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1 483 例肿瘤患者意外抗体的分布及特点

2023-11-30张海宇张珂伍鸿洲钟立军王左张桂华封彦楠陈莉代炼万珊珊

中国输血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血型阳性率抗体

张海宇 张珂 伍鸿洲 钟立军 王左 张桂华 封彦楠 陈莉 代炼 万珊珊

(四川省肿瘤医院1.输血科;2 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41;3.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红细胞血型抗体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 目前,除抗-A、抗-B 外,有更多血清抗体被发现, 如Rh 血型系统中的抗-D、抗-E 等,因无规律性,被称为意外抗体[1-2]。 据文献报道,我国意外抗体检出率3‰[3],因我国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37.3%[4],尤其是接受化疗的患者[5],需要输血治疗予以纠正患者贫血,了解肿瘤患者意外抗体分布情况,筛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对于预防或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6-7]。 我们通过对111 483名住院备血和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肿瘤患者意外抗体分布特点,探讨其产生影响因素等,旨在提高肿瘤患者输血疗效、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分析2004 年1 月—2016 年12月本院申请备血及治疗用血患者111 483 名,男性46 052名,女性65 431 名,年龄1~98 岁。 纳入标准:患者均术后病理检查或经穿刺活检或内镜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有原发性、单发恶性肿瘤、转移瘤、同时患有2 种及以上恶性肿瘤;在检测中检测出意外抗体的患者,排除标准:病历不完整或缺少诊断的患者;意外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诊断为贫血的患者;良性肿瘤患者。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SCCHEC-02-2023-085)。

1.2 试剂与仪器 2004 年1 月—2016 年12 月,ABD 血型定型卡、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抗体筛选细胞、ID-Incubator 37SI孵育器、ID-Centrifuge12 S Ⅱ离心机(均为美国Bio-Rad 公司)、ABO 血型反定型试剂(自配),抗体鉴定谱细胞(由成都市血液中心参比实验室提供鉴定)。 2016 年1 月—2022 年12 月,ABO 血型反定型试剂、抗体筛选细胞、抗人球蛋白检测卡、LB-C02-1 试剂卡孵育器、LB-3000 医用离心机(均为江苏源博生物),抗体鉴定谱细胞(由成都市血液中心参比实验室提供鉴定)。 所有试剂及检测卡均在有效期内。

1.3 分析方法

1.3.1 意外抗体检测及鉴定 ABO 血型正反定型、意外抗体检测采用微柱凝胶法,意外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重新采集血液标本送成都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 以上所有操作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8]的实验室操作和试剂说明书进行。

1.3.2 观察指标 统计2004 年1 月—2022 年12 月住院患者备血和输血患者进行意外抗体检测阳性率,观察性别、血型、肿瘤疾病、输血史、妊娠史等的意外抗体种类分布及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性别、年龄、血型、输血史、妊娠史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

2 结果

2.1 意外抗体检测结果 纳入的111 483 名患者中,有输血史19 521 名,无输血史91 962 名,妊娠史59 227 名,无妊娠史6 204 名。 意外抗体检测阳性者1 176 例,男性444 例,女性732 例,有输血史448 例,无输血史728 例,或妊娠史661例,无妊娠史71 例,共检测出阳性1 176 例,阳性率为1.05%(1 176/111 483),Rh 系统占17.86%(210/1 176),其中抗-E占16.33%(192/1 176),MNSs 系统占14.03%(165/1 176),抗-M 占7.99%占(94/1 176),Lewis 系统占5.19%(61/1 176),抗-Lea4.76%(56/1 176), 混合抗体占7.48%(88/1 176),自身抗体占5.61%(66/1 176),特异性待定抗体和未检出抗体占38.18%(449/1 176)(表1)。

表1 1 176 例意外抗体特异性分布

2.2 肿瘤患者意外抗体产生单因素分析 见表2。

表2 111 483 名肿瘤患者的意外抗体阳性产生的单因素分析(n,%)

2.3 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意外抗体分布 见表3~4。

表3 1 176 名肿瘤患者意外抗体阳性例数和比率(n,%)

3 讨论

目前研究发现,输血患者中存在2%~3%意外抗体[9]。本研究输血患者中的意外抗体阳性率2.29%(448/19 521)(表2,P<0.05),与文献报道接近。 本研究通过对111 483 名肿瘤手术备血和输血患者的意外抗体检测,共检测出意外抗体阳性1 176 例,意外抗体阳性率为1.05%(1 176/111 483),高于李喜莹等[10]报道的肿瘤患者意外抗体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中0.53%的阳性率,低于任栋等[11]报道的恶性肿瘤患者意外抗体分布及输血疗效分析中阳性率为1.71%。 同时,本研究中1 176 例意外抗体阳性,男性检出阳性444 例,阳性率0.96%(444/46 052),女性检出阳性732 例,阳性率1.12%(732/65 431),提示在意外抗体检测的过程中,女性抗筛阳性率更高(P<0.05)。 Gammeren 等[12]研究也认为临床输血患者中,女性意外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男性,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肿瘤患者1 176 名意外抗体阳性中,其中抗-E 16.33%(192/1 176),抗-M 7.99%(94/1 176),抗-Mur 5.70%(67/1 176),抗-Lea4.76%(56/1 176),Rh 血型系统抗体占17.86%(210/1 176),MNSs 血型系统抗体占14.03%(165/1 176),Lewis 血型系统抗体占5.19%(61/1 176),在李喜莹等[10]报道的肿瘤患者意外抗体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中Rh血型抗体占比20.78%,MNS 血型抗体占24.31%,Lewis 血型抗体占26.67%,与上述报道中,本研究Rh 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17.86%略低于文献报道,MNSs、Lewis 血型明显低于文献报道。 Mur 抗原相应的抗-Mur,逐渐成为中国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红细胞意外抗体之一,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胎儿新生儿溶血病[13],日益受到国内临床输血界的重视。本研究发现抗-Mur 的阳性率高于抗-Lea,因此临床输血中,因大多国产抗筛细胞中含有Mur 抗原,所以实验室尽量配置进口和国产细胞使用,避免漏检抗-Mur。 本研究混合抗体占比7.48%(88/1 176),其中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同时存在,有必要以后再分类研究探讨,自身抗体占比5.61%(66/1 176),自身抗体阳性率占比略高于李喜莹等[10]报道的3.92%的阳性率。 本研究中非特异性抗体占比38.18%(449/1 176),明显高于马娜等[14]报道非特异性抗体14.69%的占比,这可能由检测人员检测水平、抗筛细胞、凝胶卡片、患者疾病、药物等相关因素影响导致,所以输血科及血站需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包括人员,试剂,患者病史的了解。 在本研究中有10.46%(123/1 176)患者抗筛阳性,曾与临床沟通是否明确抗体特异性,临床表示用血几率不大,暂未进行抗体鉴定,本研究显示ABO 血型之间与产生意外抗体阳性有显著相关性,AB 型和A 型更容易产生意外抗体,O 型产生抗体阳性率最低,此次研究结果,有待其他学者进一步研究佐证。

本研究中,1 176 名意外抗体阳性的患者中,阳性率前3位的是肺癌16.67%(196/1 176),子宫癌16.24%(191/1 176),肠癌10.12%(119/1 176),肺癌患者因手术切除范围越大,手术时间长,增加了血液流失量,术后心肺功能受影响,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导致的组织携氧量下降,多次输血的可能性越大[15],从而产生意外抗体机率增加。 子宫癌、肠癌等因患者存在长期失血,特别是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等多种因素增加患者输血次数,也会产生意外抗体机率增加;从肿瘤发病部位看,消化道肿瘤27.99%(329/1 176)、妇科肿瘤24.84%(292/1 176)和呼吸系统肿瘤16.67%(196/1 176),头颈部肿瘤阳性率9.99%(117/1 176),泌尿系统肿瘤阳性率4.51%(53/1 176),血液淋巴瘤阳性率4.17%(49/1 176)。 可见,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肿瘤患者长时间贫血或反复失血,需要多次输血治疗有关[16];从病种分析,产生意外抗体机率较高肿瘤为:淋巴瘤11.11%(49/441)、子宫癌9.08%(191/2 102)、肾癌2.57%(30/1 169)、卵巢癌2.27%(67/2 958)、胃癌1.85%(67/3 631)(表4),可以看出淋巴瘤阳性率占首位,这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长期贫血,需要多次输血治疗有关,而且部分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是产生意外抗体机率较高的原因。 研究表明,胰腺癌、胃癌、肠癌、胆道癌等多种肿瘤可以发生红细胞Lewis 抗原丢失现象[17],亚洲人群中抗-Lea亦是最为常见的同种抗体,本研究发现患者的抗-Lea占比4.76%(56/1 176),全部Lewis 系统抗体占5.19%(61/1 176)。 Lewis 抗体为盐水抗体会干扰血型,一部分Lewis 抗体会导致输血反应[18],Lea抗原是CA199 的前体物质,可诊断和预后肠癌及胃癌。 本研究发现抗-Lea的阳性率高,因此临床输血中可关注Le(a-b-)此类肿瘤患者,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由于体内的病理性变化,放、化疗等原因引起的失血,需要进行输血,以缓解患者贫血症状,对患者的意外抗体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输血的副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的筛选方案,以提高输血效率,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在抗筛检测方面应加大力度。

表4 111 483 名不同肿瘤间意外抗体分析(n,%)

在临床输血实践中,Rh 血型系统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 Rh 血型抗原最为复杂,其中D、E、C、c、e 5 种抗原有很强的免疫原性,相关血型抗体对输血的不良影响超过了ABO 血型系统以外所有其他血型抗体的总和,与临床输血安全、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等关系密切。 一旦患者体内产生Rh 相关抗体,将会造成配血困难,延误患者输血治疗。 因此,Rh 表型分型检测和相容性输血在输血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9]。 肿瘤患者是临床中一类比较特殊的用血人群,具有用血次数多、用血量大等特点,血型意外抗体的检测对肿瘤患者来讲至关重要,一旦发现意外抗体检测阳性,鉴定出抗体特异性并为其筛选相应的抗原阴性红细胞进行输注,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风险,保障肿瘤患者的输血安全。 本研究经提示,年龄>60 岁、输血史、ABO 血型、Rh 血型,肿瘤病种等均是意外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提示输血史会使患者意外抗体阳性率升高,年龄>60 岁,有输血史的患者意外抗体检测阳性率相对较高(P<0.05),临床必需引起足够重视,此类患者如需进行输血治疗,务必进行意外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相容性试验,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20-24]。 本研究显示女性产生意外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妊娠史与意外抗体无显著差异性,这与很多研究报道相反,我们认为对此结果有点质疑,希望以后进一步深究。

综上所述,以本研究中肿瘤患者意外抗体分布的特征为依据,有必要对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等患者进行意外抗体检测。 输血科有必要对肿瘤患者进行Rh血型同型输注以避免产生同种抗体。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进行MNSs、Lewis 等血型同型输注,比如,输血科可提前筛出库存血Rh、MNSs、Lewis 等血型系统抗原,尽量做到精准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型阳性率抗体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Gly-HC1/EDTA放散法用于HDN抗体放散试验的确认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