映出来,以便掌握各岗位人员的思想动态。对暴露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较大且短期无法整改的隐患采取临时性防范措施并安排专人督促、跟踪直至整改完成;对风险较小的按照轻重缓急逐一推动解决。

2) 安全行为观察。对操作过程进行安全行为观察,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同时进行“拉网式”观察现场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划片分包”形式组织管理人员全面进行现场观察活动。

3)“黑点子”征集活动。从不同角度暴露问题,通过无记名、保护人员身份的方式,以“我听说”的形式进行收集,让不同岗位人员没有“被考核”的后顾之忧,这种方式不仅能将其他岗位人员的违章情况及时暴露,也能将自身岗位存在的违章问题显露出来。

4) 现场风险辨识。为防止岗位人员不能正确、全面地识别岗位风险,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要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分析每个岗位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查找风险源。

1.2 风险评估

风险辨识完成后,部门安全员协同燃运专业按照风险辨识表对现场各种风险进行辨识确认和控制,根据各种风险因素的不同,将其归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类。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新员工经验不足与安全意识淡薄、技能水平低、尝试及迁就心理、个人思想偏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设备撒煤严重、粉尘浓度大、设备无防护、无报警、无安全标识等一些列缺陷及隐患。根据这些分类,安全员及燃运专业人员一起对危险源及危害因素进行评估。

2 管控措施

2.1 安全技能培训管控

1) 制定风险因素提示卡及“岗位禁令”卡。根据实际岗位制定风险提示卡并在现场张贴,要求每个岗位人员熟记,部门人员进行抽查;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岗位风险提示卡,每个岗位再根据实际制定“岗位禁令”卡,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各岗位人员熟练掌握并清晰了解该岗位的“陷阱”所在,加强防范意识。

2) 开展各岗位事故案例警示。根据各岗位特点,分门别类制定行业内该岗位发生的事故及控制措施,让各岗位人员更直观了解该岗位风险,进一步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定期进行《电业安全作业规程》(简称安规)培训和考试。为提高运行、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工作风险,安全员对全员轮流进行安全培训,并组织两月一次的安规考试。

4) 创新开展技能培训。为提高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把固定的机组运行规程(简称运规)培训改成分章节并结合实际的技能培训。利用专业培训和班组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各班组编写运规培训PPT、实操步骤培训PPT、技改设备培训、事故案例培训等课件材料,并让各班组计划性地开展交叉月度培训。

5) 组织学习安全材料。对输煤系统相关的安全事故案例要求每个班组都要认真学习、讨论、反思且反思发言人数不少于班组的20 %并记录。

6) 邀请外部专业人员做安全体验培训。通过该形式的培训,参训人员能体验或间接感受违章情况下身体受到的外部冲击,通过亲身体验、间接感受,让每个人对安全违章产生一种敬畏感。

7) 编写煤场输煤专业应急预案。根据风险管控策略,针对不同生产事故和灾害类型制定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并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为避免输煤系统的人身伤害,针对性制定预案和演练,如煤场垮塌应急预案、寒潮暴雪应急预案、冬季煤炭卸车应急预案等。

8) 不定期开展公司规章制度培训。为提高人员对制度的敬畏感,在安全联系日活动中,部门人员会组织部分班组再次学习公司规章制度,告知违章处罚力度及后果。

2.2 制定修编管理制度

为规范和引导人员的安全行为,制定修编相关公司规范标准,做到以制度为抓手进行管控。让制度的“牙齿”更锋利,威慑性更强。

2.3 关键工作管控

1) 实行工作联系单制度。办理工作票是策划到许可再到终结的全过程,流程多、周期长,而输煤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能熟练做停送电措施的人员少且输煤系统撒煤多、清理频次高,因此输煤系统的人身伤亡事故大多发生在清理积煤的过程中。为防止人员清理作业时设备误启动,现场创新使用工作联系单,确保各方清楚当前工作,防止误启设备;同时鉴于输煤系统担负着机组加仓堆场的重要任务,无法做到每次清理都办理工作票,为简化工作流程,确保工作联系单长期、高效执行,将其简化到只需打钩确认。

2) 执行工作票许可制度。输煤系统设备故障率高、检修作业多,对于花费时间短的检修作业,如处理皮带接头、更换托辊、修补落煤筒、维修皮带机机架、调整犁煤器及进入皮带机头部下方、滚轴筛内等工作时,必须办理工作票并待皮带机停电后才能作业;同时在输煤系统运行时,停止在设备运行区域进行动火,若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动火的,则在作业前对相关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当粉尘浓度大于20 g/m3时禁止动火作业。

3) 编写标准作业指导书。为规范人员的作业行为,提高标准化作业程度,结合安全行为观察活动,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并定期进行培训。

4) 编写高风险安全作业措施。组织编写内部高风险安全作业相关措施,要求现场人员在办理相应工作联系单或工作票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该措施执行,以提高现场关键工作的安全性。如《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滚轴筛清理安全技术措施》《清理淤煤措施》《输煤系统落煤筒清理安全措施》《输煤系统皮带机头部清理安全措施》《碎煤机清理安全技术措施》等。

2.4 关键人员管控措施

输煤系统的工作人员中,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普遍较低,不规范的行为和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输煤系统即使有完备的保护措施,但仍然存在伤亡风险。所以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出发,分清关键人员,抓住班组人员管理的薄弱环节,针对性采取措施。鉴于部分人员的“关键点”不同,而一些“关键点”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必须采取相应处置方式,确保所有关键人员的安全。相关管控措施总结如下。

1) 新员工。严把入厂关,对身体状况、学历、年龄等不符合的人员禁止入厂。对条件合格人员开展岗前三级培训工作;到岗后,须在全面了解整个输煤系统及上岗岗位的风险后方可上岗工作。

2) 技能水平低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针对技能水平低的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并考核,实行授权上岗。

3) 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的人员。针对这些人员采取事故案例培训,让其认识违章事故的危害,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培养奋斗目标,树立集体观和大局观,给予正向激励以及绩效考核,培养个人工作责任心。

4) 有基础疾病的在岗人员(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及其他体弱人员。根据每位员工的体检报告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尤其对高血压等人员进行重点关注,每班测量血压并做记录。

5) 性格孤僻内向、精神状态及生活作风不良的人员。部门及班组均要认真、谨慎对待这些人员,不能一味批评和考核,要积极进行引导,多倾听、多解释以及不断地做思想工作,将其引导至积极乐观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上来。

6) PPE 佩戴没有养成习惯的人员。鉴于输煤系统的工作环境差,患“尘肺病”的概率较高,因此,通过积极引导和严厉惩罚等多重手段避免人员不规范佩戴或不佩戴防护口罩。

7) 党员先锋。安全工作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让党员在风险防范、控制等方面起示范带动作用。

2.5 关键岗位管控

1) 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管控力度。要求管理人员每月定期召开公司办公会和安健环分析会,每天参加公司生产调度会,每周参加专业会,每月开展至少2 次现场安全检查等;及时传达上级要求,学习安全文件,布置部门当月工作,整改反馈公司检查内容并解决现存问题。同时,严格要求班长、组长等岗位人员加强内部管理,每周召开一次管理例会,每月举行一次安健环分析会,每月举行一次安全联系日和学习活动,每月开展违章识别以及“红红脸”安全活动。

2) 提高对安全员管控力度。安全员除完成文字台账工作外,还须深入现场,对现场工作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考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员会。每个班组设一位兼职安全员,在日常工作中对班内工作进行风险辨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汇报处理。

3) 发挥燃料专业岗位人员的作用。根据燃煤进厂情况及设备运行方式,及时合理地安排设备停运、检修,确保现场问题及时消除。

4) 加大人员培训,从思想上改变人员行为,以更大热情投入工作,适应新时代电力安全管理理念,积极为公司、行业做奉献;抓好关键人员在现场工作的实效,充分发挥关键人员模范带头及勇于暴露风险的正能量作用。

5) 加大高风险岗位人员的管理力度。部分转运站皮带机头部下方积煤难以清理,且撒煤可能较多,对该类区域的岗位人员应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不定期检查;除增加相应的防护措施外,还需尽快推动从根源上解决皮带机头部撒煤问题。

6) 加大现场设备管理岗位人员的管理力度。针对翻车机、斗轮机等设备的操作员岗位,管理人员须经常到现场检查、考问并提醒:在编写年度目标责任书时增加相应考核,把个人安全目标达成情况与年度安全绩效奖励结合起来,对岗位人员列出重点可量化指标,并要求相关人员每季度学习一次安全目标责任书;不定期对岗位人员的目标责任书内容进行考问,发现掌握不牢的人员给予绩效考核。

2.6 关键时期管控

1) 新设备投产初期。新设备投运后,专业人员必须进行理论及现场培训,运行人员必须按照规程及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2) 迎峰度夏。夏季是多风多雨的高温季节,必须做好防风防汛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工作,并总结往年迎峰度夏期间出现的问题,做好露天设备、转运站、迁车台坑等被淹及斗轮机被风吹跑或吹歪的事故预案和应急演练;同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预防人员中暑。

3) 防寒防冻。在冬季到来前,收集翻车机翻下来的草苫子,待结冰及下雪时,及时在室外易结冰且有人经常通行的区域及斗轮机上进行铺设,防止人员滑到摔伤。斗轮机为露天设备,容易结冰,所有在斗轮机悬臂皮带机过道上行走的人员、在斗轮机回转平台清理积煤的人员及上下斗轮机的人员必须手扶护栏,防止滑跌造成高处坠落。

4) 高库存期间。煤场库存高时,煤堆坡度、推煤机距煤堆边距有时无法满足安规要求,煤场覆盖、推整、捡杂等工作开始前必须会同专业研讨、制定相应解决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条件符合规定,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

5) 燃用印尼煤等褐煤时期。该煤质特点是呈粉末状且挥发分高,在栈桥、转运站内积聚较多时,煤粉会发生自燃现象酿成火灾事故,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清理,定期对栈桥及转运站进行彻底全冲洗。

2.7 关键缺陷及隐患管控

1) 安排专人跟踪和推动。对现场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安排专人跟踪处理,并采取提示、硬隔离、人员管理等临时措施推动解决撒煤严重及栈桥粉尘浓度大的缺陷,减少撒煤量和降低粉尘浓度。

2) 增加运行及检修巡检频次。对现场缺陷和隐患,要求各班组在生产管理群里及时发布相关情况,消息覆盖每个人,并在《运行交接班记录本》上记录;检修人员每班必须检查现场情况有无恶化及临时措施完备性,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3) 成立问题协调小组。根据电力行业输煤系统设备特点及运行方式的特殊性,组织专业、运行班长、机务检修专业、电气检修专业等部门成立问题协调小组,开展“问题解决迅雷活动”,对难解决的问题定期召开协调会。运行发现问题立即联系检修人员检查处理,做到“小问题不过时,大问题不过夜”,该处理的立即处理,该出方案的立即出方案,该立项处理的立项处理,逐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改善现场工作环境。

3 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按照上述方法周期性地开展风险辨识工作,不断进行“拉网式”排查,并根据风险大小、类别等及时进行分类汇总,依照轻重缓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用好制度“准绳”、把握好“关键”,这样现场的安全风险就可以防范,隐患就可以根除,事故就可以遏制。

猜你喜欢

管控岗位作业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作业
失控还是管控?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