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幅以自然为坐标的精神生活图谱

2023-11-26陈璨

全国新书目 2023年10期
关键词:虫声风雅唐诗

◆文/陈璨

《四时的风雅:唐诗里的日常之美》何婉玲 著黄山书社/2023.7/58.00元

何婉玲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山野的日常》,合著《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陪花再醉一会儿》《借庐而居》等。

光阴流转,日月更替,唐诗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穿越漫漫时光,在今天依旧璀璨。唐时文人儒客在纵横笔墨间留下的华彩诗句,于今人而言是深微至理,亦有直抵心灵的温情和惬意。在新书中,作者何婉玲以44 首唐诗为索引,从“好时光”“看花去”“滋味长”“风雅事”四个维度出发,为读者铺展开一幅以自然为坐标的精神生活图谱。

《四时的风雅:唐诗里的日常之美》这一书名简明婉约,“风雅”二字将全书基调收束其中,副标题“唐诗里的日常之美”直抵内容走向。何婉玲沉浸于唐诗,但并非停留在那些绚烂辞藻中醉而不出,她将唐诗丰厚的意味提炼出来,贯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磨出唐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全新之美。“行走”与“感悟”则是何婉玲构建全书文字的关键。通过与自然近距离的接触,她将观察的目光聚向葳蕤草木深处,在采春茶、寻山泉、访古村、游孤山等游历中享受好时光,在紫叶李、榴花、菖蒲、南天竹的巡回踪迹里寻觅生命的真谛,在乌米、青梅、荔枝、莼菜的流连芳香中浅尝生活的滋味,在读书、写作、喝茶、看戏的人生里寻找一种久别的风雅。

萦绕在唐诗的氤氲中品味今时生活,在一种“诗话自然”的线索下,透过唐诗铺陈的背景,寻求万物潜藏在自然细微处的秘密,又在唐诗的风雅意境中解读出超然的豁达与自在,读诗亦读生活,在风雅之中愉悦心灵,这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构建《四时的风雅:唐诗里的日常之美》这部作品的内容时,何婉玲始终秉持着一种疏旷的心境,她并未刻意延展诗句原本的内容,而是主动提取其中的情绪本质,将其融于当下所处的环境,饱读诗句的同时,捕捉珍贵的安然和闲适,甚至可以瞬时消解某种不快。在雨热漫长的夏季,雨凉晴热交替出现,何婉玲选择读《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句的清新自然消解着当季的燥热,也抚平了何婉玲内心的浮躁,她主动接受诗句的洗礼,在读诗的同时作出遐想:“此时,最适合去曲院风荷看荷花,带一把伞,晴时遮阳,雨时遮雨。曲桥、绿荷、亭阁、碧空、鸟鸣、鸳鸯、碧草,清风来,荷香来,西湖的荷花雍容华贵,花瓣洁白,瓣尖晕红,或躲在荷盖之下,或娉婷直立于水中。”

与此同时,《四时的风雅:唐诗里的日常之美》以文字为载体,打开了作者与自然对话的窗口,细腻的文字如闪亮的航标灯,指向自然复杂的脉络,让作者在看似普通的意象里深入探寻生命的深度与广度,在绵绵的思索中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惬意。夜已深沉,但那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让何婉玲并不觉孤独,她看那月光摇曳,星子闪亮,听绿窗纱外传来的窸窣虫声。万籁俱寂时分,她尝试与黑夜对话,与月亮对话,与花香对话,与虫声对话,这些普通的自然意象让她学会与自然对话,看那独处的月光与星子,听虫声独自浅唱,才明白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于是她便在孤独之中寻觅人生真正的自由。

何婉玲所构建的文字世界仿若一座未经雕琢的原始森林,能够给人绿意拂面的清新感。她的文字以朴素自然为背景,其间并未勾勒错综繁复的故事,只以自然叙述为主,注重表征刻画,并将唐诗贯穿始末,为整部散文随笔作品增添了诗境,字里行间蕴含着无限的美感。

在何婉玲的精神生活图谱上,遍布着美丽的自然风物:春盛极景,茶香悠悠;夏木葱茏,孤山行远;秋凉微寒,掬书写意;忍冬闲游,踏雪闻香。一派悠然之景,有唐诗作附,独承雅韵。读者阅读这部《四时的风雅:唐诗里的日常之美》,可以与何婉玲在富丽辞章中携手遨游,解读自然,领悟四时风雅。

猜你喜欢

虫声风雅唐诗
卷耳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赴一场风雅,赏诗词中的琴棋书画
颂风雅征稿
静守流年亦风雅
唐诗赏读
保守虫声的秘密是件麻烦的事情
着风雅汉服,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