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公园新玩法(2023年 第40期)

2023-11-30

新民周刊 2023年41期
关键词:中山公园园艺市民

上期封面

因為之前撰写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的专题,多年未走进公园的我有机会走访了沪上几大老牌公园。原来在上海,许多公园已经跳出“几棵树、几块草坪、几张凳子”的传统设计,变得富有内涵。

变化始于2021年——上海7个区的绿化市容等部门、3座市属公园、16座区属公园和8所院校分别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形成一个个以拓展公园功能为主题的“团队”。至今,上海45座公园已成功“变身”,完成“公园+”主题功能的拓展提升,深度融合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元素。

最近我去复兴公园采访,这座公园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是上海市中心唯一的法式园林风格公园。

2021年,黄浦区公园建设联盟艺术中心成立,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辰山植物园、上海音乐厅等一批高校、博物馆、艺术馆等的加入,为复兴公园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环复兴公园艺术季”,诞生了一大批公共艺术作品,在公园和街区落地。

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新事物,上海全市目前共建成106座市民园艺中心,建立了由341名专家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园艺师队伍,把绿化服务送到市民身边。

靠近上海中山公园2号门,有一幢透明玻璃建筑,鲜花绿植环绕里外,内部设有咖啡吧和桌椅,这是今年9月启用的中山公园市民园艺中心。原先这里是仅供内部使用的公园温室苗圃,如今更新成为向市民开放的园艺会客厅,为市民提供园艺科普、养花咨询、绿植零售等服务,并提供园艺布置、花园及阳台设计等个性化服务,同时每月开展园艺大讲堂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说到底,公园要增加或提升什么功能,还是要由老百姓说了算。你对公园又有怎么样的期待? (应琛)

猜你喜欢

中山公园园艺市民
中山公园的郁金香 谢竹安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美丽的中山公园
园艺系
园艺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中山公园改造中的树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