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幸福感中的“自我”与“他人”

2023-11-22焦玉涛

体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自我运球幸福感

文/焦玉涛

体育运动最终指向幸福生活,幸福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是长期的精神富足状态[1]。这种精神富足状态的获得需要自我追寻和他人助力,自我内在需求驱动体育课堂的强烈学习欲,自我设定目标达成则能体验到满足感,自我价值的体现可以获得成就感。设计情境化、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亲身体验并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一、体育课堂幸福感的“自我”追寻

(一)自我需求的“内在”动力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建构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它以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而规划设计和实施[2]。自我需求的满足是快乐体验的内在追求,幸福体育课程聚焦于学生的自我需求,课堂中追求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学生内驱力的推动可以有效增强幸福感。每名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兴趣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性,生理差异带来不同运动能力,心理差异影响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环境和价值观念差异会影响学生对于不同运动类型的兴趣和偏好,以上都是导致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例如有的学生挑战意愿强烈,会参与身体直接对抗的球类运动;有的学生对体态变化的动作感兴趣,往往会倾向于技巧性的体操类项目;有的学生对韵律性身体动作有好感,就会选择形体类项目的健美操运动。这些都是学生自我需求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在这类项目中获得自我满足感,能够发挥出自我效能的最大化。

(二)自我目标的“个性”设定

在个人成就感路径的选择和目标达成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幸福体育课堂让每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体验到进步和成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学生通过自我设定的目标通过努力训练和持续进步来实现个人成就感。例如,在足球颠球学练中,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给自己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从零开始每天连续颠球增加1个或2个;当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能完成移动中颠球或左右脚交替颠球每天进步1个或2个,目标达成就会生成一种获得感,这样通过努力来实现自我设定的目标,获得的幸福感更加强烈。

(三)自我价值的“显性”体现

幸福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也是人自我生命的感悟,更是自我生命价值的评价[3]。幸福体育课堂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课堂中自我需求和目标的实现,增强自我价值的外在“显性”表现。例如,学生进行篮球动作的学练,篮球运动能力不断提高,在篮球比赛中利用综合技术突破防守,以投篮非常高的命中率完成得分,得到同学更多的掌声和认可,油然而生一种愉悦感和成就感,在场上表现得异常兴奋和活跃,最终获得了比赛的胜利,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幸福感。

二、体育课堂幸福感的“他人”助力

(一)情境教学的“具身”体验

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有亲身的体验,这种“具身”体验对于体育运动技能和整个运动项目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亲身去接触和尝试,才能够真正融入到运动项目的学习中。课堂中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进而切身体会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幸福感。例如,在“快速跑”的学习过程中,创设在“雨前”分组进行“抢收玉米”的真实情境,学生组内分工合作快速把“玉米”抢收入仓,组间进行竞赛比较哪组收得最快、效果最好,将组间竞争与组内合作有机应用,在紧张的任务中完成快速跑动练习,同时也体验到保护劳动成果与珍惜“粮食”的过程,对劳动光荣产生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二)游戏化教学的“乐趣”享受

游戏是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常见的活动形式,将体育教学内容有效融入游戏之中,选择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布置富有愉悦和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发展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真正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例如,利用游戏“螃蟹觅食”游戏来进行足球运球练习,学生在固定区域内分成两组,一组每人一球进行运球练习,另外一组双手后撑地两腿在前,模仿“螃蟹”姿势进行抢球,当教师口令开始后,“螃蟹”们用脚去触碰运球组同学的球,当碰到之后进行“角色”互换,继续进行运球的练习。这样“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并在轻松快乐氛围中获得愉悦感。

(三)合作互助的“归属”诉求

幸福体育课程实施中通过小组练习和团队比赛,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相互鼓励、共同担当的归属感[4]。体育的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体验到与他人共同成长的快乐,通过团队合作或互助活动共同完成任务和挑战,从中获得幸福感。同时,对学生的体育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在获得“认可”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体育课的篮球比赛中,当团队处于落后状态时,场下队员积极鼓励队友并建言献策,激励和感染队友,找到获胜的突破口,缩小成绩差距直至取得比赛胜利,团队内个人的表现也得到了同伴的认可,也从中体验到了团队的“归属”感。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学习者要积极发挥自我效能,通过幸福感的“自我”追寻,达成内在的需求和目标设定,逐渐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他人”的帮助,能够在真实情景和游戏化教学中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温暖”。“自我”追寻和“他人”助力获得的强烈幸福感,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幸福体育课堂模式有了更真实的落脚点,也更能体现出体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自我运球幸福感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