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农讲所与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早期传播研究

2023-11-22苏爱荣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摘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作为大革命时期培养农民运动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对推动大革命时期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主要以共产党人为主的教师队伍的影响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还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广东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在课程中设置有大量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同时还出版了“农民问题丛刊”,其中不少书籍都与马克思主义密切相关,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早期传播。同时,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还对农民问题、军事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国化

[作者简介]苏爱荣,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6-0047-06

广东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要阵地和基地。特别是在大革命时期,广东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良好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早期传播中,书籍、报刊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念活动的广泛开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力手段。同时,各类学校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场所。其中,以共产党人为教师主体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学校。本文试图研究农讲所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早期传播的作用,以推动农讲所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早期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化。

一、广州农讲所的创办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正式召开,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为推动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发动广大群众、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到国民革命中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要求和主张。彭湃等中共广东区委在国民党中的任职人员,曾向国民党“提出设立农民运动讲习所”①,以培养农民运动人才。国民党改组后,国民党也“认定农民运动是革命工作之一”②。为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专门培养“农民运动人才,使之担负各处地方实际的农民运动工作”③,“唤起农民觉悟和提高其利益”④,在彭湃等人推动下,决定“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名义工作,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⑤。1924年6月30日,国民党中央第三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农民运动第一步实施方案》,决定“组织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一个月为讲习期间;讲习完毕后,选充为农民运动特派队员”⑥。在澎湃等共产党人的努力下,7月3日,第一届农讲所正式开学,彭湃担任主任,地址设在越秀南路53号惠州会馆(今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至1926年9月,农讲所共举办6届,共毕业学员797名(含第四届25名旁听生)。⑦担任过农讲所主任(所长)的都是共产党员,分别是:彭湃(第一、五届主任)、罗绮园(第二届主任)、阮啸仙(第三届主任)、谭植棠(第四届主任)、毛泽东(第六届所长)。同时,各届农讲所的授课教师,也大多是共产党人。其中,澎湃、阮啸仙等一直担任第一至第六届教员,毛泽东担任第五至第六届教员。农讲所的创立为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同时,由于大量共产党人在农讲所担任教员,农讲所在课程设置上,融入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农讲所学员中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有利于农民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广州农讲所的教员组成与课程设置

农讲所的教员大部分是共产党人,苏联顾问也担任过教师。根据目前所掌握资料,第一届教员中有彭湃、谭平山、阮啸仙、罗绮园、鲍罗廷、佛朗克、加仑等。第二届教员有罗绮园、谭平山、阮啸仙、彭湃、鲍罗廷、罗以夫等;第三届教员有阮啸仙、陈延年、彭湃、谭植棠、鲍罗廷、马马也夫、加仑等;第四届教员有谭植棠、阮啸仙、彭湃等;第五届教员有彭湃、毛澤东、罗绮园、阮啸仙、谭平山、鲍罗廷、马马也夫、马迈夫、饶来杰等。第六届教员阵容更加庞大,有毛泽东、萧楚女、彭述之、陈启修、恽代英、李立三、罗绮园、周其鉴、彭湃、周恩来、安体诚、于树德、张秋人、黄焯华、李一纯等。⑧大多数教员都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保证了马克思主义课程的理论水平。

在各届农讲所的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占很大比重,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马克思主义课程比重,理论水平也不断提高。第一届农讲所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课程,其中,鲍罗廷主讲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概况以及当前军阀割据的背景》,⑨让广大学员了解苏联十月革命历史;第三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什么是帝国主义》,马马也夫主讲的《社会发展史》、罗以夫主讲《苏联革命史》等;⑩第四届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⑪以及熊雄主讲《唯物史观》、谭植棠主讲《共产主义与共产党》、任卓宣主讲《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和《马列主义浅说》⑫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课程;第五届有饶来杰主讲《社会进化史》、马马也夫主讲《帝国主义》⑬以及马迈夫主讲《政治经济学》⑭等。另外还有《什么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简史》《中国民族革命史》《各国革命史》《各国政党状况》《社会学浅说》《政治经济之浅释》⑮等等。

到了毛泽东担任所长的第六届农讲所,课程设置在前五届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在开设的25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有:毛泽东主讲《中国农民问题》、萧楚女主讲《帝国主义》《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陈启修主讲《苏俄状况》、李立三主讲《中国职工运动》、彭湃主讲《海丰及东江农运状况》、张秋人主讲《各国革命史》等。⑯这些课程中,不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比如萧楚女主讲“帝国主义”一课的主要教材《帝国主义讲授大纲》,讲述了帝国主义之由来、帝国主义之性质、帝国主义将来的命运等三个问题。该教材以唯物史观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以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特别围绕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萧楚女还介绍了苏联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情况,最后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⑰而在“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一课的教材《社会主义概要讲义大纲》中,萧楚女围绕“资本主义与社会问题、空想的社会主义与科学的社会主义、从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曙光在我们前面”⑱等四个方面,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必然存在的危机,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历程,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讲稿中,萧楚女还专门介绍了列宁主义理论,如东方革命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等。萧楚女还对共产主义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为什么要研究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在伦理、道德、哲学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介绍。此课程教材,后来以《社会主义讲授大纲》为题,由国光书店1926年7月出版,9月再版。⑲

毛泽东在担任所长的同时,亲自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其中“中国农民问题”在所有课程中授课时间最多,达23个课时。在主讲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运用阶级分析法,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等构成的大资产阶级是“真正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中产阶级的右翼是我们的敌人,左翼则要争取当做“我们的朋友”。同时揭示了各阶级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其相互关系,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同盟军、前途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⑳

除常规课程外,第六届农讲所还专门由萧楚女和毛泽东负责“指导学生为上堂以外之理论研究”,并分发专门图书供学员学习。主要有《帝国主义之政策的结果》《帝国主义浅说》《资本制度浅说》《社会进化简史》《列宁与农民》《俄国农民与革命》《农民国际》《苏俄之农业政策》等。在读书之前,由专任教师列出问题,然后学员带着问题看书并作答。再由专任教师挑出标准答案,让学员对照标准答案自行修改错误,从而提高学员们的理论研究水平。这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学员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萧楚女还针对学员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如唯物论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等进行解答。农讲所每周还邀请各界名人到所里作政治报告,包括中共广东区委的周恩来、陈延年等。

此外,除了正常的课程设置外,农讲所还要求学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工钱劳动与资本》《共产主义的ABC》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著作,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农民问题丛刊的出版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促进

为加强农讲所教学工作,针对“说到研究农民问题,便感觉太缺乏材料”的问题,毛泽东还主持出版了农民问题丛刊,作为各地农运同志的参考。原计划出版52种,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出齐,只出了26种。其中一部分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经验的,如《农民合作概论》《列宁与农民》《农民国际》《俄国农民与革命》《苏俄之农业政策》《社会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国农民问题研究》《土地与农民》等。

《列宁与农民》一书中的《列宁与农民》由谢文锦撰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列宁自1893—1923年间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论述和相关理论。列宁高度重视农民问题,高度评价农民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若没有农民是无论何时俱不能达到共产主义”。文章认为列宁农民问题理论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列宁与农民》一书的另外一篇文章是《第三国际对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案》,又名《土地问题提纲》,由列宁起草,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二大上通过。该决议案把农村被剥削劳动群众分为农业无产阶级(雇佣工人)、半无产者、小农、中农、大农五大类,并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及对待他们的策略,强调指出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无产阶级才能使农民劳动群众摆脱资本和大地主土地占有制的压迫和剥削。这是共产国际成立后首次就土地和农民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及策略上的规定,对于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农民问题及制定在农村中的革命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国际》一書详细介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农民国际的相关情况和所发挥的作用,有利于广大学员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状况。《农民国际》还分析讨论了中国农民的情况,指出中国农民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军阀的双重压迫,表明“想战胜他们的掠夺者,大众必须要联合起来”,并发出中国农民“应当联合农民国际,共同抗拒那帝国主义者”的号召;《俄国农民与革命》一书收录的《俄国农民与革命》和《俄国的农民》两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农民所遭受的种种剥削和压迫以及十月革命后实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农民运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策略,客观上对后期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苏俄之农业政策》一书说明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土地分配政策,以及农业的社会主义化、农业的合作化、社会化等问题,有利于人们更加了解俄国农业政策。《社会革命与农民运动》一书是刘伯垂翻译自日本社会主义者佐野学的著作。文中阐述了日本农民运动产生的根源及运动的性质、方法和目标,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革命与农民运动的关系,提出,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发动广大农民投入到革命中。同时还详释了社会主义下发展农业等问题。《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一书收录了《中国农民问题》(作者不明)、萧楚女著《中国的农民问题》、吴觉农著《中国的农民问题》3篇文章。书中指出,在中国国民运动中,不可漠视农民问题。接着分析了农村大地主、中地主、小地主、自耕农民兼地主、自耕农民兼雇主、自耕农民、自耕农兼佃农、佃农兼雇主、佃农、雇工等各阶级特点,阐述了一般农民、自耕农、佃农及雇农所受剥削压迫的痛苦,最后指出解除农民痛苦的方法。《土地与农民》一书的作者为李大钊,在文章中,李大钊指出国民革命政府应按“土地农有的方针,建立一种新土地政策”,如果这样,“历史上久久待决的农民问题,当能谋一解决”,而“在乡村中作农民运动的人们,第一要紧的工作,是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他把关心和努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动员组织起广大农民群众,视为争取革命成功的必要因素。他阐明了重视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和教育农民等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在中国农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套丛书的出版有利于广大学员从各方面了解马克思、列宁关于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不仅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也有利于将相关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讨

农讲所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同时,对中国革命的相关问题如农民问题、军事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探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1.对农民问题的初步探讨

农讲所对农民问题十分关注。彭湃作为农讲所的第一任所长,对农民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颇有建树,也被称为“农民运动大王”。针对绝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学习过革命理论,对农民问题了解不深,他为学员设立了“关于农民运动之理论及其实施方略者”课程,包括《农民运动之理论》《世界农民运动史略及其现势》《农民协会与自卫军之组织法》《农民运动现况及其趋势》《中国农业情形及改良方法》《农村教育》《合作社运动与农村之关系》《中国工人运动及工人状况》等8门课程,他还结合海丰农民运动的情况对学员授课,进行理论教育,其《海丰农民运动报告》后来陆续登载在《中国农民》第一、三、四、五期,对农民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毛泽东也认为“对于各省实际的农民问题亟须研究”,第六届农讲所组织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13个农民问题研究会。每个研究会由各该省学生组织之。推干事1人,书记1-8人主持其事。各研究会每星期开会1-2次。开会时由教务主任陆沉同志负指导之责,在各省研究会内,引导学生开始研究实际问题,并组织进行了租率、主佃的关系、田赋、农民的观念和感想、农村组织状况等36个问题的全国性调查。农讲所还组织学员先后到曲江和海丰实地考察农民运动,深入革命的农民群众中,考察其组织,目击其生活。

此外,毛泽东在主编的“农民问题丛刊”的序言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的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因此,毛泽东提出,要下决心,去做那组织农民的浩大的工作,把农民问题开始研究起来。跑到乡村中间去,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向土豪劣绅争斗,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只有全国农民起来,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才能确实动摇,国民革命才能得着确实的胜利。

毛泽东在《农民问题》的讲稿中也指出,农民问题,就是革命问题。国民革命应注意农运,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以上,尤不可抛掉。农工商学兵要建立联合,要联合大多数,才能成功。农民问题在中国国民革命中十分重要,全国的农民组织起来,力量就会十分强大。设不能解决农民问题,如土地等,则各阶级问题也无由解决,因此,国民革命的大部分是解决农民问题,其余问题皆不如农民问题的重要。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彭湃在讲课中,就如何发动农民起来参加革命也有论及。指出,做农民运动“最重要的,要农民信仰我们。农民不相信,是没有用的”。做农运时要吃苦要深入农民之中,我们要与农民有密切联系,要刻苦,要重视农民,要很勇敢,并且在党的指挥之下。要代农民做事,农民才相信我们。

这些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对后来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2.对军事问题的初步探讨

农讲所十分重视对学员的军事教育,并在课程中加入了军事训练的内容,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对军事相关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索,推动了党对军事问题的重视程度。

彭湃在1924年12月5日《给中共广东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的补充报告》中指出,广宁、花县及其他地区最近发生的事件再次说明,不建立农民的武装队伍,不把好的武器发给他们,我们的工作就得不到必要的结果。从我抵达广州的第一天起,我就对此深信不疑,而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第三届主任阮啸仙对军事问题也十分重视,他指出,“一个革命家,如果受过军事教育,必更能守纪律,勇于任事,可使涤去书生习气,而为一不折不挠之挺者。不过政治训练要与军事教育并重,才能养成全才。”

在这些思想影响下,农讲所在创办时就“尤注重于军事训练”,认为“学生熟习军事训练,一方可以当指导农民组织农民自卫军,以为拥护革命之真实武装或防御敌方阶级之侵害;一方可以养成有纪律有组织之农民运动的战斗员”。为此,农讲所专门设置有《农民协会与自卫军之组织法》,专门讲授军事问题。以略具军事常识,指导农民,建立农民自卫军。从第一届学员开始就进行军事训练,专门“增军事一门”,学期“特加增一星期。”第一届25名学员(有少数学生因有特别工作不能同去)到黄埔军官学校学习军事10天。黄埔军校非常重视,特派副队长严凤仪、及分队长刘云等7人专任教练,练习散兵教练、进行队形、阵地前线、后方连络、冲锋要领、射击及森林战、山地战、村落战之要旨等等,每日均到郊外演习,“皆详为教练”“成绩极为可观”。第二届农讲所也实行“先授以军事后,方从事讲习农民运动”,并将军事训练纳入日常课程,先由10位西江讲武堂的毕业生担任教练。训练了半个多月后,改为上午上课堂,下午军事演习,并因商团扣械事件,将学生改组成立为农民自卫军。第四届农讲所为使学生熟习军事动作,以备毕业后派往各地指导农民组织自卫军,故特别注重军事训练,每日上午三小时,专做军事训练。并专门制定了《军事训练规则》。

第六届农讲所由周恩来专门讲授《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他指出“西方的社会革命与东方——中国的国民革命不同的地点(方)虽多,而其最重要的就是农民问题”。军事问题,过去“中国的社会,还是封建制度。所以凡是作军队的群众,都是生活很苦的”。现在,大多数士兵具有“丰富民族思想”“知道徹底革命”。还指出,黄埔学生军所以能所向无敌,不数月而肃清广东全境残敌,一方面是由于工农群众的拥护,一方面是由于兵士的觉悟。第六届农讲所的军事训练也更加严格,将学生分为2队,每队分为6区队,设总队长1人,区队长6人统率之。于五六七三个月内,实行正规之军事训练,共计训练10个星期,上操128小时。由总队长赵自选,队长黄徵泮、罗焕荣,区队长马天恨、毛华达、杨汉池、张士表、胡珩、田中杰等负训练之责。

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无疑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军事问题、加强军事工作,同时对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武装斗争和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影响。

五、小结

综上所述,农讲所在培养农民运动干部、推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也作出了一定贡献。不仅在课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还通过出版“农民问题丛刊”丛书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早期传播。同时对农民、军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理论形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注释]

①刘尔崧给团中央的报告第三号[M]//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内部版):1页.

②共产党与农讲所的开办.广东(原文如此,下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1.

③罗绮园:《本部一年来的工作报告概要》第三章《农民运动讲习所》,第1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④林祖涵:《中国国民党农民部两年来工作状况》,第2页,载《中国农民》第6、7期合刊,1926年7月.

⑤农运略史及农委组织与其日常工作[M]//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325.

⑥罗绮园:《本部一年来的工作报告概要》第二章《农民部之组织》,第4-5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⑦张腾霄主编.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三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5.

⑧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原标题缺“所”字,下同),第2-3页,载《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

⑨陈雄志.在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概况[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286.

⑩第三届农讲所部分学员回忆片段.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M].人民出版社,1987:293.

⑪梁九、王果强回忆在第四届农讲所学习情况[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295.

⑫梁九、王果强回忆在第四届农讲所学习情况[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296.

⑬第五届农讲所学员王云生的回忆[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297.

⑭高文华.回顾去广州农讲所的前后(节录)[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309.

⑮罗绮园:《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第三章《农民运动讲习所》,第4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⑯《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第2-3页,载《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

⑰中央党史研究室《萧楚女文存》编辑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萧楚女文存[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433-587.

⑱中央党史研究室《萧楚女文存》编辑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萧楚女文存[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594-597.

⑲萧楚女.社会主义讲授大纲[M].国光书店,1926年7月初版,9月15日再版.

⑳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1-13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第4-6页,载《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

萧楚女先生扶病笔答学生问[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157-162.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资料丛书(第三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9.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M]//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年12月内部版:130.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第7-8页,载《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

谢文锦:《列宁与农民》,第117页,载《新青年》(列宁号)第1号,1925年4月22日.

农民问题丛刊简介[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172-177.

刘伯垂:《社会革命与农民运动》,第1-10页,载《中国农民》第5期,1926年5月1日.

罗绮园:《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第三章《农民运动讲习所》,第4-5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中国农民第一至第五期目次》,载《中国农民》第六七期合刊封底,1926年7月.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第6-7页,载《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M]//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講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年12月内部版:128-132.

第六届农讲所学生听课笔记[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181-188.

广东农民运动自己所得的经验[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215-216.

第二届毕业生工作得很好[M]//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228.

《阮啸仙文集》编辑组编.民校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事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版:144.

罗绮园:《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第三章《农民运动讲习所》,第2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农民运动讲习所近讯[N].广州民国日报,1924-07-25(第三版).

农生学习军事之经过[N].广州民国日报,1924-08-21(第八版).

第二届农民学生揭晓[N].广州民国日报,1924-08-21(第八版).

罗绮园:《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第三章《农民运动讲习所》,第15-16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罗绮园:《本部一年来工作报告概要》第三章《农民运动讲习所》,第31页,载《中国农民》第2期,1926年2月1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M].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94-95.

《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第4页,载《中国农民》第9期,1926年11月.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圣经》经文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