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要做孩子的定海神针

2023-11-24李瑞辉

现代家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家长老师孩子

李瑞辉

曹艳鹤毕业于河南大学,在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已执教19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同时,她也是一名家长。这种双重身份使她在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她,听她讲述了在这两方面的独到见解。

老师早就不把优秀和成绩好画等号了,反倒是家长们越来越急躁,不允许孩子有一点儿所谓的偏差

记者:作为老师,您跟很多家长打过交道,您觉得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误区?

曹艳鹤:第一个问题就是家长太急躁,对孩子要求太单一,太看重学习成绩。很多家长不顾实际情况,为孩子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一旦孩子达不到这个标准,家长的期望落空,情绪就会爆发,导致家里的气氛剑拔弩张,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

我去年带的一个学生小宋,在我眼里算得上一个标准的好学生,乖巧听话、努力上进、待人礼貌,基本上集合了大众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听写,告诉学生们要把这次听写的成绩反馈给家长。我这样说其实只是想引起学生重视,哪会真的把这样一次小测试的成绩告诉家长。听写结果出来以后,小宋的分数在前十名,并不差。可他主动去办公室找我,话还没说就哭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平时也并不是很情绪化,却因为一次听写成绩痛哭流涕,我是真没想到。后来,我经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小宋的妈妈也是老师,对他要求特别高,每次考试都要求他必须排在班里前几名,否则就会指责甚至打骂他,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小宋其实不是个例,这些年,我见到太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成绩有波动的时候,情绪也会有很大波动,心理包袱非常重。根据我们跟踪调查的结果,这种孩子小学、初一往往成绩不错,但到了初二、初三,成绩就会下滑,到高中大概率还会再下滑。上大学后,他们的发展也往往不如那些比较贪玩、大大咧咧的孩子。走上社会后,这种孩子的生活幸福指数也比较低。更可怕的是,他们还会把父母给他们造成的这种压力传递给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孩子天性就爱玩,而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起落落再正常不过了。老师早就不把优秀和成绩好画等号了,反倒是家长们越来越急躁,不允许孩子有一点儿所谓的偏差。家长们应该想一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而学习好并不能与幸福画等号。因为学习好并不必然构成幸福的充分条件,甚至对于有的人来说连必要条件都算不上。当然,这么说也并不是要否认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的家长盲目自信。现在网络普及,网上各种教育专家随处可见,各种教育言论铺天盖地,家长看到一点儿,就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懂得特别多,甚至比老师都懂。

有的家长可能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从事教培行业,在和老师交流时感觉自身理论功底深厚,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会不自觉地站在指导者甚至审视者的角度。

这些家长拿着自己在工作上的经验或在网上看到的观点对照孩子,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只要求孩子改进,却看不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

其实,对教育,学习得越多,了解得越多,就越会觉得自己知之甚少。这些自信的家长,把工作上所谓的经验拿到家庭里来教育孩子,是很不负责的。因为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环境都不一样,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也不一样。可这些家长不管这些,觉得自己就是真理,自己才最了解孩子。这非常不利于老师和家长正常沟通。

另外,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几乎没要求,打着“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名义,放养孩子,美其名曰:开心就好。可孩子的这种开心,能持续多久呢?

还有一部分家长,本身就害怕困难,在教育上遇到问题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陪孩子成长。

总之,家长要先看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去教育孩子。

父母要想教育出来一个好孩子,就要先学会做一个好家长——能够耐得住性子,保持平和的心态,允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记者:您见过的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子?

曹艳鹤:其实很简单,家庭氛围和谐、亲子关系良好。我举个例子。

小普是我从初一带到初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各方面表现也很优秀,他父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普的父母很重视教育,每次来学校都会主动找老师沟通孩子的問题。难得的是,他们每次都是夫妻两人一起来,听到老师说孩子有什么问题,也总是不急不躁,认真听老师说完,然后和老师一起探讨解决办法。

另一个学生的爸爸就不一样。我记得很清楚,一个下雨天,他领着孩子来跟我聊天,听我说起孩子最近有一些小问题,脸色突然就变了,抄起手里的雨伞直接朝孩子打了过去。当时正是课间休息时间,外面人来人往,他就那样当着老师的面打孩子,可想而知,平时在家会怎么做。

前一个孩子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能稳如泰山,就像孩子的定海神针,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后一个孩子的父亲,不能听到孩子有一点儿问题,对孩子要求太高,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十分叛逆,从长远看,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

父母要想教育出来一个好孩子,就要先学会做一个好家长——能够耐得住性子,保持平和的心态,允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记者:您遇到的不好的家庭教育还有哪些?对孩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曹艳鹤:好的家庭教育大都相似,不好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好,其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极端的教育方式。

一种极端是管得太严,不给孩子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我知道一个学生,中学时成绩非常好,也顺利考上了让家长满意的大学,但在大学混了4年日子,最后连毕业证都没拿到。究其原因,这个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时,家长管得特别严,从不让他接触游戏和电子产品,结果他去外地上大学后,如脱缰的野马,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导致多门功课挂科,最终拿不到毕业证。

另一种极端是放任自流,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直接放弃。我教过一个女孩,她妈妈是大学老师,算是家长中学历比较高的。女孩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交,我多次找她妈妈沟通,她妈妈对我说:“曹老师,这个世界上,有坐轿的就得有抬轿的,我的孩子就是抬轿的。”听家长这样说,我顿时失去了跟她沟通的欲望。被自己的家长提前“判刑”的孩子,老师再努力,也很难有好的结果。

孩子很看重老师说的话,有时候家长说的他不听,但老师说的他就会听。家长要学会让孩子在乎的人配合自己,一起推动孩子进步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家校共育的,您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的關系?

曹艳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接触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但家人会一直陪在他们身边。所以,家庭是孩子永远的港湾,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底色。关于家校共育,我有三点体会:

一是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定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家长要相信老师在多年教育中总结的经验,相信没有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好。家长一定要认准这一点,和老师站在一起,充分相信老师的作用,共同陪伴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孩子出现问题就指责老师:“你凭什么这样教育我的孩子?就是因为你教得不好,我的孩子才会出现问题!”更有甚者会有“我不给老师送礼,老师就会区别对待我的孩子”的想法。这些都是不对的。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就一定要相信学校和老师。

二是要和老师打配合。一方面要认真对待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家庭教育中及时改进,另一方面也要学会请老师配合自己。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我家孩子在小学二年级时不喜欢看纯文字的书。我给他买了一套内容很好的书,可放了好久他也不看。于是,我想了个招儿:把他爸爸的微信头像和昵称改成和他的语文老师一样,然后跟我在微信里聊天,截图保存聊天记录。内容大概就是“老师”夸奖孩子,说最近发现他喜欢读书,有一套书很不错,推荐给他,希望他能认真看,并且给反馈之类的。我拿着聊天记录给孩子看:“你看,妈妈和老师的眼光不谋而合。咱家正好有这套书,你赶紧看看是不是像老师推荐的那样好,下周老师问你了,你也好给老师反馈。”

做完这些事儿,我赶快把微信恢复原状,又给他的老师打电话说明情况。老师很乐意配合,过了大概一周,真的问他有关那套书的事情。他于是对此深信不疑,回家看书看得更认真了。

孩子很看重老师说的话,有时候家长说的他不听,但老师说的他就会听。等他读一段后,发现书里的内容很吸引人,就不用家长再去引导和监督了。

还有一次,我给孩子买了一双篮球鞋,颜色比较鲜艳,孩子不愿意穿。我就说:“你把鞋穿到篮球班试试,肯定会有很多人夸你眼光好。”孩子半信半疑。我提前偷偷给他的篮球教练沟通,请人家夸他的鞋子好看,还联系几个比较熟悉的家长一起“演戏”,夸他的鞋子好看。那天他篮球课结束,回到家就对我说:“妈妈,今天好多人夸我的鞋子好看,我现在也觉得这鞋子挺好看。”

家长要学会让孩子在乎的人配合自己,一起推动孩子进步。有时候孩子想要放弃某件事情,我就会和老师一起,想办法鼓励他。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不想练篮球,就跟教练沟通,再上课时,教练便刻意找个比他弱的同学和他对练,然后夸他练得好,孩子有了信心,又坚持下来。这招屡试不爽。

三是要会转述老师的话。很多话老师可以直接跟家长说,比如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是,成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有时候不适合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直接说出他的缺点会适得其反。所以,家长和老师沟通后,知道了孩子的问题所在,要换种方式传达给孩子。比如先说老师夸奖他了,然后再说他如果能在哪方面再努力点儿就更好了。

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炫耀的资本,而要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是什么样子,家长都会爱他、接纳他

记者:作为老师,您希望家长通过哪种途径与您沟通?沟通的重点应当放在哪些方面?

曹艳鹤:面对面沟通。面对面有表情、声调、语气等,有利于家长和老师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彼此对孩子的看法,也更能精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关于沟通的重点,我认为家长要学会倾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更容易发现家长忽略的孩子的问题。有一个妈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女儿一向很乖,但到了青春期开始叛逆,不愿意跟她沟通,她便找我了解情况。那个妈妈就非常善于听我说,而且接受程度高。我跟她说完孩子的问题后,她让我直接教她解决办法,我让她多和周围的家长沟通,多看看书。结果人家除了看书,还报了家庭教育辅导班,学完之后还跟我分享。那个妈妈对老师的认同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让我深感意外。之后,我对她的孩子自然也更加重视。

所以,家长要努力克服畏惧心理,周期性地主动与老师沟通,以便更加快速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

记者:老师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主动与家长沟通?会采取哪些措施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提高教育水平?

曹艳鹤:如果哪天老师主动联系家长,大概率是孩子犯错了。作为家长,我就很怕接到孩子老师的电话,因为怕孩子在学校犯错。

对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少刷视频多看书。视频,特别是短视频容易让人情绪急躁,而纸质书却可以让人慢下来,慢慢地看,慢慢地想,会有一个思考的空间。阅读除了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外,还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慢慢改掉遇事急躁的性格。二是多和身边家庭教育做得好的人聊天。家庭教育做得好,并不只是说学习成绩好。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很好,有的孩子情商很高,只要你认为是好的,都可以多和他们的家长沟通,取长补短。

记者:如果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不会教育孩子,作为老师,您有哪些建议?

曹艳鹤:文化水平不太高的家长其实还是挺多的,但文化水平高低与家庭教育能力并不成正比,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也很会教育孩子。对于在家庭教育方面确实有问题的家长,我有以下两方面的建议:

一是为孩子提供好后勤保障。我们既然在很多方面不懂,就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要学会倾听,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家庭中来,尽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好后勤保障,即使在教育上做不成搭台者,至少也要保证不做拆台者。

二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还要培养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现在很多家长聚到一起就会讨论各种辅导班,拿孩子相互比较,既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还要孩子会弹琴、会画画、会打球……这样的孩子可能很优秀,但不一定开心、幸福。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炫耀的资本,而要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是什么样子,家长都会爱他、接纳他,让他在家里能够真正放松下来,从而学会感受生活、体验幸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再正常不过了。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放平心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走弯路,接受孩子成长中的不完美,然后陪孩子披荆斩棘,走向成功。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家长老师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