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听夫子跫音

2023-12-02马慧知

科教新报 2023年47期
关键词:曾皙颜渊西华

马慧知

历史的车辙隐隐,没入尘埃。那个周游列国、热情而执着地讲学传教、想要疗救礼崩乐坏时代的夫子,那个常年颠沛流离、到处碰壁甚至被嘲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却不弃信念犹如孤勇者的夫子,那个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可亲可敬的夫子,早已消失在遥远的时空那头。然而,打开《论语》,夫子的跫音就会渐响渐近,跨越山海而来,超越时空而至,引我驻足,催我静听,令我深思。

细读《论语》,细嚼《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细品《颜渊、季路侍》,于书页间遥听夫子“各言其志”,深深地折服于夫子的师者魅力。

在夫子的课堂里,年龄不是交流的障碍,身份不是沟通的隔膜。为师者不居高临下,做学生的才不会畏首畏尾;为师者和蔼可亲,做学生的才敢畅所欲言。这样,才有师生在一起“各言其志”的轻松自在;才有“三子者出”,曾皙对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子何哂由也”的自然追问;才有弟子各言其志后,子路说“愿闻子之志”的平等与自在。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生的个性、能力、学习目标与志向也各不相同,夫子教育思想的伟大基石之一就是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颜渊这五个学生的人生志向、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孔子对他们的点評也各不相同。他用“哂之”既表达了自己对子路志在治理“千乘之国”的肯定,也含蓄地批评了子路的骄傲轻率。他对曾皙描绘的施行“仁政”“礼治”教化后的太平盛世景象,不吝赞美,“喟叹”着说:“吾与点也!”更是直抒胸臆,引学生为知音。这样,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谈中,润物无声地完成了对学生的点拨、评价、激励、启发的教育过程。

《论语·子罕》有言:“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岁月漫漫,生活淡淡,唯有涵咏夫子的词句,聆听夫子的跫音,效仿夫子的智慧,萃取夫子的精神,才能超越工作生活的平凡,走出师者人生的风采。

猜你喜欢

曾皙颜渊西华
西华大学成果展示
解读《论语》
以本为本缘本溯因
西华大学油画作品选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志向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