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州:让特色课后服务成为“营养餐”

2023-12-02王燕

科教新报 2023年46期
关键词:土桥靖州营养餐

王燕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下称靖州县)教育局精准施策,不断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结合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学生智趣发展和健康成长需要,把特色课后服务变成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契机,递交了一份富有实效的“教育答卷”。

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下午三点半,土桥小学学生来到各个活动教室,欢声笑语不断。苗族歌鼟、苗鼓、竹竿舞……丰富而又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学校的课后服务成为孩子的精神营养餐,助力孩子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发展。

“我今天上了苗族织锦课。课上,我深入了解了苗族文化与历史,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四年级学生杨景淇开心地说。

苗族织锦,以其繁杂的花纹和夺目的色彩深受人们喜爱,但也因其耗时的工艺,濒临失传。为了传承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土桥小学将苗族织锦编入学校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苗族织锦制作。据悉,土桥小学《苗锦》荣获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

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永平学校全面铺开社团活动,让师生动起来,让校园活起来。“我们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发展需求,打造了嘞嘞端民族合唱团、班哆哆舞蹈队、尤克里里、剪纸、绘画、泥塑、书法等文化社团,并开展了唱响校园、经典诵读等活动,以实现核心素养和知识能力‘双升。”永平学校校长黄保军说。

近年来,为纵深推进课后服务多元化发展,靖州县教育局建立了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2023 年,该县新增课后服务配套资金600 万元,采取“一校一品”的模式,开发了《走进锹里》《魏了翁诗词》《我爱家乡》《银饰之美》等精品校本教材,组建苗鼓队、苗族歌鼟队、嘞嘞端民族合唱团等,创办苗锦苗绣工作坊、银饰之美工作坊等,教师们通过面对面传唱,手把手传授,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特色课堂助力孩子快乐成长。渠阳镇芙蓉学校在全县率先开设了感统训练特色课程。“感统训练课主要是多层面综合性地从大脑、身体感知能力进行合理刺激,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渠阳镇芙蓉学校校长陈亮亮介绍,今年学校将“课后服务2 小时”转化为“提质2小时”,把“三点半课堂”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如今,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课程”让靖州学生在校“减负”并开阔了视野。

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课后服务,避免让课后服务成为学生和教师新的负担?靖州县除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外,还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课后服务工作新机制。

减量提质,让教育回归本真

“双减”背景下,靖州各校在作业管理方面发力,精选作业内容、创新作业设计和优化作业实施,切实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收看新闻科普类节目、阅读课外读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参加体育活动……为了将教育和生活链接,土桥小学教师精心设计的综合实践性作业,让孩子们在作业中增长了知识和见闻,增添了兴趣和爱好,锻炼了身体和思维。土桥小学校长黄洲云表示:“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书面作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来体验生活,开阔眼界,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提升学生、家长的教育幸福感。”

永平学校制定了学生作业“减量提质”方案。“老师们主动减少作业量,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永平学校老师吴凤椿说,“我们每天给学生布置的单科家庭作业控制在20~25 分钟以内,很多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在校内就能完成当天的作业。”

翻開学生作业本,记者看到,该校老师根据当天上课的内容设计了分层作业,做到基础、中档、拓展合理搭配。

“尊重差异性。分层作业对不同学情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可巩固基础、复习知识、探究提升,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练、练有所得。”吴凤椿说。

“我以前担心作业减少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我放心了。”学生家长胡女士表示,以前孩子写作业慢,学习效率不高,现在孩子在学校能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回家后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靖州始终把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根本,真正把课后服务做成百姓赞赏、孩子受益的‘民心工程。”靖州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云表示,目前,靖州“双减”工作28 项指标全部位于湖南省前列。

在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健康、幸福成长这条路上,靖州正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土桥靖州营养餐
湖南靖州:特种土猪成抢手年货
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营养餐“溢出垃圾桶”,谁之过
惨烈的土桥阻击战
湖南靖州设立湿地自然学校
先送一半
“先送一半”的智慧
多味营养餐
靖州林下经济发展探讨
“先送一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