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休闲公园规划设计探讨
——以监利县西门渊生态休闲公园景观项目为例

2023-11-28邱玲燕

四川水泥 2023年11期

邱玲燕

(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0 引言

从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考虑,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拓展与整合设计,需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创造出多样的空间层次,将休闲、活动、观光、运动等功能与绿色生态相结合,打造生态性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本文结合监利县西门渊生态休闲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从功能上、文化上、生态上对场地进行分析后,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1 项目概况

西门渊公园位于监利县中心城区西南端,东北两侧以荆江干堤为界,滨江带岸线长约2km,基地面积约为1.2km2。公园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工程范围为基地的西北角核心区,基地面积约340亩,拟建城市生态性休闲公园。一期工程范围内部地形较为平整,大多为草地植物,少部分厂房建筑。地块紧邻水厂,周边有少量的苗圃疏林。

2 总体定位及设计构思

2.1 总体定位

目前监利县缺乏城市休闲性公共空间,如日常休闲的活动场地、儿童游乐、户外运动、游览观光场地等等,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西门渊公园景观规划重点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闲、健康体育、自然生态等角度出发,着重对当地生态景观的缺失与市民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缺乏进行规划弥补。西门渊公园规划设计定位结合城市远期发展规划和市民需求,以“写意山水、沐浴阳光”为主题,打造“生态休闲、生态观光、生态运动、生态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性休闲公园,拟将西门渊公园建造成一个生态环境优良,娱乐项目齐全的综合性公园。西门渊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还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满足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休闲游赏活动需求,并对环境保护、城市面貌展示、社会形象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设计构思及原则

设计以“写意山水、沐浴林光”为主题,将生态自然之景纳入景观规划中,以生态为核心,发展多样化活动为重点,将其设计为自然生态、知性溯古、健康活泼、写意风情的公园。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注重完善居民的休闲生活,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尊重本区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3 功能结构规划设计

根据西门渊公园的现状分析功能需求,规划总体功能结构为:“一个中心、三轴、八大主题景观区”的布局,如图1所示。设计以阳光草坪为中心,根据各功能区特点,将各个主题景点的游线呈环状联系起来,形成总体平面布局图,如图2所示。

3.1 一个中心

以阳光草坪为中心,设计因地制宜,对草坪形态进行微地形设计,使之与公园的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阳光草坪主要分为风筝草坪、露天剧场和休闲林带3个区域。

3.2 三轴

以中心草坪为轴线核心,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形成3 条不同的主题轴线,即:生态休闲轴、生态观光轴、生态运动轴。不同的轴线呈现不同的景观,层次丰富,主题鲜明。

3.3 八大主题景观区

(1)市民活动广场。市民活动广场位于公园主要出入口上,是公园最大的活动广场,由大面积的硬质铺装组成。设计中将监利县历史大事件、容城八景等城市文化进行融汇,利用主题雕塑(见图3 所示)、构筑物、景墙等景观元素演绎出来,形成具有灵韵的市民活动广场。

(2)绿影仙踪区。绿影仙踪区位于公园主入口的东南侧,设计以绿色为背景,山与林为主题(见图4 所示),在人行步道上布置四季花廊,不仅增添空间的趣味性,同时打造绿色生态廊。

图4 绿色为背景的绿野仙踪区

(3)儿童沐浴趣园。儿童沐浴趣园是以小型游乐空间为主,提供青少年及儿童游玩设施。设计将游乐园与绿色森林结合(见图5 所示),给予儿童游玩、体验和学习的彩色空间,营造出“生态、欢乐、时尚、朝气”的绿色体验式儿童乐园。

图5 儿童沐浴趣园

(4)入口森林大道。森林大道为公园的次入口,设计道路两侧以茂密的树群为主,形成林荫大道,广场上布置具有现代特色、简洁的树阵。

(5)健康运动区。健康运动区主要是提供青年人运动的空间,设计有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滑板区等各种运动空间,打造绿色健康多样化的活动场地。

(6)风情休闲街。风情休闲街整体建筑风格以自然生态为主,采用自然的木头、毛石等天然材料作为建筑主要的材料,体现其生态性、绿色环保性(见图6)。商业街不仅给公园带来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同时还给公园增加了经济效益。

图6 风情休闲商业街

(7)花卉展示区。花卉展示区主要有苗圃基地(见图7)、植物观赏园、历史名人雕塑群等。设计充分利用花卉的特性,将自然融入到展示区,增设人与植物的互动空间,融入多种生态观光的重要元素,打造成公园重要的科普文化基地。

图7 花卉展示区

(8)林栖谷隐。林栖谷隐区域主要提供老年人活动空间,设计有太极广场、林间棋舍、漫步栈道等功能性的活动空间,体现其自然优雅的生态娱乐环境。

4 景观节点布局

根据规划布局及总体功能框架的确定,在明确了公园出入口位置、主要园路的范围后,根据各区的功能要求分布,通过入口广场节点与公园一级园路上相应的景点的关系,确定各景区各自主要的景观节点和次要景点。

4.1 景观动线布局

园区交通主要分为三个层级,即外围交通出入口、园区内部主要道路、园区步行通道。设计重点突出城市人流可达性,车流方便可达以及合理的停车场布置。强调园区游线的合理性,游园时间与休息节点的控制;按照不同的游览路线,布置合理的景点聚集空间。园区内主要交通道路与各个出入口、停车场紧密结合,做到人车分流、安全合理。本着安全性、多样性的原则,根据景点设置,布局“线、面”结合的步行交通网络,保证易达性和安全性,步行道形式多样,多采用硬质铺装、木栈道、嵌草砖等形式。

4.2 景观视线规划

景观视线规划以“聚合、开敞、引导”不同的方式来营造不同景点的视觉效果。以中心草坪为核心,以“聚合”式景观视线为主;主入口轴线上以“开敞”式景观视线为主,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进深感;围绕中心草坪以“引导”式景观视线为主,达到四周对景、曲径通幽之视觉美感。

4.3 具体的景点布局

具体的景点布局主要考虑园区内场地建设的条件和城区人流到达的便捷性。设计以阳光草坪为中心,有明确的视觉中心,其他景点都是结合场地和功能配置沿着四周布置,根据游赏心理,通过空间组织游览路线形成环形序列的八大主题功能景点。

5 种植设计

植物配置设计从园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出发,因地制宜,从游园者的角度来思考植物空间配置,体现和强化各区域空间主题,承接和加强景观空间主题。遵从以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社会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融合硬质景观塑造一个生态、自然、舒适、四季分明的生态公园景观。

5.1 树种选择

选择景观效果较好的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使公园的植物群落服从于周边整体生态环境。将品种较为丰富的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阔叶与针叶、木本与草本的搭配运用。同时还选用了一些造型效果极佳或者外来珍贵品种的镇园级树种进行点缀,体现独秀于林的景观效果。

5.2 空间手法

在空间设计上主要从游园者的观赏感受出发,从视觉的完全遮挡、适当打开、和完全打开的节奏序列,来达到欲扬先抑、移步换景、层层推进的景观观赏感受。从空间的围合程度可以分为完全打开(开敞草坪、点缀大乔),1/4围合(大乔木组合)、1/2围合(乔木灌木组合)、3/4围合(大中小乔木灌木组合)、完全围合(密林)的五重空间。

5.3 主题塑造

针对不同功能主题空间,选择相应的品种和植物群落呼应其设计主题,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景观的心理需求,使各区域在植物搭配上也各具特色[2]。

6 结束语

监利县西门渊生态休闲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仅仅要满足公园自身的功能性、生态性,更是要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展示城市面貌、城市文化底蕴与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双赢,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