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微知著,鉴往知来

2023-11-27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综合板块教学策略

【摘 要】“综合”板块在语文中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该板块题型进行分析,可以管窥中考全貌,把握中考走向。本文在分析2023年广西中考语文卷真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师生备考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西中考;“综合”板块;教学策略

“综合”是2023年广西中考语文卷的第三大题,从前几年的北部湾中考试题,到2023年的参考样卷,直至2023年广西中考试题,这个板块在命题的内容、题型、结构、赋分等方面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综合”板块题型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一见中考全貌,把握中考走向。

一、原题呈现

(2023·广西)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班级召开“播撒想象的种子”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名著中知想象】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在班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3分)

我们在名著阅读中感受到了想象的魅力。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虚构了一个魔幻世界,赋予孙悟空多种超凡本领,比如①____;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想象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②____,带领团队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艾青诗选》中,艾青曾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表达③____的感情。

(2)【任务二:想象中话未来】班会上,同学们就“未来生活”的话题发挥想象,积极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要求清楚、连贯、不偏离主题。(3分)

主持人:同学们好!未来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小广:①____。

小西:没错,人们只要报名参加星际旅行团,就能乘坐太空飞船到达火星。

壮壮:大家都说太空,我来说说未来地球吧。②____,虽然没有红绿灯但交通秩序井然。

美美:我也来说说,未来海底会建立“鲲龙”科考站,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积极发言。让我们③____ 。

(3)【任务三:实践中谈想象】班会上,因小发明获奖的壮壮分享了他的心得:“想象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壮壮的发言引发了你的思考。请就“想象与创造的关系”表达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4分)

二、试题分析

这三道小题的配合与安排,充分体现了“综合”的特性:从内容来看,分别考查名著阅读、口语交际、观点看法;从题型来看,分别涉及填空、对话、小议论。若从命题逻辑和答题情况来审视,其特点可归结为四个关键词:遵标、扣本、依样、有变。具体分析如下。

(一)遵标

遵标即遵从课程标准。这里所说的课程标准,是指2011年版课标和2022版课标(以下分别简称为“旧课标”和“新课标”)的有机合并。因为新课标的推广和执行有一个三年的渐进期,所以2023年及之后两年的中考,还不能马上完全弃旧用新,而是仍以旧课标为基准,但会也尽量考虑到新课标中的新表述,呈现出旧课标向新课标过渡的特征。

这三道小题都被纳入“‘播撒想象的种子主题班会”这一情境任务的框架之中,非常符合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的要求。

第(1)小题是对三部名著内容的简单识记。有教师认为,这道名著题考得太简单了,其实这个难度是现实的和适宜的,因为课标对于名著阅读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到了新课标,这一要求更细化深化了: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2)小题,在情境对话中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本小题落实了新课标的诸多要求: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交流,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3)小题考查观点的表达和论述,是口语交际和议论文写作的合体,落实的新课标要求是: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二)扣本

扣本即紧扣课本,或是涉及课文的内容和表述,或是来自课本上的练习题目。例如第(1)小题,填空①的答案就在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的“名著导读”之中: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副钢筋铁骨,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填空②的答案在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的“名著导读”之中: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填空③的答案则来自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活动任务一:这几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2)和第(3)小题,答案虽然不能从课本中原样照搬,但课本也多次给出了学习任务和学习指导,让学生在不同学段都有所训练,如单元任务——新闻采访;口语交际——应对,即席讲话,讨论;写作——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

(三)依样

依样即依照2023年廣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样卷。因为2023年是第一次广西全区中考命题,师生心里没底,所以有关部门提前半年出台了一份参考样卷,以起到示范和指引作用。样卷中的“综合”板块是这样的: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三年十二部名著,我们沉醉在阅读的世界里,感受沉寂时光中生命的华彩;我们遨游在文字的海洋里,体会与他人分享阅读的快乐。作为名著阅读推广大使,你受邀返校参加一个名著读书会。

(1)谈体会。在读书会上,你将围绕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发言,谈体会、说启迪。请列出你发言的要点。(3分)

(2)说计划。在读书会上,你还分享了“初中经典名著分类复习计划”,所分享的计划表(如下)中,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补充。(3分)

(3)论管理。读书会上,有同学对你分享名著分类复习计划时提出的有关“时间管理”的建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下)。你需要针对此人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4分)

从样卷到中考试卷,虽然考点、题型有所出入,但其中一脉相承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都是名著+说话+小议论的组合。

(四)有变

试卷对于样卷的承接,也并非亦步亦趋、一成不变,在一些小细节上,还是有求新求变的呈现,例如第(1)小题名著阅读的填空,从名著的篇目、分类、读书方法三个考点简化为名著内容一个考点。第(2)小题说话的设题由个人发言改成了相互对话。第(3)小题的小议论则由驳论变成了立论。这些变化,应该是出于避繁就简、降低难度的考虑而设计的。

三、教学对策

(一)以标为标

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所以教师一定要研读、用好新旧课标,发挥其指南针和风向标的作用,既要叩问旧课标,也要解锁新课标,在新旧关联中把握中考命题的趋势和规律。

例如上述试题中第(2)小题所呈现的情境题型就很重要。对于情境的提及,旧课标只有8次,而新课标达到了49次之多。由此可见,以情境为载体必将成为中考命题的热门和趋向,甚至要达到“无情境不命题”的地步。2023年的中考试题中,其设计的主题班会作为答题背景于学生的答题思维无明显干涉,但明年试题的命制必定向着情境与答题的深度绑定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多训练包含情境、任务的题型。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对于学业水平考试有了专门的表述,从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命题要求三个方面做了严格的界定和详细的要求。遵循课标,还可以让教师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安排教学,不至于多走弯路,劳而无功。例如对于广西中考语文卷,有不少教师对于名著的命题颇有微词,觉得题目出得太容易、太单一了,既无难度,也无区分度。但我们不妨来看课程标准中对于名著的要求:在旧课标中,只有简单一句话,即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到了新课标,才细化、深化为一段话,即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命题虽简易却是遵标依规使然。

(二)以本为本

中考是基于教材的考试,考点不会脱离课本知识,所以教师必须立足课本,用好教材,博观厚积,固本筑基,扎实备考,不遗漏课本上的每处表述和各种训练。

说到对课本的洞悉无遗,需要特别对名著考点的复习加以提醒:统编版教材对于“名著导读”的安排基本都是四个板块组成的结构——作家作品介绍、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2023年中考只针对作品内容进行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方法指导和专题探究就微不足道了,基于以本为本的考虑,还是应该全面关注,不可出现复习盲点。

(三)依样画瓢

中考命题有一定的原则,强调继承与创新兼顾,选拔与导向并重。从继承性和导向性来看,我们的备考就是有迹可循、有样可依的应对。2024年的中考,不确定是否会像2023年提前出一份指导性很强的样卷,但是教师可以把2023年的考题当作2024年命题的样卷,萧规曹随,随势而为。

(四)稳中求变

中考命题肯定不会墨守成规、陈陈相因。无论谁来命题,都会有翻陈出新、不落窠臼的考量。但是这个“出新”应该是张弛有度、适可而止的,所谓“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以求质为圭臬的求变求新,必定是守正之下的創新。所以备考应对,也应该是稳守己阵之下的权宜机变,不必为“求变”而东跑西颠、应接不暇,只需做到“再走一步”或“出门左转”程度的适当延展即可。

以上虽然只是针对中考语文的“综合”板块作一个小样本、小切口的分析,但也可凭此而一窥全豹,鉴往知来。遵标、扣本、依样、有变这四个原则,必将贯穿于备考教学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综合板块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板块拼拼乐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