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亚残运会,向梦想和拼搏致敬!

2023-12-01任日莹

杭州 2023年20期
关键词:残运会场馆残疾人

文|任日莹

心相约,梦闪耀。10月28日晚,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完美落幕。在动人的旋律和美好的祝福中,熊熊燃烧了7天的主火炬塔缓缓熄灭,正式宣告杭州亚残运会圆满结束。这意味着杭州实现了“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承诺,也代表中国再次向世界奉献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赛场拼搏,铸就精神高地

杭州亚残运会,迎接了来自亚洲44 个国家和地区3100余名残运健将。开幕式上,文艺表演《心相约》拉开了杭州亚残运会的帷幕。一朵金色的桂花飘入现场,“金桂仙子”牵起视障小女孩的手,徜徉在桂花纷飞的美丽秋色中……

五天的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可圈可点。中国代表团实现四连冠,获得214 金167 银140 铜,打破12 项世界纪录、36 项亚洲纪录,取得了亚残运会历史最好成绩。田径、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举重、羽毛球、自行车、射箭等传统优势项目持续发力,摘金夺银,取得182 枚金牌,占代表团金牌总数的85%。

盲人柔道比赛首日,在观众们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中,“00 后”盲人柔道选手史怡婕站上冠军领奖台,拉开了柔道夺金的序幕。中国柔道选手共获得3 金1 铜,史怡婕、刘立、吴玉荣分别包揽1 金,周志伟获1 铜。

女子100 米T11 级决赛上,盲人运动员刘翠青和领跑员陈圣明并肩奋力奔跑的身影打动了全场观众,前任领跑员徐冬林则在看台上为她呐喊加油。两代领跑员助力,帮助刘翠青实现了在“国内升国旗、奏国歌”的梦想。

射击场上,现场播报员刘珏祯见证和播报了“神枪手”黄兴两次打破亚洲纪录。难掩内心的激动,关掉话筒后她情不自禁地欢呼。她说,特别荣幸能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在许多赛场上,也许只有一个冠军,但在这个赛场上,人人都是冠军。在杭州亚残运会的比赛现场,有无数爱相随、心相邀、梦闪耀的精彩瞬间,所有人为坚强拼搏的比赛精神而振奋,为一个个温情的场景而感动。

▲ 杭州第4 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 张之冰/摄

运动员和1.2 万名赛会志愿者,以及许许多多的城市志愿者、保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以专业和用心为杭州亚残运会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这份答卷的背后,是几代残疾人体育工作者的默默奉献!

无障碍设施,彰显有爱无“碍”

“Asian Para Games”是亚残运会的英文,比亚运会“Asian Games”多了“Para”一词。“para”源自希腊语,意为平行、同在。和亚运会平行同在,亚残运会同样精彩。

“我们尽最大努力让残疾人能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杭州市残联理事长杨英英说。亚残运会期间,亚残运村内的无障碍设施,细节处处透露暖意。宽度为1.2 米的无障碍安检通道,可供轮椅轻松通过;动线起伏处均加装坡道,便于轮椅通行;亚残运村提供的约1100 个无障碍床位,为部分重度残疾运动员配备高矮陪护床,房间内紧急呼救按钮、防撞条、圆角家具一应俱全。

▲ 杭州第4 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 张之冰/摄

▲ 杭州第4 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 张之冰/摄

走进各竞赛场馆,运动员在无障碍洗手间内可以做到“听声辨位”;赛场内都设有无障碍坐席、低位按键、低位扶手、没有台阶和陡坡的室内通道及盲道。盲人门球训练基地的户外草坪上,有一块专为导盲犬定制的暖心休息区。“休息区全天候开放,为了给导盲犬提供舒适的环境,场馆还搭建了遮阳棚,避免雨淋和强光照晒。”场馆改造项目负责人张利明介绍。

为了让残障人士出行更便利,杭州提升了城市道路75 条段、盲道3000 余公里、缘石坡道2.9 万处、城市人行天桥地道50 座、无障碍公厕1600 余座,实施老旧小区电梯改造1000 台,建成“红色阵地”无障碍示范点260 余处、公交站台3500 余处,推出300 辆无障碍巡游出租车,打造了以西湖、良渚、运河等世界遗产为核心的5 条无障碍旅游线路。

“来到杭州之后,交通出行非常便利,这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让我感到欣慰。我也计划之后和我的家人一起到杭州游玩。这里的人们都很友好,杭州的一切都很美好。很高兴通过亚残运会的举办,让杭州这座旅游城市变得更加‘无碍’。”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说。

杭州亚残运会的温暖不止于此。在亚残运村举行的“非视觉”摄影展,展览作品全部由视障人士拍摄。志愿者会现场讲解摄影展背后的故事,帮助参观者们戴上眼罩,体验“非视觉”摄影。为了帮助运动员们了解中国文化、了解杭州,亚残运村还安排了学中文趣味体验。

此外,杭州启动了亚运文明驿站助残服务。220 个市级亚运文明驿站、314 个区(县)级亚运文明驿站、3400 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串珠成链、全情服务,成为一条靓丽的城市志愿服务“风景带”。

赛会之后,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快要离开了,我有点伤感,但我认为,没有人会忘记这届亚残运会!”10月28日下午,杭州举办的亚残运会闭幕式集结酒会上,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显得有些不舍,他对本届亚残运会做出了高度的肯定,他表示这届亚残运会改变了世界对残疾人的认知,杭州亚残运会总结的宝贵成果将持续推动亚洲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只要给残疾人创造友好平等的环境,残疾人可以做到任何事情,杭州成功向世界传递了这一信息,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家和政府加入进来推动无障碍发展,这是杭州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之一!”马吉德·拉什德说。

从1984年首次参加残奥会以来,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不断突破自我,在竞技赛场绽放。

进步不局限于体育。以亚残运会为契机,杭州全面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连续五年把助残类项目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同时,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保障就业优先。本届亚残运会,杭州有60 名残疾人火炬手,还有数百名残疾人艺术家、表演家、文创工匠等参与开、闭幕式和亚残运村各类活动,彰显残健融合与平等共享。

“借助亚残运会东风,杭州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迅速。未来,杭州将继续做好三件事:一是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做好场馆赛后利用,让更多残疾人走进场馆享受运动快乐;二是积极举办残疾人体育赛事和活动,常态化举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专项体育赛事等,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三是加快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为残疾人体育健身提供更专业指导,让运动改变生活。”杭州市残联理事长杨英英说。

当澎湃的体育激情与不屈的生命意志相遇,无惧挑战的生命之美熠熠生辉。杭州亚残运会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也开启新的篇章。携手同心筑梦、共绘美好未来!

▲ 杭州第4 届亚残运会轮椅篮球项目小组赛 张之冰/摄

▲ 亚运场馆无障碍环境检查小组赴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开展专项督查体验

猜你喜欢

残运会场馆残疾人
杭州亚残运会倒计时200 天 所有场馆均已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浅谈残运会解说评论员应坚守的原则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
场馆风采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