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3-11-24李峰华张进杰赵李业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根治术外科直肠癌

李峰华 张进杰 赵李业

结直肠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 60 岁以上老年人群高发, 患者多数会伴有发热、便血等症状, 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1]。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法, 但传统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 患者恢复效果不佳, 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治疗的有效性、可行性等受到广泛认可[2]。由于结直肠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该疾病患者身体状况普遍较差, 尤其在行腹腔镜手术时患者常出现低体温状态, 且有>50%发生轻度低体温的几率, 会增加手术并发症, 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3,4]。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石, 聚焦于具体的临床问题, 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临床措施及科学管理策略, 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或缓解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 加快患者早期康复, 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5]。目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在骨外科、普外科及泌尿外科等诸多学科领域开展运用应用于多个外科专业, 有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的效果研究越来越多, 故本文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本院50 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 各25 例。常规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60~78 岁, 平均年龄(69.46±5.19)岁;体质量46~68 kg, 平均体质量(56.35±5.83)kg;临床TNM 分期:Ⅰ期2 例、Ⅱ期8 例、Ⅲ期15 例。康复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61~77 岁, 平均年龄(69.57±5.02) 岁;体质量47~69 kg, 平均体质量(57.38±5.43)kg;临床TNM 分期:Ⅰ期3 例、Ⅱ期9 例、Ⅲ期1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文件, 同时医学伦理委员会对研究项目知情并予以相关支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在本院确诊为结直肠癌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②年龄≥60 岁;③临床资料齐全;④结直肠癌可以根治, 未发生肿瘤转移现象[6]。排除标准:①临床信息资料不全面者;②肿瘤已经出现转移, 无法彻底根治者;③既往有发热病史或在术前1 个月内发生过感染者;④术前3 个月进行过放化疗者;⑤精神障碍或无法配合者[7]。

1.3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术前常规宣教, 留置胃管, 肠道准备, 术中全身麻醉, 术后常规补液, 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拔除胃管, 逐步进食, 必要时镇痛治疗。康复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术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肝肾功能等情况进行记录, 同时还需要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在保证患者各项体征正常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手术。术中严格控制患者体温,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液。术后给予患者一定量的镇痛药物进行镇痛治疗, 直至其疼痛程度得到缓解。根据患者情况尽快拔除胃管, 以保证能够尽快进食。指导患者饮用温开水, 若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可在2 h 内再次饮用, 有不适反应者可减少每次饮水量, 以缓解口干症状。患者进食前2 d 予以流质食物,同时少量多次口服肠内营养粉剂(TP)(商品名:安素),第3 天调整为半流质食物, 以小米粥和蛋羹为佳, 餐间口服安素3 次, 第4 天起予以软食, 同样服用安素至1 个月。术后当天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 协助患者支撑足部和背部, 抬高臀部进行三点支撑活动, 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 min/次, 每2 小时1 次;还可咀嚼口香糖, 以促进肛门排气, 按摩足三里穴, 10 min/次,3 次/d, 直至肛门排气或顺利排便。术后次日, 患者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下床活动, 训练30 min/次, ≤3次/d;还可给予中药穴位贴敷(避开切口), 腹部穴位按摩,10 min/次, 3 次/d, 促进胃肠道活动, 必要时予以开塞露。术后第3 天适当增加运动量, 按照循环渐进的原则恢复至正常活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 包括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费用。②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 术前及术后检测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肠粘连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7.13±2.62)d、首次下床时间(23.96±3.22)h 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的(9.92±2.54)d、(41.28±2.91)h, 住院费用(3.67±1.02)万元明显少于常规组的(5.45±1.2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s)

注:与常规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首次下床时间(h) 住院费用(万元)常规组 25 9.92±2.54 41.28±2.91 5.45±1.21康复组 25 7.13±2.62a 23.96±3.22a 3.67±1.02a t 3.8229 19.9534 5.6238 P 0.0004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康复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59.25±6.91)h、首次排便时间(68.27±11.84)h、首次进食时间(60.34±10.28)h 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的(84.23±8.12)、(92.25±10.13)h、(85.32±10.65)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s, h)

表2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s, h)

注:与常规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首次进食时间常规组 25 84.23±8.12 92.25±10.13 85.32±10.65康复组 25 59.25±6.91a 68.27±11.84a 60.34±10.28a t 11.7143 7.6947 8.4380 P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术前, 两组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康复组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x-±s, pg/ml)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康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 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指通过腹腔镜和相关辅助器械进行手术, 通过微创孔将腹腔镜镜头插入患者腹腔中, 使用辅助手术器械切除病变的肿瘤组织, 并清除肿瘤周围相关的血管、肠系膜、淋巴组织及肠管等,从而根治性切除肿瘤, 降低癌变复发转移风险, 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8-10]。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 且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 因此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方式是研究热点, 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手术后住院时间, 恢复胃肠系统功能, 改善患者疼痛情况, 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正常活动, 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相关费用[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康复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住院费用少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给患者减少经济损失, 并且下床更早, 更有利于后期康复。康复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 进食更早, 更有利于营养支持。术后, 康复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改善机体胃肠道运动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低。

综上所述,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早,住院时间更短, 住院费更低, 且并发症发生更少, 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根治术外科直肠癌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