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源数据的重庆市中心城区社区商业空间布局分析

2023-11-23黄雪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商业中心生活圈业态

黄雪梅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1120

2021年,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重要层次,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问题,也是整个城市商业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社区商业的空间布局,对于促进城市社区商业空间改善、为社区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1 研究框架

1.1 研究综述

社区商业空间配置与居住区空间结构、行政管理架构息息相关,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提出了“生活圈居住区”的概念,不同的生活圈的配套不同等级的设施,其中社区服务设施对应于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与基层社区管理进行对接,目前城市基层社区对应于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

在对社区商业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针对某一特定要素的影响对社区商业进行研究,提出社区商业发展策略。如李萌[1]对上海市居民行为特征进行实证调查,指出了现状社区空间供给与居民未来需求之间的差异和问题,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构建,从居住、服务、就业、休闲以及交通等五个方面提出规划思路和对策。焦姣[2]认为社会转型促使社会分层,社会阶层的分布呈现出可识别的空间特征,同类社区的消费特征和不同社区的消费差异对社区商业的供给产生影响,并呈现一定特征。季成源[3]认为社区商业业态的发展可以创造或改变城市功能,又影响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聚集,作者提出应当针对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的社区采取不同的社区商业发展策略。

还有学者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社区商业服务配置的方法路径进行了探索。如张希煜等[4]基于社区生活圈角度,通过空间可达性算法确定了北京市现有小区的实际15分钟生活圈范围,通过量化分析社区商业网点或社区商业综合体适合布置的区域。郭旭等[5]基于时空约束角度,通过调研采集居民使用商业零售设施数据,运用GIS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居住区居民使用设施的时间和空间规律,为区位差异下改善设施配置不均衡问题提供寻找解决思路。

综上所述,现有国内研究主要从定性角度分析社区商业布局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部分研究则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社区商业空间布局的研究视角可以拓展,从而提出对社区生活圈的形成有价值的规划建议。因此本文以重庆市中心城区的9个行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社区商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建议。

1.2 研究范围

本文以重庆市中心城区的9个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图1),以占重庆市总面积的6.6%,容纳了32.3%的全市总人口。2021年GDP总量10928亿元,占重庆市GDP总量的39.2%。包括渝北区、北碚区、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沙坪坝、大渡口区、巴南区9个区和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2个功能区。

图1 重庆市中心城区区位关系图

1.3 研究数据

1.3.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2019年份的POI数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购物中心数据是对官方平台和网络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进行校核使用,其余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

1.3.2 数据处理

本文获取到的初始数据是2019年高德地图中22个大类的重庆市所有POI点数据,研究对POI数据进行筛选分类,挑选出与社区商业关联度高的6大业态(表1),分别为06购物服务、07生活服务、08体育休闲服务、09医疗保健服务、14科教文化服务、16金融保险服务。

通过高德地图后台获取到的POI数据自带地理坐标为火星坐标,但由于本文需要叠加重庆市行政矢量地图进行数据分析,故需要将其坐标转换为与行政矢量地图相同的。并且为了便于实验中所作空间统计分析中参数设置(均涉及米、千米等单位),还需将转换为GCS_WGS_1984坐标后的POI数据以及矢量地图进行投影转换,通过ArcGIS软件的数据管理工具将其投影转换为CGCS2000_3_Degree_GK_Zone_36投影坐标系。

由于采集到的数据中不可避免会有部分误差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将坐标转换后的数据在ARCGIS软件中可视化,对漂移出行政区外的问题数据进行去噪。

2 社区商业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2.1 形成“核心-边缘”的圈层布局体系

依据重庆市中心城区“三调”用地数据和社区商业POI数据,对商业用地和社区商业进行核密度分析。总体看来,重庆市中心城区社区商业POI与商业用地空间分异特征基本类似,形成“核心-边缘”的圈层体系(图2)。内环内建成区网点密度与内环外的新城的网点密度存在较大差距。

图2 重庆中心城区商业用地和社区商业数量核密度分析图

2.2 社区商业多为“底商”模式

经过数据清洗以后得到的社区商业POI数据90999条,通过进一步处理后与“三调”用地匹配得到如表2所示数据。社区商业POI数据位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上的数量比例约为14%,而位于居住用地上的数量比例约为60%以上。社区商业空间布局模式主要以居住用地上的配套商业形式存在。

表2 社区商业各业态分布(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3 以购物和生活服务类业态为主,各类业态聚集规律不同

从各业态在各类用地上和商业用地上的社区商业购物类各业态的占比来看(表2),购物和生活服务类业态均占到74%以上。

社区商业各类业态在空间聚集上既有共同点,又呈现出不同的聚集规律(图3)。各类业态在内环范围内聚集的密度都较高,而内环外的新城区依托组团中心聚集密度稍高,外围居住区的密度呈散点式分布。文化体育类业态的空间聚集形态与城市中心和组团中心保持着高度一致。医药保健类和金融类业态契合居住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内环外的新城区也呈现出一定的聚集。

图3 重庆中心城区各类社区商业数量核密度分析图

2.4 高品质专业化社区商业中心数量较少,分布不均

一般认为社区商业中心的体量在5万平方米以下,适合体量大多在2-3万平方米左右。不完全统计,目前重庆中心城区在建和已建成的商业中心约172个,商业中心商业面积约1546万平方米;商业中心体量以5-15万平方米为主,5万以下(含5万)的商业中心约54个(表3)。目前在建和已建成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中心10万平方米以下的商业中心约117个,5-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约98个,商业面积约939.07平方米。

表3 中心城区商业中心体量分布情况(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在对商业中心分析后发现,中心城区小体量的商业中心数量较少,分布不均。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江北区等区域的小体量商业中心数量和规模均排列前列。尤其是渝中区,虽然面积最小,但商业比较发达。

3 结论与讨论

社区商业有着很强的地缘属性,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家庭结构的人群居住生活以及消费习惯都会有所不同,且消费者习惯更新迭代较快。社区商业有着很强的地缘属性,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家庭结构的人群居住生活以及消费习惯都会有所不同,且消费者习惯更新迭代较快。国土空间规划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多地按照规范和标准,通过分类和分级,按照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进行空间配置,这对于居住人口高度均质、服务供给来源单一的居住形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6],应用规范指标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满足服务需求规模,但无法对需求结构进行响应。

社区商业发展应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的相互融合,政府管控和市场逐利的相互博弈,公益服务保障和自我运营的相互促进,规划作为两者之间的纽带,需要在刚性管控和弹性发展中寻求平衡点,重点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联动城市空间资源优化配置。

猜你喜欢

商业中心生活圈业态
一段从“幼儿生活圈”开始的特别时光——浅谈促进小班幼儿开学适应的共育策略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大型商业中心绿色照明设计探析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南朗壹加壹商业中心工程结构设计要点探究
商圈互联 智慧商圈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当动物走进人类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