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空新航线

2023-11-22

太空探索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默星链星座

美 国

美测试太空3D 打印人体组织

9 月7 日,美国红线公司宣布,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成功3D 打印了人体组织。7 月份,该公司的生物制造设施在国际空间站上打印了一块仿生人体膝盖半月板。9 月4 日,这块半月板搭载载人龙飞船回到地面,被送入实验室。该公司正在与大学合作,寻求改进半月板撕裂等创伤的治疗手段。在地球上,由于重力限制,类似的生物打印工作难以进行,该公司接下来打算尝试在国际空间站上3D 打印心脏组织。

(江山)

“星舰”首飞事故调查结束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宣布,已结束对4 月20 日“星舰”首次试飞失利事故的调查工作。当时,“星舰”第一级发动机在上升飞行过程中发生了多起故障,随后箭体翻滚,起飞4 分钟后自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称,“星舰”第一级推进剂泄漏起火,切断了与主飞行计算机的连接,导致与大多数第一级发动机的联络信号中断,造成火箭失控。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称,调查报告找出了事故的“多项根本原因”,要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星舰”下次发射前必须完成63 项整改措施,包括重新设计火箭硬件,以防推进剂泄漏起火;重新设计发射台,提高其牢固性;在设计过程中增设更多评审环节;对关键性安全系统和部件开展进一步分析和测试;应用更多的变更控制措施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星舰”首飞失利后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希望缓解发射台遭受的破坏。

(小默)

星链星座完成7 次专项组网发射

9 月12 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 火箭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05 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1 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10 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9 月16 日,该公司的同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06 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2 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4 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9 月20 日,该公司的同型火箭在同一发射场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07 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2 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16 次的火箭第一级,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将火箭第一级第17 次投入发射,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今年早些时候,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鉴定,猎鹰9 火箭第一级可使用20 次。

9 月24 日,该公司的同型火箭在同一发射场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08 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2 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16 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第二次将火箭第一级第17 次投入发射。

9 月25 日,该公司的同型火箭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09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1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5 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9 月30 日,该公司的同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10 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2 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9 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10 月5 日,该公司的同型火箭在同一发射场进行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111 次专项组网发射。火箭携带了22 颗迷你版第二代星链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7 次的火箭第一级,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

至此,星链卫星发射总数达到5222 颗,但仍能工作的不超过4834 颗。

(江山)

阿尔法火箭完成美军快速反应任务

9 月15 日,萤火虫宇航公司的阿尔法火箭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执行了美国太空军主导的发射任务,验证了快速反应航天能力,将名为“征服黑夜”的小卫星成功发射到近地轨道。该卫星由美国太空军的“太空游猎”计划办公室运营,可对在轨物体进行拍照,承担天域感知任务。

阿尔法火箭发射时间距离接到美军命令仅有27 个小时。萤火虫宇航公司和卫星厂商去年被选中参与这项任务。今年8 月30 日,两公司宣布正式进入为期6个月的“热待命阶段”,等待美军随时可能下达的发射命令。美军先发出警报,启动约60 个小时的窗口期,以便卫星被运到发射场、实施加注作业并装到载荷适配器上。美军随后下达发射通知和最终轨道要求。接下来,萤火虫宇航公司力争在24 小时内更新火箭弹道和导航软件,封装有效载荷并转运到发射台,做好在首个可用窗口期内实施发射的准备。卫星入轨后,卫星厂商尝试在不到48 个小时内启动星载设备,对在轨物体进行跟踪和成像。

(小默)

美军地月空间监视项目推迟发射

在项目官员认定最初的进度规划“太过大胆”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一个原计划在2025 年发射的地月空间深空监视实验项目被推迟到2027 年发射。该项目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航天飞行器署牵头,原称为“地月高速公路巡逻系统”,后更名为“奇迹”。项目官员认定,鉴于该项目的复杂性和经费情况,相关任务无法在2025 年做好准备,预计会在2026 年交付,并在2027 年发射,确保技术要求得到实现。去年11 月,“奇迹”项目的研制合同被授予美国先进航天公司,合同额为7200 万美元。这项任务的目标之一是验证空间态势感知和定位导航、授时技术,以便探测和跟踪地月空间物体。

(江山)

新型可复用火箭第二级原型机跳跃试飞

9 月18 日,美国创企斯托克航天公司宣布,绰号“跳虫”-2 的可复用火箭第二级原型机完成了跳跃试飞。在持续15 秒的试飞中,原型机在1 台氢氧发动机推动下,飞到了约9 米的高度,随后安全着陆。斯托克航天公司希望2025 年研制出两级全面回收的可复用火箭,此前第二级原型机已完成了一次静态试车。

(小默)

电子号火箭发射失败

9 月19 日,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号火箭在新西兰欧尼努伊站发射五车二空间公司的“阿卡迪亚”系列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的第二颗“阿卡迪亚”-2,但火箭级间分离后异常,疑似上面发动机故障,最终发射失败。

这是电子号火箭3 年多来的第三次发射失败,前两次都与上面级发动机有关。这使外界对电子号火箭的可靠性以及火箭实验室公司提升发射频度的能力均产生了疑问。包括名为“高超声速加速器亚轨道试验型电子号”在内的亚轨道型号,该公司曾规划今年让电子号火箭飞行15 次,而本次发射是第九次。

“阿卡迪亚”系列是五车二空间公司的第三代卫星,单星重约150 千克,旨在扩大该公司的星座规模,提升卫星图像品质和地面分辨率,并加快产品交付进度。

(江山)

美限制上面级留轨时间

9 月20 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新规草案,要求商业发射厂家对上面级进行处置,以便缓解空间碎片增加趋势。新规要求,持有美国商业发射许可证的厂家必须从5 种办法中选择1 种,使上面级尽早离开“拥挤”轨道,包括在海上等无人区实施受控再入、将上面级送入日心轨道并完全脱离地球轨道、将上面级送入特定处置轨道并雇请第三方处置等。新规允许商业发射厂家选择上面级无控再入,临时的前提条件是留在低地轨道上不超过25 年,但很可能把上面级留轨许可时间缩短到5 年。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称,轨道碎片的最大成因是上面级爆炸,涉及蓄电池爆炸、贮箱爆裂等情况,所以旧规要求对上面级做“钝化”处理,但上面级仍有碰撞其他空间物体而产生大量碎片的危险。

(小默)

小行星贝努样品被送回地球

9 月24 日,美国宇航局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将约250克样品送回地球。这项任务耗资约8 亿美元,探测器正式名称为“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英文缩写音译为“奥西里斯-雷克斯”,2016 年9月发射,2018 年12 月抵达小行星贝努轨道,2020 年10 月采得样品,2021 年5 月返航。那些样品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形成和演化,揭示类似贝努的富碳小行星在很久以前是如何把生命基本元素带到地球的。

探测器主体部分投放样品返回舱后,转入另一项“奥西里斯-阿波克斯”任务:2029 年造访小行星阿波菲斯,在18个月内对这颗直径350 米、有撞击地球潜在风险的小行星开展研究。

(江山)

美军参与研制在轨燃料补加飞行器

从事卫星在轨延寿服务的宇宙尺度公司美国子公司与美国太空军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将联合投资制造在轨燃料补加飞行器,其中,美国太空军将出资2550万美元,该公司将投入约1200万美元。根据协议,该公司将在24 个月内交付1 个“可随时安排发射”的原型飞行器。宇宙尺度公司总部设在日本,重点发展碎片清除、在轨卫星服务等空间可持续性发展技术。

(小默)

美国航天员 单次在轨飞行时间纪录被刷新

9 月27 日,俄罗斯联盟MS-23 载人飞船从国际空间站返航,安全降落到哈萨克斯坦境内预定着陆区域。至此,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普罗科普耶夫和底米特里·佩特林以及美国航天员弗兰克·卢比奥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了371 天,卢比奥更是刷新了美国航天员单次在轨飞行时间纪录。全球航天员单次在轨飞行时间纪录是438 天,由去年离世的俄罗斯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创造。此前,美国航天员单次在轨飞行时间纪录是355 天,由马克·范德黑于2021~2022 年在国际空间站上创造。

(江山)

“新谢泼德”事故调查终于结束

9 月26 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宣布,去年9 月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发射失败事故调查结束,但该飞行器仍未获准复飞。那次飞行任务代号NS-23,飞行器并未载人,推进舱主发动机在起飞约1 分钟后失效,触发了乘员舱上的逃逸发动机。乘员舱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推进舱则最终坠毁。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发动机喷管因工作温度高于预期而发生结构失效,这与今年3 月蓝色起源公司的说法相吻合。当时蓝色起源公司调查认定,飞行器发动机的一个边界层冷却系统设计更改,导致喷管受热加剧,状态恶化。为此,蓝色起源公司被要求采取21 项整改措施,包括重新设计发动机和喷管部件,以及做出“机构调整”。

(小默)

“新视野”任务将延长至20 年代末

9 月29 日,美国宇航局宣布,新视野号探测器的运行时间将延长到本世纪20 年代末,以便支持多学科研究,包括对更多柯伊伯带天体开展飞越探测。该探测器此前获准运行到美国2024 财年底。美国宇航局透露,自2025财年起,任务重点将转向采集太阳物理学数据,探测器有机会开展另一次柯伊伯带飞越,就像2019 年初飞越柯伊伯带天体阿罗科思一样。新视野号探测器在2006 年1 月发射,2015 年7 月飞越探测冥王星,随后继续开展柯伊伯带探测飞行。

(江山)

宇宙神5 火箭发射柯伊伯星座验证星

10 月7 日,宇宙神5 501 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了柯伊伯低轨宽带星座的2 颗技术验证卫星,即“柯伊伯星”-1/2。8 月初,亚马逊公司宣布,改用宇宙神5 火箭以专享发射方式部署2 颗星座验证星,这是其第二次更换火箭以避免过度延误。两星最初打算由ABL 航天系统公司的RS1 火箭在去年底发射,但RS1 火箭遭遇挫折,后来改用火神-半人马座火箭首飞发射,但该火箭首飞已被推迟到今年四季度。亚马逊公司已为柯伊伯星座签署了近100 亿美元发射合同,包括9 次宇宙神5火箭、38次火神火箭发射,部署至少3236颗低轨卫星。

(小默)

俄罗斯

俄罗斯宣布不会停止探月

9 月12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讲话称,虽然月球25 号探测器任务失败,但俄将继续推进探月计划。月球25 号探测器于8 月11 发射,5 天后进入绕月轨道,但在8 月19 日实施降轨机动时,发动机表现异常,导致其比预定着陆时间提前2天坠毁在月面上。此前,俄罗斯公布的探月计划是在2027 年发射“月球26 号”,2028 年发射“月球27 号”,不早于2030 年发射“月球28 号”。

(江山)

联盟飞船运送俄美3 人飞天

9 月15 日,俄罗斯联盟-2.1a 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联盟MS-24 载人飞船,2 名俄航天员和美国女航天员劳拉·奥哈拉安全升空。飞船采用超快速在轨对接模式,起飞约3 小时后同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3 名航天员原本要在3 月份乘坐联盟MS-23 飞船飞天,但由于去年底联盟MS-22 载人飞船在轨发生冷却剂泄漏事故,无法安全地运送另外3名航天员返航,导致联盟MS-23 飞船在今年2 月底不载人发射,接替联盟MS-22 飞船接回“受困”的3 名航天员。

(小默)

俄公布月球25 号探测器任务失败原因

10 月3 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布了月球25 号月球探测器任务失败原因。此前,俄方透露,探测器坠毁的直接原因是本应工作84 秒的发动机未按时关机,实际工作了127 秒。俄方调查报告称,该探测器坠毁的原因很可能是大量指令同时发送,导致一个角速度测量单元的加速度计未正常开机,造成综合控制系统异常运行。也就是说,角速度测量单元未能正确识别应优先执行的命令,并向控制系统传输了“零信号”。调查报告解释称,不同优先级指令的分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加速度计未能发出信号,导致综合控制系统无法在探测器达到预定速度时及时关闭推进系统,而是在发动机运行至规定时间后才将其关闭。

(江山)

欧 盟

德国签署 “阿尔忒弥斯协议”

9 月14 日,德国签署了由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议”,成为第29 个在该协议上签字的国家。在去年11 月的欧盟部长会议上,德国承诺向欧空局出资35亿欧元,是欧空局成员国中出资最多的。至此,欧空局最大的6 个出资国中的5 个(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和另外多个成员国已签署该协议。

(江山)

欧卫通公司与一网公司完成合并

法国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欧卫通公司)已完成了其静地卫星业务同一网公司低轨星座的合并,成为首家静地+低轨卫星网络运营商。一网公司从此将作为欧卫通公司的子公司运营,但运营中心留在伦敦,欧卫通公司总部位于巴黎。今年一网公司完成星座组网部署,现有634 颗低轨卫星在轨,准备年内开通全球服务。

(小默)

伊 朗

伊朗发射第三颗军用侦察卫星

9 月27 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使用信使火箭,从沙赫鲁德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光明-3 军用侦察卫星,将卫星送入高450 千米的轨道。伊朗在2020 年4 月和2022年3 月分别用信使火箭发射了光明-1/2 卫星,光明-1卫星已在去年4 月完成再入,光明-2 卫星仍在工作,可能与光明-3 卫星协同使用。

(江山)

英 国

“太空船2 号”完成2 次商业飞行

9 月8 日,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 号亚轨道飞行器从美国新墨西哥州美洲航天港升空,执行第三次商业飞行任务,代号“银河”-3。亚轨道飞行器由白衣骑士2 号载机带到高空,脱离载机后,启动火箭发动机,飞到了约88.6 千米的高度。3 位乘客是所谓“创始航天员”,最早在2005 年前后就已交钱,包括1 名美国房地产商、1 名南非企业家兼探险家以及1 名从事制造赛车约半个世纪的英国工程师。维珍银河公司的2 名驾驶员和1 位教官陪同升空。

10月6日,“太空船2号”开展了第四次商业飞行任务,代号“银河”-4。亚轨道飞行器飞到了约87.4 千米的高度,除搭载2 名驾驶员和1 名教官外,3 名付费乘客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和巴基斯坦。这也是巴基斯坦人首次飞到如此高度。

(小默)

加拿大

加拿大选定宽带星座发射承包商

9 月11 日,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宣布,已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了14 次发射任务合同,组网代号“光速”的低轨宽带星座。自2026 年年中起,猎鹰9 火箭将在1 年内完成卫星组网部署工作。该公司还同蓝色起源公司、相对论空间公司签有低轨卫星发射协议,但后两家公司的新型火箭仍在研制中。

“光速”每颗卫星重约750 千克,猎鹰9 火箭最多可发射18 颗,但每次发射卫星数量会根据轨道调整。今年8 月,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订购了198 颗卫星,其中156 颗卫星所需的资金已获解决,而用于加密信号覆盖和扩容的另外42 颗卫星还需要约8 亿美元,将通过星座网络服务创收等渠道解决。

(江山)

猜你喜欢

小默星链星座
小心那个星链
“星链”第22组卫星发射
“星链”第18 组卫星成功发射
“星链”计划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
星座
小黑犬
会说话的鹦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