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
——以华侨大学为例

2023-11-27潘梅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馆员数字化数字

潘梅蓉

(华侨大学图书馆,福建泉州 3620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2022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在国家数字产业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引发的数字城市、数字产业及数字社会的建设背景下,各行各业将数字化战略作为组织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探究产业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承担着为科研创新和教学发展提供服务的重任,以数字化建设战略为引领,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元素,以信息网络为主要媒介,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推动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现高校图书馆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

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

数字化建设一般经历3 个阶段:资源数字化、流程数字化和全面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历来重视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互联网+、5G 等技术创新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完善,这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底层框架支持,但受制于数字化建设战略规划和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更多停留在资源数字化和流程数字化层面。以华侨大学为例,目前华侨大学虽已建成馆藏电子图书服务平台,实现馆藏图书资源和相关服务流程数字化建设,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场景和重点领域,比如文献数据分析、读者行为预测、决策信息支持等,仍未有实质性突破。

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主要特点

数字化这一概念诞生于商业领域,更多地从商业视角而非技术视角定义,信息技术咨询公司高德纳(Catrer)认为,“数字化是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新机会,这是一个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2]。通过对数字化建设相关文献与观点的分析(见表1),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以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引擎,立足读者智慧化需求,全面感知、分析、整合、处理知识服务系统中的信息,通过向高校图书馆核心要素(读者、馆员、知识服务、管理)赋能,服务数字校园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表1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概念梳理

2.1 数字化建设非技术性概念而是战略性概念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数字技术赋能的战略性变革,聚焦于高校战略发展层面,充分发挥战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指导性作用。“在组织战略、商业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三级战略模型中,数字化建设属于商业战略范畴”[10]。

2.2 数字化建设非目标性概念而是过程性概念

数字化建设是基于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要因需而生、因需而变。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基于高校师生图书服务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而延伸的过程性、系统性工程。数字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建设阶段的基础上,推动数据、业务、技术、服务等的重塑融合。

2.3 数字化建设非单点性概念而是全局性概念

数字化建设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架构调整、商业模式创造、管理流程优化、信息技术更新等系统性工程,不是单点性的创新,需要联动高校多个业务部门,融入数字高校建设全局性业务流程。

3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3.1 数字化建设战略缺失

2021 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但目前明确将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或制定数字化建设专项战略规划的高校寥寥无几。以华侨大学为例,华侨大学“十四五”规划提出数字校园建设,对人事、教务、研究生、学工、科研、财务、一卡通等相关业务领域,进行数据采集与集成、数据资源建设、数据管理与治理、数据开放服务等,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数一源,提升学校数据质量和数据共享能力,但在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建设问题具体分析、数字技术与其核心价值等战略决策方面和数字图书馆的战略资产与整合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等都没有准确性的评估,对数字化建设中组织文化的变革及馆员如何快速适应数字化变化等都没有明确的方案。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需要顶层审计,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也需要统筹规划。

3.2 缺乏支持可持续创新的组织架构和组织文化

数字化建设对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有较高的要求,组织要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敏捷性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韦斯特曼提出 “数字化转型第一定律”,也称 “乔治定律”,概括起来就是技术变化很快,但组织变化却慢得多。尽管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出现了不少数字化创新,但这些创新大多是零星的、散发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体系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目前,大学图书馆主要采用分级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主要取决于绩效指标和管理层决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编目、流通、技术等多部门协同,此时这种分级管理组织架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综合性的数字化建设项目不能按照预期目标完成,弊端尽显。同时层级型组织结构不利于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也不利于向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读者服务,制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3 存在数字化建设技术壁垒

诺兰模型将IT 发展分为6 个阶段:引入阶段(lnitia tion)、普及阶段(Contagion)、控制阶段(Con trol)、集成阶段(Imegrebion)、数据管理阶段(Da ta Administration)和成熟阶段(Maherity),并认为从第三阶段某刻开始发展则从计算机管理导向转向数据管理导向[11]。当前大数据、数据底座、元宇宙等新技术、新理念的提出,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由集成阶段向数据管理阶段过渡,数字化建设技术还不成熟。在技术应用方面,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趋于“自成体系”,存在着重复建设、数据孤岛、网络安全等问题,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协调不足,数据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3.4 馆员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图书馆的服务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更严格的要求,图书馆馆员不再是简单地从事图书编目、读者咨询、借还书等工作,其不仅要具备传统图书情报学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方面的知识,强化网络安全、外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目前,高校图书馆存在馆员学术水平较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无法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以华侨大学为例,图书馆56 人,其中本科学历39 人,占比69.64%,硕士学历11 人,占比19.64%,博士学历3人,占比5.35%,专科及以下3 人,占比5.35%,对比专业任课教师,馆员学历较低;图书情报专业和计算机专业领域9 人,占比16.07%,专业知识储备能力不足;“80后”20 人,占比35.71%,老龄化程度明显。综上所述,馆员无论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知识储备都很难适应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要求。

4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策略与建议

4.1 明确战略发展规划

数字化建设战略的制定有助于推动数字化快速、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从战略层面,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和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差异化定位原则编制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一是规划要有明显的前瞻性。作为指导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转型升级的指导性文件,要突出前瞻性,强调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规划要有很强的适应性,要与高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科数字化服务目标相适应。三是规划要有充分的融合性,既包括智能建筑、智能设备、智能系统、专业大数据服务的融合,也要包括数字服务速度、数字服务效益、数字服务价值平衡的融合。四是规划要有持续的开放性,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要素从人员到资源,从空间到服务,从读者到需求,都在不断成长和变化,开放性能够增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适应性。

4.2 推进组织架构扁平化建设

以信息技术创新、区块链共识机制为底层驱动力,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模式和运行机制。随着数字高校建设及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不断扩展,图书馆将承担越来越多的信息收集、加工、保存和利用工作,以满足高校师生多样化、碎片化的信息需求。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很难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加快扁平式组织架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扁平式组织架构的关联性、融合性优势,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纵向衔接、横向协同、共建共享机制,打破传统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壁垒,形成统筹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新局面。

4.3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一是在战略层面,积极参与高校数据治理。价值体系重构是新一轮数字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驱动因素,数据不是一个小规模的数据,而是指整个部门、行业、组织的大数据。图书馆只有参与高校整体数据治理,全面融入数字高校建设,图书馆的数据才能创造更大效益。二是在业务层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应用市场,提供多元化的App,实现图书馆各种各样的业务应用,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能力。三是在技术层面,打破业务与应用的边界壁垒,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共享,实现数据的有序流动,着力构建可扩展、可重复利用的、模块化的信息基础设施,解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或有的管理和技术问题。

4.4 打造符合数字化图书馆要求的专业人才队伍

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图书馆每个成员都是网络链条中的重要节点,具有多重角色与身份,因而要逐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馆员团队,提升各成员的数字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一是要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激发馆员的工作潜能,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让馆员充分融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二是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馆员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物联网,以及图书馆学、文献学等专业知识储备。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以数字化应用效果和师生满意度为评价主线,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原则,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用、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察与评价。最大程度激发图书馆组织架构中每位成员的潜力,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图书馆各业务环节,注重数据采集、数据协同、数据驱动,基于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和决策,以数据赋能图书馆服务创新。

猜你喜欢

馆员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答数字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