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11-24张友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继发性石术胆总管

张友志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属于胆总管结石的一个类型,指起源于患者胆囊中的结石, 属于胆囊结石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发病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腹部疼痛以及黄疸等[1-3]。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则会存在较大的几率使得患者出现其他类型的胆道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现阶段对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主要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干预, 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方面的优势[4-6]。本文将探究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 每组50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 女26 例;年龄29~66 岁, 平均年龄(46.33±6.56)岁。观察组中男23 例, 女27 例;年龄29~67 岁, 平均年龄(46.50±6.8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予以患者全身麻醉, 在麻醉起效之后建立气腹, 采用三孔法穿刺操作,完成后将腹腔镜置入, 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 夹闭胆囊管, 切断胆囊动脉, 切掉胆囊, 使得胆总管得到充分暴露, 作切口, 引出胆汁。完成后, 采用生理盐水对胆总管进行冲洗, 在胆道镜的辅助下取出结石, 确认无残余之后, 予以患者止血、消毒、冲洗, 行一期缝合处理。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 管引流治疗。前期手术操作同观察组, 在完成取石且未发现残余之后, 置入18-22 号乳胶T 管于患者胆总管之内, 前壁采用4-0 号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将T 管经患者锁骨中线引出, 注入生理盐水, 确保切口液体不存在渗漏之后, 做好止血、引流操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发生情况, VAS 评分, 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包括胆漏、腹腔感染、结石残余。采用VAS 评分进行评定疼痛程度,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强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主要评定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3 项,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2.3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术前, 两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对照组 50 5.33±1.62 3.46±1.30观察组 50 5.40±1.63 2.30±1.03a t 0.215 4.945 P 0.830 0.000

2.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x-±s, d)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属于相对常见的疾病, 高发病率是其显著特点, 胆总管结石主要位于患者胆总管下端, 根据其来源的差异可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其中形成于胆管内的结石属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形成于胆囊内的结石后进入胆总管的属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7-10]。以往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主要采用开腹手术, 此类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其存在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慢等方面的局限性[11-13]。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 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采用腹腔镜技术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如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14-16],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比于T 管引流,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提升患者恢复速度, 进而保障最终的干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认为:采用T 管引流对患者进行干预, 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仍存在着多方面的局限性, 如:存在较大的几率使得患者出现电解质以及胃肠功能异常情况, 延长患者的卧床时间, 在疼痛程度方面, T 管引导会使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进而提升了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同时在后期的引流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17-20]。刘坤[8]的研究中选取30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手术方法分为引流组和缝合组,分别予以T 管引流以及一期缝合, 在完成干预之后, 通过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进行干预的患者在上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认为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 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进行干预, 具有更为优良的安全性以及应用效果, 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1,22]。分析一期缝合术的优势, 认为其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保障患者的恢复质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多方面的问题, 如: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 需要明确患者胆管结石的性质以及数量等, 如果存在结石过大的情况, 在取石过程中的难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23]。通过分析此次研究数据发现,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比于T 管引流,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优势:①灵活应用一期缝合能够显著缩短手术耗时, 主要是由于避免了放置T 管所花费的时间;②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存在线的牵拉而导致疼痛;③采用一期缝合能够避免T 管对患者的腹壁组织造成反复的刺激,降低了患者出现皮下组织液化坏死的几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恢复质量以及恢复速度。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 如:注意适应证, 明确患者是否具备接受一期缝合的条件;同时其对于手术医师的要求相对较高, 要求其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熟练的操作手法, 进而才能保障最终的治疗效果[24-27]。

综上所述,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轻疼痛程度,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继发性石术胆总管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