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对护理驻点班培养质量的效果分析

2023-11-24黄慧文顾志娥王强

现代医院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见习生驻点教学模式

黄慧文,顾志娥,王强

(1.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1; 2.扬州大学护理学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1)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国迎来了智慧教育时代,加之后疫情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指的是将线下面授教学和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雨课堂[2]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只需要微信和PPT即可实现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连贯式教学。因此,本研究运用雨课堂对南京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大学三年级驻点见习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旨在提高护理驻点见习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0—2021学年、2021—2022学年在医院上课的大三护理驻点见习生为研究对象。2020—2021学年24名护理驻点见习生为对照组,其中男6名、女18名,年龄19~22(20.25±0.68)岁,驻点前在校平均成绩(75.46±8.28)分;2021—2022学年26名护理驻点见习生为观察组,其中男8名、女18名,年龄19~21(20.15±0.54)岁,驻点前在校平均成绩(76.25±5.93)分。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制、已学课程和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对照实验。两组均由同一批临床老师对护理驻点见习生进行教学,所学课程一致,其中见习课均采取临床见习。

1.2.1 对照组。2020—2021学年护理驻点见习生的理论课采取传统的线下面授教学法,即临床老师使用多媒体幻灯对其进行集中授课。

1.2.2 观察组。2021—2022学年护理驻点见习生的理论课采取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

研究准备:(1)安装软件,在教室电脑PC端下载安装雨课堂软件,教师和学生在手机端微信关注雨课堂并进行注册;(2)开设班级,在雨课堂后台将2021—2022学年26名护理驻点见习生设立为一个班级;(3)创建课程,在用PPT进行雨课堂授课时将每门课程命名为课程+课件名称,如外科护理学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4)培训雨课堂使用功能,由教育培训处对授课老师和驻点见习生进行雨课堂使用培训。

混合式教学实施:(1)课前线上预习,课前2~3 d老师在雨课堂发布案例、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料。以外科护理学第二十九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为例,老师课前在雨课堂发布课前学习目标(肠梗阻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课程资料、临床案例素材《千里有缘“病”相牵”》,并提出问题: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非手术治疗护理和术后护理等,引导学生提前预习,翻阅书本,查阅资料,熟悉教学大纲,知晓课程重难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分析总结的能力。课前1 d老师通过线上管理系统实时查看每位学生预习进展情况,及时提醒督促,适时调整备课内容。(2)课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师在线下教室集中授课的同时,开启线上雨课堂直录播,学生微信扫码签到,课件同步到学生手机,教师的手机变身为遥控器,如通过雨课堂“随机点名”让学生现场汇报课前学习成果,其他学生通过“弹幕”、“不懂”、“讨论”等形式提出疑问和评价,实施线上线下互动,使学生意识到肠梗阻的危害和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通过临床真实案例的学习评估,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人文精神。通过“随堂测验”进行课中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3)课后线上复习巩固,教师在雨课堂推送相关拓展资料、布置作业或实践任务,后台统计汇总学生复习情况;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反复回看雨课堂录播课程,巩固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控制:(1)授课老师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教师通过现场互动和雨课堂互动功能的后台统计数据规范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行为;(2)教学督导混合式听课评教,督导通过线上雨课堂直录播课件、互动功能、学生反馈,线下采取现场教学巡查等进行线下和线上混合式的听课评教。

1.3 评价工具和指标

1.3.1 学习体验。采用黄娟等[3]编制的基于学生体验的大学公选课学习质量评价表,包括学习过程体验和学习结果体验两方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体验包括良好教学、课程中的交流反馈、清晰的目标和标准、适当的难度和课业负担、恰当的考核5个维度共计29个条目,学习结果体验包括能力改变和收获、课程总体感受2个维度共计12个条目,每个条目选项包括“很符合”、“符合”、“中立”、“不符合”、“很不符合”5个选项,采用5~1分5级反向评分法。问卷总分为41~205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学习体验越好,Cronbach’sα系数为0.917。

1.3.2 学习能力。采用李鹏等[4]修订的学生学习能力调查表,包括3个条目(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评价策略),每个条目采用0~2分3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学习能力越好,Cronbach’sα系数为0.736~0.817。

1.3.3 期末成绩。对驻点见习生6门核心课程的期末成绩进行评价,试卷由学校统一命题,每门课程满分100分。

1.3.4 教学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效度0.83,对教师讲课精神、讲课感染力、重点难点阐述、课堂互动和气氛、教学效果等10个条目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每个条目0~10分,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驻点见习生学习体验的比较

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后,观察组驻点见习生的过程体验中的“良好教学、课程中的交流反馈、清晰的目标和标准”3个维度的均分和结果体验(能力改变和收获、课程总体感受)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驻点见习生学习体验的比较分)

2.2 两组驻点见习生学习能力的比较

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后,观察组驻点见习生的学习能力各维度均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驻点见习生学习能力的比较分)

2.3 两组驻点见习生期末成绩的比较

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后,观察组驻点见习生的6门核心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和护理管理学)的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驻点见习生核心课程期末成绩的比较分)

2.4 两组驻点见习生教学满意度的比较

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后,观察组驻点见习生的教学满意度得分(95.20±1.81)分高于对照组的(91.79±1.88)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3.1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力度和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建议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丰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变革的影响力[6]。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国务院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明确指出了智慧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信息技术和教育紧密融合的必要性[7-8]。商杰森等[9]指出在智慧教育发展的形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而雨课堂简单、实用、方便、灵活、有效[10],具备大数据教学、全程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多重优点[4]。因此,本研究通过雨课堂软件实施混合式教学,将手机变为学习利器,改变教师主动“教”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的学习方法,让教师能够通过雨课堂后台数据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态,实时掌握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度、互动性和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得感。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驻点见习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习体验中适当的“难度和课业负担、恰当的考核”2个维度的均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可见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并没有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核压力。

3.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3.2.1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提高驻点见习生的学习能力。智慧教育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推动了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变革[11]。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以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灌输式教育为主[12],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线上教学则是依赖于授课老师、在线平台、线上资源、线上环境和听课学生等,对学生的自律性和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梁嘉[13]指出,混合式教学比单独线下面授或线上教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本研究引进雨课堂软件,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育,通过软件重建教育新局面,促使学生通过课前主动预习、课中签到、“弹幕”、随堂测验等实施互动、课后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随时随地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线下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线上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认知行为,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多种维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后,观察组驻点见习生的学习能力各维度均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与李鹏等[4]研究结果一致。

3.2.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提升驻点见习生的培养质量。传统线下教学可以和学生面对面授课,方便现场互动和交流,及时把控教学进程和效果,但存在方法单调、缺乏创新、时间空间受限、教学经费有限,素质教育成果不明显等劣势。线上教学虽然弥补了线下教学的部分缺点,但存在网络不稳定、学生自控不强、上课分心、视觉疲劳、教师监督不力、师生沟通不便、效率不高等不足[14]。本研究借助雨课堂软件,通过课前已有学习资源的线上分享、课中现场教学和线上直录播同步进行、眼神显性交流和线上“弹幕”等隐形互动相结合、课后网络录播复习等多种教学途径,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起来,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之,雨课堂的录直播功能、教学督导现场督教及借助雨课堂线上督教等多种手段,促使老师们认真备课和授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混合式教学后,观察组驻点见习生的核心课程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与李鹏等[15]结果一致。

3.3 不足与展望

不足:(1)政策扶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有赖于政府、学校和医院多方的支持与配合,需要经费的支撑。(2)网络支持,雨课堂软件的应用需要良好的网络条件、稳定的信号、流量的消耗等。(3)资源共享,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以达到线上线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4)教师素养,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5)学生支持,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一、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反应与接受程度不同,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转变理念,多加适应与配合。

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强相关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探究。同时建议可以将混合式教学方式扩大运用于管理、技术等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中,而不仅仅是高校学生,真正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培养新时代智慧型人才。

猜你喜欢

见习生驻点教学模式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运用OPO模式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见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标准化新生儿模型结合PBL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胸心外科见习生进行带教的效果对比
基于游人游赏行为的留园驻点分布规律研究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2300名干部进村“串户”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