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一揽子“关联事”加“数”变成“一件事”

2023-11-28本刊编辑部

当代党员 2023年22期
关键词:渣土重庆市办理

文|本刊编辑部

秋日江畔,重庆市南岸区长嘉汇广场的游客熙熙攘攘,一栋形如草书“起”字的建筑在秋日的阳光中分外亮眼。这栋“起”字形状的建筑,是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新馆,寓意:奋起!

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以数字化引领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数字是解读重庆发展的密码,也是打开重庆未来的钥匙。

2023 年以来,重庆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深化对“一件事”场景的认识和把握,用好“V 模型”,聚焦发展、服务、治理典型任务,推进数字化集成改革,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下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以数智化全面提升党政机关整体智治能力、高质量发展能力、服务美好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改革成果正在加速形成。

如今,重庆上下经历了“从边学边干,到有点眉目,再到渐入佳境”的蜕变过程,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数字化思维不断形成、数字化认知不断深化、数字化能力不断提升,数字重庆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1月,群众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通过“渝快办”平台办理业务。图/毛长钦

纲举目张 乘“数”而上

“我们将原本要跨部门才能开办企业、注销企业的事项整合为‘一件事’,‘足不出户’在网上一次性办理,开办企业时间被缩减为1天,注销企业时限最高提速75%。”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

对于开办企业,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公积金中心等部门,将以前开办企业涉及的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办理公积金等事项合并为“一件事”,推出了移动端开办企业“E企办”小程序,与电脑端“一网通”平台深度融合,申请人可自由切换终端填报,方便创业者开办企业时一次性办理。

数字化是通向现代化的“船”和“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大战略需要大格局,重庆高度重视整体谋划:2023 年4月25日,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召开;7 月27 日,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召开;10 月31 日,市委再度召开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

市委书记、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袁家军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字重庆建设基本方法,用好体系架构、核心业务梳理、“三张清单”、“一件事”等方法,努力实现多跨协同、整体智治的能力跃升。

“一件事”背后是“若干件事”,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对于各部门而言,工作千头万绪,难免存在事务分散繁复的问题。想象一下,数字化应用是一间“厨房”,业务关联、需求高频的“单项事”则是各种“原料”。通过“厨房”加工,对“原料”进行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把诸多“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

为推动“一件事”改革,重庆推出《重庆市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渝快办”升级版攻坚行动方案》,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推动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方案》推出后,截至10 月底,重庆各级各部门梳理重点领域“一件事”场景67 个,上线运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53个,上线运行“八张报表”“高楼消防”“根治欠薪”等典型应用13个……

“一件事”改革背后,是治理效能的有效增强,是惠民有感的不断显现,也是市委、市政府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坚强决心的真实写照。

梳理架构 加“数”前行

“以前军人退役后需要分别办理退役报到、身份证办理、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等9个服务事项,至少要到现场7 次,提交35 份材料,顺利办完需要37天;现在,退役军人到现场办件次数减少至2 次,材料减少至7 份,时间减少至8 天。”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慎介绍,为重点推动解决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梳理整合相关事项,最终形成“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端出件”的“一件事”联办服务。

梳理架构,是“一件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在“一件事”改革中,为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跑各种各样的部门等问题,重庆坚持需求导向、惠民有感、综合集成、集约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重庆从企业、群众办事实际需求出发,将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需要到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办理的多个相关联的“单项事”合理归集,持续推出一系列主题式、套餐式场景应用,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与此同时,重庆各部门加速行动——

市政府办公厅坚持小切口谋划、小系统起步、急用先行,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53 件,截至目前,办件量超47万件;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梳理26 个“一件事”场景,同步编制应用“三张清单”,建立产业链“知识库—现状分析—动态监测—强链补链—链企发展协同”全闭环发展体系,及时洞察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卡点及风险点;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谋划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防贫监测服务等51个“一件事”场景……

数字重庆建设,这座城市很“走心”。

“梳理架构这些‘一件事’场景,根本点在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唐慎说,“这对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见行见效 聚“数”谋远

8月15日,九龙坡区锦龙路。

“前端采集设备自动识别到一辆冒装未密闭渣土车。”接收到信息后,执法人员通过数字化手段很快找到这辆冒装未密闭的渣土车,随即前往渣土车所在工地进行处置,并根据处置结果及时在系统内进行反馈。

一直以来,渣土车管理存在违规事件发现不及时、管理方式效率低等问题,监管部门间也未建立有效协同机制,存在“多头管、交叉管、都不管”等“数据孤岛”现象。

抓住关键,找准重点。为加强对渣土车违规事件的高效、精准处置,九龙坡区率先开展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上线“渣土车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将渣土车监管环节由12 个压缩为8 个,在提升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渣土车违规事件的管理效果。

当下,仍有一些地方频频出现“证明多、办证难、办事难、系统多”的问题,甚至开设“马上就办”却“办不成事”窗口,从表面上看是服务态度的问题,根子上是服务能力的问题——没有全面拥抱数字化。

立足“一件事”改革,重庆市各区县不断拓展“一件事一次办”的服务范围,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加强事项的集成办理,让“满意”从“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无止境。

重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塑造数字变革新优势,推进“一件事”场景谋划,推动重点领域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形成一批“一件事”多跨协同的数字化应用——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城市建设事务中心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通城管、交通、镇街的“数据孤岛”,推出“共享电单车监管一件事”服务,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推进调解前置工作与“一件事一次办”便民诉讼服务体系相结合,通过“鉴调一体”利企便民,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重庆市合川区行政服务中心充分运用“渝快办”平台,整合“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套餐服务,实现“一张表申请,一张网办理,一站式服务”,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办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数字重庆建设绝非易事,只有认真办好“一件事”,推动办好“一类事”,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才能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成就感、惠民利企的获得感,用量变引发质变,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渣土重庆市办理
探索创新 开辟渣土管理新路径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要规范办理不动产登记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室内模型试验
固结稳定渣土性能试验研究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