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艺术特性之探究

2023-12-02李星星

戏剧之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喜歌剧罗西尼咏叹调

李星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2000)

一、歌剧背景简介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以法国作家博马舍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罗西尼为其谱曲,最终形成歌剧。其以博马舍创作的戏剧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为脚本,原名叫做《阿玛维瓦》《Le Barbier de Séville》。该曲还有由派赛罗作曲,Nicholas Isouard 作词的版本。虽然派赛罗创作的版本也上演过一段时间,但还是罗西尼作曲的版本最终赢得了观众的青睐,这部优秀的作品也成为了罗西尼歌剧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从歌剧剧本的情节上推测,莫扎特于1786 年作曲的同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也是基于这个剧本创作的,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剧情发展的续篇。但是两部歌剧中相同的男女主人公人物性格却截然相反。罗西尼笔下为了追求爱情勇往直前的、正面形象的、翩翩风度饱读诗书的公爵在莫扎特笔下却成了一个企图对费加罗新婚妻子图谋不轨的花花公子;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美丽、活泼又调皮的女主角罗西娜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却变成了婚后因为失去丈夫的爱而整日哭泣的、忧郁的伯爵夫人;两部歌剧中相同主人公演唱的咏叹调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这两部歌剧被称为喜歌剧双绝,至今仍然是在全世界各大歌剧院中盛演不衰的名作。

二、作曲者简介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Rossini)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1792 年出生在意大利东部威尼斯海湾的港口城市佩萨罗,1868年在法国巴黎逝世,享年76 岁,他是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创作的代表人之一。他创作的歌剧曲调独具特色,旋律优美灵动。罗西尼的创作风格属于早期浪漫主义风格,他创作的作品较多保留着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些创作特点,他使用古典主义时期严谨规整的曲式结构去展现浪漫主义时期的丰富情感,使古典主义严谨规整曲式结构与浪漫主义丰富的个人主义情感珠联璧合。《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罗西尼最著名的歌剧作品之一,这也是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喜歌剧作品之一。罗西尼一生创作了超过35 部正歌剧和喜歌剧,歌剧中的演员演唱大部分都采用了美声唱法,罗西尼在创作歌剧时精心设计了每一个声部,其歌剧角色扮演者都是当红的歌手和演员。

罗西尼创作的歌剧情节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他喜爱以民间音乐为创作基础,在正歌剧的创作中常常加入人民喜爱的英雄主题情节,并融入喜歌剧的特点。罗西尼的歌剧创作旋律优美连贯,演唱者旋律部分有着较多华丽的装饰音和大篇幅的华彩乐段,管弦乐队配器的伴奏恰到好处,与旋律紧密、丝滑地结合在一起。戏剧情节中的生活描写极为生动,人物性格刻画极其鲜明,喜剧情节的发展中有恰到好处的紧张性和节奏的敏捷性。

不仅如此,罗西尼当时在歌剧创作上的改革也令人耳目一新,他的优秀作品也使当时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重获新生。罗西尼在创作中遵守传统意大利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性改革,如他在歌剧创作中不再严格地划分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的表演界线。为防止歌唱演员不按曲谱标注演唱、在演唱中即兴修改演出片段,罗西尼把每一首歌曲中需要演唱技巧的旋律中的装饰音和精彩的华彩乐段全部标明如何演唱;罗西尼创作的歌曲中常有反复地演唱同一句歌词但旋律一直在变化的乐句,变化的乐句将音乐推向乐曲的高潮部分,这种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被人们称作“罗西尼式渐强”。几乎每一部罗西尼创作的歌剧和咏叹调中都频繁出现“罗西尼式渐强”,这种创作手法下诞生的音乐片段不仅可以振奋听众的心灵,还大大增强了音乐的情绪感染力,这是罗西尼音乐创作的典型特点。他的音乐中充满了力量感、速度感和丰富的情感变化,他用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生动地展现出喜歌剧中整体幸福的氛围和美好的结局。“罗西尼式渐强”能使观众在观看歌剧演出时不由自主地入迷,其情绪也会随着戏剧情节激昂起来。这种独特的、让观众沉迷于音乐的能力使罗西尼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风云人物。他在正歌剧中加入喜歌剧的元素,又在喜歌剧中加入正歌剧的内容,对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罗西尼歌剧创作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意大利歌剧的音乐特色,这种创作风格为后来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提供了创作参考。

三、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的艺术分析

咏叹调《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是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第一幕第二场女主角罗西娜演唱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作品。罗西尼的这首咏叹调别具风格,是技巧难度较高却又恰到好处的作品,它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演唱功底和卓越的演唱技巧。其演唱技巧包括共鸣腔体和气息的相互作用、音色的巧妙变化等,其中几处高难度的花腔和华彩段落能够充分展示独唱者的业务能力,在表演时还要同时把握整曲咏叹调的结构,分层次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波动,声音要优美、咬字也要流畅准确。《我听到美妙的歌声》这首咏叹调讲述了罗西娜在监护人医生巴尔托洛的监禁下失去了自由,每天被关在房间里过着压抑的生活。一位偶然路过的伯爵对这个出现在阳台上的美丽女孩一见钟情,罗西娜也爱上了这个文质彬彬帅气的男人。伯爵乔装打扮成学生,带着几位演奏乐师站在罗西娜窗前勇敢地一展歌喉向罗西娜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罗西娜被伯爵动听的歌声打动,在房间里紧握着伯爵给她写的信,向往着美好的爱情,憧憬能和伯爵在一起自由地生活,期盼着能和心上人相守在一起。饰演罗西娜的演员大多为抒情花腔女高音或次女高音。《我听到美妙的歌声》这首女高音咏叹调就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这部歌剧中的经典唱段,风趣幽默的音乐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罗西娜勇敢、机智、调皮的人物形象。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此首咏叹调为复二部曲式结构。F 大调,3/4 拍。第一部分音乐速度为Andante 行板,前奏为弱起的13 小节的情绪酝酿型的引子,较多使用管弦乐器伴奏,节奏强势感的大切分节奏型营造出歌曲欢欣雀跃的整体氛围,紧接着一连串四连音连续的变化模进定下了整首歌曲欢乐轻快的整体曲调,最后回到大切分节奏型愉悦欢快的音乐气氛中,并引出女主角的歌声。

第一部分A 部是由A 段和B 段构成的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A 段为8+8 的对比性、方整性结构的收拢型乐段,由a 乐句和b 乐句构成。当一首咏叹调的前奏音符响起时,歌唱者应自然地融入歌剧的情节中并做好准备,设想自己处在歌词设定情境之中。这首咏叹调的场景是罗西娜自己在房间内手握着伯爵写给自己的信,心中迸发着对伯爵的爱慕之情,但是又怕被囚禁自己的监护人听到,第一句“Una voce poco fa(我听到美妙的歌声)”中,每个词的第一个音都要重读,演唱时内心要保持温柔深情的情感。伴奏型配有四分音符的柱式和弦加四分休止符,表现出罗西娜歌唱爱情时怦然心动的感觉。b 乐句旋律大段的、跨越两个八度从高到低的音阶下行,加强了“Lindoro mio sara”一句的力度和情绪,罗西娜呼唤着自己的心上人“林多罗我的情郎”,期盼着自己可以占据爱人的心房。B 乐段为4+8 的对比性、非方整性结构的收拢型乐段,由c 乐句和b’乐句构成。c 乐句情绪力度要变弱,注意词语“gnoa”“taio”连音线处的连读,罗西娜想起了可恶的监护人医生巴尔托洛阻挡自己和心上人在一起,旋律节奏变快,多小节的重复音叙述着罗西娜不满医生对自己的囚禁以及心中燃起怒火,旋律中连续十六分音符唱出了罗西娜坚韧勇敢的性格。b’乐句情绪力度要加强,在罗西娜心中燃烧着火热爱意、呼唤着自己的心上人“林多罗”时,歌曲迎来了第一部分的高潮,这部分使用了经典的“罗西尼式渐强”创作手法,音区大段高音区的音阶上行使歌唱的情绪力度与演唱气氛逐渐升高,连续高音的不停上行模进体现了歌唱者卓越的演唱技巧,华彩乐段最高音处达到了High D,演唱高音时一定要做到快深稳的呼吸,在呼吸的同时气息要搭好共鸣腔体,这样高音才不会刺耳单薄。流畅的气息准备、准确的发声以及声带的积极闭合,才能完成咏叹调中具有张力的高音。(见例1)

间奏一共12 个小节,变换节拍为4/4 拍,速度变换为Allegro moderato,意为中快板,即比快板稍慢。提示该间奏这一部分的音乐速度要慢一些。间奏承接了第一部分罗西娜憧憬爱情的火热心情的结束引出第二部分的罗西娜叙述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评价,它不仅对前面的音乐主题的发展做了进一步描述,同时也引出了第二部分音乐的新的发展主题,最终和声发展结束在主和弦上完满终止,为接下来的剧情出现铺垫好了音乐情绪。

第二部分B 部音乐速度变为小快板Leggiero,意为轻快的。由C 段、D 段、D’段构成。C 乐段演唱情绪力度稍弱,罗西娜缓缓地唱着自己是多么的温柔、娴静、听话顺从,演唱这句的时候要注意发音清楚,同时旋律中三度音程下行模进处要把有连字符的词语唱对,咬字要轻快清晰。D 乐段罗西娜唱着虽然她温柔又听话,但是谁要是干扰了她的计划,她也会像毒蛇般狡猾,这旋律中连续的音阶下行伴有连音线处要连贯地唱,中途不能换气,语气要积极坚定控制好气息,体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情绪的变化。演唱者在演唱中的发音要以原音为主,强拍上连续同音的词语咬字要清晰准确,注意清浊辅音的轻读与重读。D’乐段是变化重复乐段,“faro giocar”这一句旋律是连续快速的八度以内音程大跳,演唱时非常考验演唱者的高音技巧,在演唱前要准备好气息,完全放松地打开共鸣腔体,注意声音的颗粒性。乐段结尾处有多处都是华彩乐段,最高音处乐谱人声旋律部分达到了High E,声音要快吸、慢吐、不能漏气,要注意气息的力量与弹性,声音要灵活有力,要唱的短促、清晰、富有弹性,字头的音可以稍作强调。(具体见例2)

(例2)

罗西尼笔下的咏叹调与意大利传统正歌剧中咏叹调的演唱不同,罗西尼咏叹调中的华彩乐段要求独唱者准确地按照谱面演唱,不可以即兴发挥随意修改音高与节奏。咏叹调中的华彩乐段通常难度较高,要想使得声音够高、传得够远,便要恰当地运用共鸣,连续的高音要始终保持头腔的共鸣才能使高音圆润、好听。演唱者想要很好地完成华彩乐段的演唱,共鸣、呼吸、咬字、表演,这四个元素必不可少。演唱者不能只有炫技般的音高却没有灵魂与感情,要把自己融入到歌剧的人物情绪当中,罗西娜不仅温柔娴静,还聪明伶俐,面对爱情她无比坚定、无比勇敢,演唱者的声音要完美,情绪也要融入到表演中,声音要张弛有度,真声与假声处的衔接要自然不突兀。表演中既要体现出罗西娜情窦初开的活泼俏皮,又要充分展示女高音的声音技巧。

音乐可以抵达听众内心深处,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观众共鸣,动听的音乐常常可以洗涤人的心灵,触动内心深处的柔软。想要完美地演绎一首咏叹调作品需要在演唱时注意旋律中节奏的强弱、递进的速度、音乐术语的提示以及乐句的情感处理,每一处演绎都要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伟大的作品。

猜你喜欢

喜歌剧罗西尼咏叹调
浅析法国喜歌剧
内涵大师罗西尼
“遇到熟人”的礼节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喜歌剧《拉克美》音乐中的“异域主义”研究
人生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